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BIM概述
1.1 BIM的概述
1.1.1 BIM的基本定义
1.1.2 BIM的主要特征
1.2 BIM政策现状
1.2.1 BIM产生和发展的背景
1.2.2 BIM技术的起源
1.2.3 IFC标准
1.3 BIM应用现状
1.3.1 BIM实施原理与流程
1.3.2 BIM的内涵
1.3.3 BIM相关建模软件介绍
1.4 BIM发展趋势
1.4.1 BIM技术在国外的发展趋势
1.4.2 BIM技术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第2章 BIM技术实施组织架构
2.1 BIM管理工作小组组织架构
2.2 BIM工程项目施工建设组织架构
2.3 BIM实施岗位“三定”方案
2.3.1 建设单位
2.3.2 BIM总协调方
2.3.3 监理单位
2.3.4 设计单位
2.3.5 施工总承包
2.3.6 专业分包单位
2.3.7 运维单位
第3章 BIM技术实施计划目标
3.1 BIM技术应用管理目标
3.1.1 三大管理目标
3.1.2 BIM技术应用目标
3.2 BIM施工管理平台协同管理目标
3.2.1 参与方宏观协同机制
3.2.2 参与方微观协同机制
3.3 BIM技术实施的工作内容
3.3.1 BIM管理工作小组定位、使命、价值和任务
3.3.2 BIM管理工作小组组织架构
3.3.3 BIM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要求
3.3.4 BIM管理工作软硬件要求
3.3.5 BIM管理工作小组工作流程
3.3.6 BIM管理工作小组建设步骤
3.3.7 BIM建模标准
3.3.8 质量控制流程
第4章 BIM技术实施方案
4.1 方案概要
4.2 实施方案
4.2.1 建立组织机构
4.2.2 工作任务分工
4.2.3 软件配置
4.2.4 基于BIM的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评审
4.2.5 基于BIM的质量管理
4.2.6 基于BIM的安全管理
4.2.7 基于BIM的环境管理
4.2.8 基于BIM的进度管理
4.2.9 基于BIM的资源配置管理
4.2.10 基于BIM的施工过程管理
4.3 一体化管理平台建立要求
4.3.1 功能要求
4.3.2 建立原则
4.4 BIM施工工作流程
第5章 BIM工作保障措施
5.1 质量管理体系
5.2 质量控制要点
5.3 人员技术培训
5.3.1 人员培训体系
5.3.2 培训效果的保证
5.3.3 培训计划
5.4 BIM技术应用要求
5.4.1 建模协同环境
5.4.2 BIM应用协同环境
5.4.3 BIM应用专用平台
5.4.4 BIM建模标准与指南
5.4.5 统一文档架构
5.4.6 BIM文档架构与命名
5.4.7 轴网与标高体系的统一
5.4.8 四电系统定义、墙柱梁板等的定义、材质与颜色的统一
5.4.9 模型绘制标准
5.4.10 BIM模型信息标准
5.4.11 BIM应用点
5.4.12 BIM工作管理制度
第6章 BIM模型应用
6.1 应用标准体系
6.1.1 IFC标准架构
6.1.2 IFC标准扩展机制
6.2 应用原则
6.3 施工准备阶段应用情况
6.4 施工实施阶段应用情况
6.4.1 进度管理
6.4.2 质量管理
6.4.3 安全管理
6.4.4 物资设备管理
6.4.5 工程量统计
6.4.6 构件工厂化制造
6.4.7 竣工验收
6.4.8 BIM交付成果
第7章 智能高铁四电工程施工建造平台
7.1 平台概述
7.2 平台架构
7.3 平台功能
7.3.1 族库及BIM文件管理
7.3.2 四电BIM设备管理
7.3.3 基于施工日志的进度管理
7.3.4 检验批管理
7.3.5 线缆智能敷设优化
7.3.6 基于BIM的施工碰撞检测
7.3.7 基于BIM的可视化交底
7.3.8 GSM-R网络覆盖优化
7.3.9 接口管理
第8章 基于智能高铁四电工程施工建造平台的协同管理
8.1 协同设计
8.1.1 铁路工程BIM协同设计平台的构建
8.1.2 多源数据BIM协同设计平台
8.1.3 基于数据驱动的正向协同设计技术
8.2 工程管理
8.2.1 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建设重要性
8.2.2 四电工程特点
8.2.3 基于四电工程施工建造平台的协同管理
8.3 站前与站后接口管理
8.3.1 需求分析
8.3.2 总体架构及功能
第9章 BIM工程应用及成果
9.1 新建银川至西安高速铁路(甘宁段)站后四电工程
9.1.1 项目简介
9.1.2 针对工程重难点应用
9.2 新建牡丹江至佳木斯高速铁路通信信号工程
9.2.1 项目简介
9.2.2 针对工程重难点应用
9.3 新建和田至若羌铁路站后工程
9.3.1 项目简介
9.3.2 针对工程重难点应用
第10章 总结和展望
10.1 总结
10.1.1 BIM技术的优势
10.1.2 基于BIM技术的铁路工程建设管理优势
10.1.3 BIM技术在铁路工程管理平台建设中的应用分析
10.2 展望
10.2.1 基于数字孪生技术的工程质量安全管理
10.2.2 新一代智能建造质量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
10.2.3 新一代建造安全管理与控制体系发展建议
10.3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