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颞骨
Temporal Bone
1.1 颞骨胚胎学
1.1.1 软骨性脑颅
1.1.2 膜性脑颅和鳞骨
1.1.3 面颅
1.2 围产期颞骨的变化
1.3 出生后颞骨的变化
1.4 颞骨解剖
1.4.1 岩骨
1.4.2 鳞骨
1.4.3 鼓骨
1.4.4 茎突骨
1.4.5 颞骨裂
1.4.6 颞骨表面
1.5 结论
2 中耳
Middle Ear Cavity
2.1 鼓室外侧壁
2.1.1 鼓室外侧壁胚胎学
2.1.2 鼓室外侧壁解剖
2.1.3 鼓膜力学
2.2 底壁(颈静脉球壁)
2.2.1 底壁胚胎学
2.2.2 出生后颈静脉球发育
2.2.3 底壁解剖
2.3 后壁
2.3.1 后壁胚胎学
2.3.2 后壁解剖
2.4 上壁(鼓室天盖)
2.4.1 上壁发育
2.4.2 上壁解剖
2.4.3 手术相关解剖
2.4.4 盖板裂隙与上半规管裂隙
2.5 前壁(颈内动脉壁)
2.5.1 前壁的发育
2.5.2 前壁解剖
2.6 内壁(耳蜗壁)
2.6.1 内壁的胚胎学
2.6.2 内壁解剖
3 中耳内容物
Middle Ear Contents
3.1 听小骨
3.1.1 听小骨的胚胎学
3.1.2 听小骨解剖
3.2 听小骨关节
3.2.1 听小骨关节的胚胎学
3.2.2 听小骨关节解剖
3.3 中耳肌肉
3.3.1 中耳肌肉的胚胎学
3.3.2 中耳肌肉解剖
3.4 中耳神经
3.4.1 面神经分支
3.4.2 鼓室丛
3.5 中耳血管
3.5.1 中耳血管的胚胎学
3.5.2 中耳血管解剖
3.6 中耳的黏膜皱襞
3.6.1 黏膜皱襞的发育
3.6.2 黏膜皱襞解剖
3.6.3 鼓室隔
3.6.4 鼓峡
4 中耳室
Middle Ear Compartments
4.1 中耳室胚胎学
4.1.1 前囊
4.1.2 中囊
4.1.3 上囊
4.1.4 后囊
4.2 原鼓室
4.2.1 原鼓室的发育
4.2.2 原鼓室解剖
4.3 下鼓室
4.3.1 下鼓室各壁
4.3.2 下鼓室中的气房
4.4 后鼓室
4.4.1 外侧空间
4.4.2 中间隙
4.5 上鼓室
4.5.1 上鼓室的上部单元
4.5.2 上鼓室下端(鼓膜上隐窝)
4.6 中鼓室
4.6.1 鼓膜隔室或囊袋
4.7 中耳通气通路
4.8 中耳通气压力调节
4.8.1 中耳黏膜
4.8.2 黏膜细胞和 ET压力联合调节
4.8.3 中耳压力调节的神经控制
5 乳突
The Mastoid
5.1 乳突及鼓窦胚胎学
5.2 出生后乳突气化的形成
5.3 乳突气房束
5.4 乳突解剖学
5.4.1 乳突表面标志
5.4.2 乳突腔的外科解剖
5.4.3 鼓窦入口
5.4.4 乳突气房
5.5 CT评估
5.6 乳突气房的作用
5.6.1 气体交换
5.6.2 缓冲系统
5.6.3 中耳的作用机制
5.6.4 作为保护装置
6 面神经
Facial Nerve
6.1 面神经的发育
6.1.1 面神经的连接
6.2 面神经解剖
6.2.1 桥小脑角段
6.2.2 面神经内耳道段
6.2.3 面神经管(Fallopian 管)
6.2.4 面神经的血液供应
7 咽鼓管
The Eustachian Tube
7.1 咽鼓管的生长发育
7.2 出生后生长
7.3 咽鼓管解剖学
7.3.1 咽鼓管的骨部
7.3.2 连接段或峡部
7.3.3 纤维软骨部
7.4 ET和 ICA 的局部解剖学
7.5 咽鼓管内的肌肉
7.5.1 腭帆张肌(TVP)
7.5.2 腭帆提肌(LVP)
7.5.3 咽鼓管咽肌
7.5.4 鼓膜张肌(TTM)
7.6 咽鼓管血管
7.7 咽鼓管神经
7.8 咽鼓管腔及黏膜的生理学
7.8.1 咽鼓管腔
7.8.2 咽鼓管黏膜
7.8.3 咽鼓管动力学
7.8.4 ET的功能
7.8.5 咽鼓管功能的神经控制
7.9 结论
8 人类中耳系统发育
Human Middle Ear and Phylogenetic Impacts
8.1 中耳听骨链的比较解剖学与系统发育
8.2 中耳系统发育与功能
8.2.1 中耳力学
8.2.2 气体交换
8.3 中耳免疫
8.3.1 中耳固有免疫
8.3.2 适应性免疫与免疫记忆
8.3.3 中耳黏膜对微生物的反应
8.3.4 中耳免疫耐受
8.4 外耳道形成的最新研究成果
8.5 结论
索引
Index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