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海河流域水治理战略研究(精)/京津冀水资源安全保障丛书
0.00     定价 ¥ 2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6283
  • 作      者:
    作者:赵勇//户作亮//王庆明|责编:王倩|总主编:王浩//赵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海河流域水治理战略研究赵勇户作亮王庆明等著海河流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河北雄安新区建设等国家重大战略的承载地,《海河流域水治理战略研究》立足海河流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全局,针对流域水安全现状,系统分析了流域水治理存在的重大问题和面临的形势,提出了海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地下水修复与保护、主要河湖保护与修复、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洪涝灾害防御以及水治理能力提升等战略措施,为海河流域水治理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
精彩书评
服务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海河流域水治理现状与战略目标
  1.1基本概况
  1.1.1自然地理
  1.地理位置
  海河流域位于112°~120°E、35°~43°N,西以山西高原与黄河流域接界,北以蒙古高原与内陆河流域接界,南界黄河,东临渤海。流域地跨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山东、内蒙古和辽宁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面积32.06万km2,占全国陆地总面积的3.3%。流域海岸线长920km。
  2.地形地貌
  海河流域总的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流域西有太行山,北有燕山,海拔一般在1000m上下,最高的五台山达3061m,山地和高原面积18.96万km2,占59%;东部和东南部为广阔平原,平原面积13.10万km2,占41%。太行山、燕山等山脉环抱着平原,形成一道高耸的屏障,山地与平原近于直接交接,丘陵过渡区较短。流域山区分布有张(家口)宣(化)、蔚(县)阳(原)、涿(鹿)怀(来)、大同、天(镇)阳(高)、延庆、遵化、忻(州)定(襄)、长治等盆地。平原地势自北、西、西南三个方向向渤海湾倾斜,其坡降由山前平原的1‰~2‰渐变为东部平原的0.1‰~0.3‰。受黄河历次改道和海河各支流冲积的影响,平原内微地形复杂。
  3.气候特征
  海河流域属于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大陆性季风气候区,1956~2000年平均降水量535mm,是我国东部沿海降水量*少的地区。受气候、地形等因素影响,降水时空分布呈明显的地带性、季节性和年际差异。夏季雨量大且集中,冬春降水稀少,年降水还存在连丰或连枯的变化规律。流域年平均气温在0~14.5°C,年平均相对湿度50%~70%,年平均无霜期150~20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400~3100h。全流域年平均陆面蒸发量470mm,水面蒸发量1080mm。
  4.水文地质
  海河流域山区地下水分为岩溶水、裂隙水、孔隙水三类。岩溶水赋存于奥陶系、寒武系、震旦系地层发育的溶洞和裂隙中,以大泉形式排出,如神头泉、辛安泉、娘子关泉、百泉、黑龙洞泉等,由于地下水过量开采,泉水流量明显减少。裂隙水赋存于非酸性岩类的裂隙、孔隙和构造破碎带中,含水性能差异大。孔隙水主要赋存于山间盆地第四系松散地层,如大同、蔚(县)阳(原)、张(家口)宣(化)、涿(鹿)怀(来)、天(镇)阳(高)、忻(州)定(襄)、长治等山间盆地。海河流域平原地下水资源相对丰富。第四系含水岩组中浅层和深层地下水系统面积分别为12.5万km2和8.6万km2,浅层地下水底界埋深一般在40~60m。按地层成因和水文地质特性,分为山前冲积洪积平原、中东部冲积湖积平原和滨海冲积海积平原三个水文地质分区,面积分别为4.3万km2、6.8万km2、1.4万km2。
  5.河流水系
  海河流域包括滦河、海河和徒骇马颊河三个水系(图1-1)。河流分为两种类型:一种类型是发源于太行山、燕山背风坡的河流,如漳河、滹沱河、永定河、潮白河、滦河等,这些河流源远流长,山区汇水面积大,水系集中,比较容易控制,河流泥沙较多。另一种类型是发源于太行山、燕山迎风坡的河流,如卫河、滏阳河、大清河、北运河、蓟运河、冀东沿海河流等,其支流分散,源短流急,洪峰高、历时短、突发性强,难以控制,此类河流的洪水多是经过洼淀滞蓄后下泄,泥沙较少。两种类型的河流呈相间分布,清浊分明。
  滦河水系包括滦河及冀东沿海诸河。滦河上源称闪电河,发源于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西北部的大滩镇,流经内蒙古,又折回河北,经承德到潘家口穿过长城至滦州进入冀东平原,由乐亭县南入海。主要支流有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武烈河、老牛河、青龙河等。冀东沿海诸河在流域东北部冀东沿海一带有若干条单独入海的河流,主要有陡河、沙河、洋河、石河等。
  海河水系包括北三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黑龙港及运东地区(南排河、北排河)、漳卫河漳卫河一般指卫运河。等河系。历史上,海河水系是一个扇形水系,图1-1海河流域河流水系分布
  集中于天津市海河干流入海。20世纪60~70年代,为了增加下游河道泄洪入海能力,先后开挖和疏浚了潮白新河、独流减河、子牙新河、漳卫新河和永定新河,使各河系单独入海,改变了过去各河集中于天津市入海的局面。海河干流起自天津市子北汇流口(子牙河与北运河汇流口),经天津市区东流至塘沽海河闸入海,全长73km,目前只承泄大清河、永定河部分洪水,并承担天津市中心城区的排涝任务。
  徒骇马颊河水系包括徒骇河、马颊河和德惠新河等平原河流,位于黄河与卫运河及漳卫新河之间,由西南向东北入海,为平原防洪排涝河道。徒骇河发源于河南省清丰县,于山东省沾化区暴风站入海。马颊河发源于河南省濮阳县金堤闸,于山东省无棣县入海。马颊河与徒骇河之间开挖了一条德惠新河,于无棣县下泊头村东12km处与马颊河汇合,两河共用一个河口入海。
  1.1.2社会经济
  1.人口
  根据流域口径的统计数据,2015年海河流域总人口为1.54亿人,占全国总人口的11%。其中京津冀总人口为11143万人,占流域总人口的72%左右。流域平均人口密度为477人/km2,其中北京、天津、河北的流域平均人口密度分别为1323人/km2、1300人/km2、427人/km2。整体来看,流域人口主要集中在占全流域面积40%的京津平原地区和水资源条件相对较好的山前平原地区。
  2.经济
  海河流域现状的经济社会总体格局可分为西部北部山区、海河中部及沿黄平原和滨海平原三部分。西部北部山区矿产资源丰富,山西、内蒙古是我国的能源基地,河北唐山、邯郸等地铁矿资源丰富,是重要的冶金工业基地。海河中部及沿黄平原是我国的粮食主产区,土地、光热资源丰富,粮食产量高;同时也是传统工业基地,交通便利,城镇和人口集中。滨海平原是流域新兴经济区,以天津滨海新区和河北曹妃甸循环经济示范区为龙头,带动流域经济社会的重心向滨海转移。
  根据流域口径的统计数据,2015年海河流域GDP为8.7万亿元左右,约占全国的12.98%,人均GDP达到5.65万元,北京市人均GDP为10.9万元,天津市人均GDP为10.6万元,河北省人均GDP为4万元左右。2020年,北京市、天津市人均GDP分别为16.49万元、10.15万元,而河北省人均GDP为4.85万元左右。虽然海河流域整体经济水平发展稳定,但地区间发展失衡现象依旧存在,个别地区间差距较大。
  3.功能定位
  1)我国重要的城市集群区
  海河流域处于特殊的地理位置,是我国重要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流域内有首都北京、直辖市天津等特大城市,以及唐山、石家庄、保定、邯郸、大同、长治、新乡、焦作等大中城市,并形成了京津冀城市群这样协同效应显著的经济体,产生的辐射效应更是带动了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现阶段,京津冀城市群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三大引擎之一,经济总量迅速扩大,2020年GDP达到8.6万亿元,占全国GDP的8.5%,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国家最新区——雄安新区也将成为京津冀城市群的重要一员。
  2)我国重要的产业基地及贸易区
  海河流域分布着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能源化工基地以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工业门类众多,技术水平较高。流域内平均每年的钢铁产量接近全国总量的1/2,煤炭产量也达全国总量的1/5,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以第三产业为主的新兴产业更是随着经济产业改革和调整得到迅猛发展,如北京第三产业增加值由2010年的10930.9亿元增加到2019年的29542.53亿元,同比增长170%,占全国第三产业增加值的6%,第三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70%提高到2019年的83.6%;此外,天津、河北和其他城市的第三产业也得到了迅速发展,为全国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战略平台。海河流域内有5个海岸港口,其中有4个分布在河北省内,平均每年吞吐量占全国的1/5左右,为海上贸易提供了先天的贸易环境,在国家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战略地位。
  3)我国重要的粮食主产区
  海河流域土地、光热资源丰富,适于农作物生长,是我国三大粮食生产基地之一,平均每年海河流域的粮食产量占全国的1/10。其中,太行山山前平原和徒骇马颊河平原是海河流域的主要农业区。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豆类等,经济作物以棉花、油料、麻类、甜菜、烟叶为主。2019年,河北粮食产量3739万t,与2010年相比增长了25.6%,占海河流域粮食产量的60%左右,为我国保障粮食安全作出了重大贡献。
  1.2海河流域社会经济发展态势
  1.2.1人口发展态势
  1.原有判断:流域人口总规模逐步稳定,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区内人口分布进一步聚集2020年以前的主流预测判断都认为中国将于2030年前后达到14.5亿人左右的峰值规模。
  2016年12月底国务院印发的《国家人口发展规划(2016—2030年)》预测,在人口政策调整后,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14.5亿人,此后持续下降。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4年达到14.4亿人,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人,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65年减少到12.48亿人。
  2018年10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在假定2017年以后保持“全面两孩”政策不变、生育政策有长期影响情景下,中国人口规模将从2017年的13.84亿人增加到2023年的14.04亿人,此后将持续下降到2050年的12.30亿人。
  2019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的《人口与劳动绿皮书:中国人口与劳动问题报告No.19》预测,中国人口将在2029年达到峰值14.42亿人,从2030年开始进入持续的负增长,2050年减少到13.64亿人,2065年减少到12.48亿人,即缩减到1996年的规模。
  而具体到海河流域,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河流域人口始终保持高于全国的增速,并在2010年前后增速达到峰值,此后增速呈渐放缓态势。按2020年之前学术界的主流判断,在北京人口长期稳定控制在2300万人左右的规划目标不变的条件下,海河流域总人口增幅将逐渐和全国保持一致,2030年前后达到峰值,约达到1.6亿人。当然,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等重大国家战略的实施,在海河流域内部,人口格局和结构变化加剧:一是进一步向北京城市副中心、雄安新区聚集;二是进一步从农村向城市聚集。
  2.新判断:“全面两孩”政策影响不及预期,生育率持续降低;峰值提前出现;北京疏解的人口并未到周边,而是大部分“孔雀东南飞”。京津冀人口可能提前达到峰值中国在2020年开展了第七次人口普查,通过对比分析第七次和第六次人口普查结果,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1章海河流域水治理现状与战略目标1
1.1基本概况1
1.2社会经济发展态势6
1.3水治理面临的问题挑战12
1.4水治理思路与战略目标22
第2章海河流域水资源高效利用与保障战略26
2.1水资源演变模拟评价26
2.2水资源需求预测分析48
2.3水资源合理配置格局62
2.4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目标79
2.5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路径80
2.6水资源安全保障战略措施83
第3章海河流域地下水修复与保护战略94
3.1地下水超采与治理现状94
3.2地下水健康修复目标110
3.3地下水修复战略与保障措施123
第4章海河流域河湖保护与修复战略127
4.1河湖生态环境问题成因分析127
4.2河湖生态需水评价分析151
4.3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163
4.4河湖生态保护修复战略措施167
第5章海河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169
5.1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现状与形势分析169
5.2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目标181
5.3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战略措施188
第6章海河流域洪涝灾害风险与应对战略194
6.1洪水特性与典型历史大洪水194
6.2现状洪水防御体系能力评价201
6.3洪水防御格局研究215
6.4超标洪水风险分析与防御措施223
第7章海河流域水治理能力提升战略234
7.1水治理现状和问题234
7.2水治理面临的形势237
7.3水治理总体思路242
7.4水治理战略举措244
第8章海河流域水治理综合战略建议250
参考文献25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