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1.第一前提:参数化主义
1.1 风格作为不可或缺的建筑学概念
1.2 参数化主义对抗多元主义
1.3 参数化主义与社会进程
1.4 参数化主义的概念与操作性定义
1.5 风格之争:参数化主义与极简主义
2.第二前提:计算性工程
2.1 建筑与工程之间的协作与区别
2.2 结构流动性:从结构工程中的类型学到拓扑学
3.从工程“灵感”到建筑风格:建构主义
3.1 让工程逻辑“说话”
3.2 显现与消隐
3.3 建构表达
4.作为风格的建构主义:工程逻辑的表达性运用
4.1 历史先例
4.2 以结构系统优化作为建构表达的驱动力
重访坎德拉装置(Candela Revisited)
北京大兴国际机场
干号博物馆公寓
新濠天地摩珀斯(Morpheus)度假酒店
“水西东”林盘文化交流中心
4.3 以环境工程逻辑作为建构表达的驱动力
阿卜杜拉国王石油研究中心(KAPSARC)
伊拉克中央银行
4.4 以建造方法作为建构表达的驱动力
“海芋”(Arum)装置
“拱形垂柳”(Vaulted Villow)装置
和风亭(Zephyr)
科学博物馆长凳
叶状体(Thallus)装置
国际建筑计算机辅助设计协会(ACADIA)3D打印座椅
纳加米(Nagami)座椅:升(Rise)和弓(Bow)
条纹桥(Striatus Bridge)
参数化礼服
4.5 从符号学的“形式-功能”关联到系统化的“视觉-空间”语言
4.6 关于秩序与自由的风格演进
参考书目
图片版权
项目版权
术语与专有名词索引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