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未来互联网原理技术及应用/未来互联网基础理论与前沿技术丛书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9247
  • 作      者:
    编者:王兴伟//易秀双//李福亮//贾杰//毕远国等|责编:张海娜//赵微微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是一部关于未来互联网的集学术研究与教学实践于一体的科研论著,介绍了未来互联网的技术发展趋势,详细阐述了未来互联网发展面临的挑战及共性关键技术。本书分别从未来互联网体系架构,下一代互联网协议,软件定义网络,网络功能虚拟化,信息中心网络,移动社交网络,时延容忍网络,数据中心网络,5G网络,工业互联网,网络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方面,对未来互联网原理、技术及应用等单元技术进行了详细论述,最后介绍了典型的未来互联网研发与应用案例。
展开
精彩书摘
第1章 绪论
  1.1 未来互联网概述
  1.1.1 未来互联网定义
  当前,互联网已经从一个学术网络、技术网络演变成一个大众商业平台,人们的社会生活和发展处处离不开互联网。然而,传统的网络架构在技术与非技术方面已经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发展的需求,因此需要设计新的互联网体系架构。在技术方面,对于网络安全问题,复杂多变的网络攻击使得当前的互联网架构在发展上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此外,互联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网络的“窄腰”意味着核心架构很难修改,新功能必须通过在现有架构之上设计补丁来实现。因此,目前互联网是通过这种渐进的变化来满足对高安全性、高性能、高可靠性的要求,但是,社交内容分发、移动性等方面不断增长的需求将难以满足。从而,学术界建议采用革命性的架构设计范例来构建未来互联网。在非技术方面,商业用途的安全性不再依赖“基于边界”的执行[1],而是必须提供多种粒度,如加密、认证、授权等。
  文献[2]中讨论了当前互联网设计解决方案的几个相关问题。关于互联网的历史比较全面的介绍可参考Patterns in Network Architecture: A Return to Fundamentals (《网络架构模式:回归基础》)一书[3]。该书描述了当前互联网关键技术背后的潜在动机和机理,还详细描述了非技术因素对当前互联网架构的影响。
  目前的互联网无法对其底层基础架构进行修改。若解决当前的小问题则会引入许多其他变化,因此,目前采用增量方法的观点将当前的设计进行扩展。互联网需要根据当前需求重新进行设计,同时确保其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以满足未来网络的发展需求[4]。此外,目前迫切需要将互联网从简单的“主机到主机”数据包交付模式转变为围绕数据的交付模式。所有上述挑战都促进了对未来互联网架构的持续深入研究。
  国际和国内学术界和产业界关于“未来互联网”没有统一和明确的定义。但是,人们对未来互联网的需求和基本特征已经有了基本的共识,即更快捷、更简单、更便宜、更安全的下一代互联网,以用户为中心,让上网的感觉更好。
  目前,互联网的发展面临诸多挑战,发展下一代互联网迫在眉睫。为了实现以上目标,正在进行一系列未来互联网的研究项目[1]。
  (1)以内容或数据为导向。现在的互联网围绕IP的“窄腰”构建,导致难以改变IP层以适应未来的需求,因此需要将体系架构的“窄腰”从IP变为数据或内容分发。一些研究项目基于这一想法,引入了数据和内容的安全性、隐私性,命名和聚合的可扩展性、兼容性,以及与IP协同工作和新范例的效率等方面的研究内容。
  (2)移动性和无处不在的网络访问。互联网正在经历从基于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计算到移动计算的重大转变。移动性已成为未来互联网的关键驱动力。将移动性作为常态而不是体系结构的例外,可能会通过创新的场景和应用程序来确定未来互联网架构。学术界和工业界的许多合作研究项目都在研究这些课题。这些研究项目还面临诸如如何通过移动用户的可扩展性、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移动终端资源使用优化等来权衡移动性的挑战。
  (3)以云计算为中心的架构。将存储和计算迁移到“云”并创建“计算实用程序”是一种需要新的互联网服务和应用程序的趋势,数据中心是这种新架构的关键组件。创建安全、可靠、可扩展且强大的架构将数据中心的数据进行互联、控制和管理非常重要。云计算中一个主要技术挑战是如何在保证持续服务可用性的同时保证用户的可信度。
  (4)安全性。安全性已成为未来互联网架构的重要设计目标,其研究涉及技术、经济和公共政策背景。从技术方面来说,它必须为任何潜在的用例提供加密、认证、授权等多种安全策略。从非技术方面来看,它应该确保提供参与者(用户、基础设施提供商和内容提供商)之间的可信赖接口。
  (5)试验测试平台。如前所述,开发新的互联网架构需要大规模的测试平台。目前,测试平台研究包括具有不同虚拟化技术的多个测试平台的开发,以及这些测试平台之间的联合和协调。来自美国、欧盟和亚洲的研究组织已经启动了几个与大规模试验测试平台的研究和实施相关的计划。这些项目探讨了与大规模硬件、软件、分布式系统测试和维护,以及与安全性、鲁棒性、协调性、开放性和可扩展性相关的挑战。
  1.1.2 未来互联网发展历程
  原始的互联网主要支持在北美的用户,通过哑终端访问共享资源。如今,互联网有超过30亿的移动设备和桌面设备连接到各种应用程序,从简单的Web浏览到视频会议和内容分发。互联网应用的剧烈变化凸显了当前IP架构的局限性,推动了未来互联网络架构的研究[5]。
  未来互联网研究工作可能会根据其技术和地理多样性进行分类。虽然有些项目针对的是单一主题,但其他项目通过在各个项目之间建立协作和协同关系来实现整体架构。目前已经在全球不同国家及地区建立了专门针对未来互联网设计的研究项目,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美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资助的未来网络体系结构研究归纳为如下几个阶段:2000~2003年,NewArch项目;2005~2009年,未来互联网网络设计(Future Internet Network Design,FIND)计划;2010~2013年,未来互联网架构(Future Internet Architecture,FIA)计划;2013~2015年,未来互联网架构——下一阶段(Future Internet Architecture-Next Phase,FIA-NP)计划。
  以下是未来互联网部分代表性项目的具体介绍。
  (1)2005年,NSF启动了FIND计划和全球网络创新环境(Global Environment for Network Innovations,GENI)[6]计划。
  (2)2007年,欧盟在第七研发框架(Framework Programme 7,FP7)中设立“未来互联网研究和试验”(Future Internet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tion,FIRE)项目[7]。
  (3)2010年,NSF推出了FIA计划[8]。*初,FIA是一个为期5年的计划,其目标是设计一套候选的下一代互联网架构。
  (4)2015年,NSF通过后续的FIA-NP计划重申其承诺。FIA-NP不像FIA专注于架构研究,而是计划通过原型设计、测试平台开发、试验部署和不断的试验来重点强调评估方面的重要性。
  很多发达国家对未来网络已开展研究,如美国的GENI项目、欧盟的FIRE项目、德国的G-LAB(Germany-LAB)项目、中国的下一代互联网示范工程(China Next Generation Internet,CNGI)项目、澳大利亚的国家信息与通信技术(National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of Australia,NICTA)项目、日本的千兆网络(Japan Giga-bit Network 2plus,JGN2plus)和韩国的全球网络创新环境(Korea- GENI,K-GENI)。
  NSF的FIA计划建立在之前的FIND计划上。FIND计划资助了大约50个关于未来互联网设计方面的研究项目。FIA计划将这些想法整合到整体架构提案组中的下一个阶段。在这个计划下有四个协作架构小组,表1.1展示了美国未来互联网研究项目。
  FIA计划*初包括四个研究项目:NEBULA[9,10]、命名数据网络(Named Data Network,NDN)[11]、移动性第一(MobilityFirst,MF)[12]和表现型互联网架构(eXpressive Internet Architecture,XIA)[13]。每个项目都侧重于具有清晰结构和设计原则的新互联网架构。NEBULA设想了一个高度可用且可扩展的核心网络,可以连接众多数据中心,从而实现分布式通信和计算。NDN专注于可扩展和高效的数据分发,通过命名数据而不是其位置来解决当前互联网以主机为中心的设计上的不足。MF专注于可扩展且无处不在的移动性和无线连接。XIA强调灵活性,并通过创建单个网络来满足不同通信模型的需求,该网络为各种主体(包括主机、内容和服务)之间的通信提供固有支持,同时保持对未来的可扩展性。在FIA-NP计划下,原来的四个FIA架构中只有三个被选中继续资助进行下一步的研究,它们是NDN、MF和XIA。
  未来的互联网架构不是针对特定主题或单一目标改进的,针对特定主题的解决方案可能会假设架构的其他部分是固定不变的。因此,针对不同方面设计的平台解决方案可能不会产生新的互联网架构。相反,它必须是对整个架构的整体重新设计,将所有问题(安全性、移动性、可靠性等)纳入考虑范围,同时还需要具有可扩展性和灵活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通过协作并全面考虑之前获得的经验教训和研究成果来构建整体网络架构。
  未来互联网架构研究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新架构的试验测试平台。当前的互联网由多个利益相关者拥有和控制,为规避风险,他们不愿意将他们的网络暴露给试验测试平台。因此,开发新的互联网架构需要探索开放的大规模测试平台,以保证不干预现有的服务正常运行。在测试平台上可以对新的架构进行不断改进以满足现实世界中的需求。总之,需要三个连续的步骤才能创新未来的互联网架构,即进行互联网各方面的创新、协作项目将多项创新融入整体网络架构、利用测试平台进行实际规模的试验。
  众多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加入未来互联网的研究中,2011年成立的开放网络联盟(Open Network Foundation,ONF)已有会员超过1500位;2012年组建的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NFV)组织已有会员超过230位;2013年OpenDaylight开源网络操作系统已有会员超过154位;2014年开放网络功能虚拟化(Open Network Function Virtualization,OPNFV)组织已有会员超过55位。
  未来互联网研究已经呈现出巨大的发展势头,这一领域的大量研究项目也证明了这一点。
  1.2 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1.2.1 渐进式演进
  1.IPv6
  IPv6是internet protocol version 6的缩写,是IETF(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互联网工程任务组)设计的用于替代现行版本IP协议(IPv4)的下一代IP协议[14]。
  与IPv4相比,IPv6有着许多优势,如更多的地址空间、更小的路由表、更强的组播支持以及对流的控制。尤其是IPv6加入了对自动配置(auto configuration)的支持。这是对动态主机配置协议(dynamic host configuration protocol,DHCP)的改进和扩展,使得网络管理更加方便和快捷。
  同时,IPv6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在IPv6网络中,用户可以对网络层的数据进行加密并对IP报文进行校验,IPv6中的加密与鉴别选项能够确保分组的保密性与完整性,极大地增强了网络的安全性[15]。
  1)IPv6地址
  32比特的IPv4地址在理论上可以提供232个地址,约等于42.9亿个地址。但是,目前全球的总人口数已超过80亿,因此即使对地址空间完全利用,也无法为地球上的每个人分配一个IP地址。IPv6地址空间采用128比特地址,意味着将会有2128个地址,足够为地球上的每个人都分配一个IPv6地址[16]。
  IPv6地址长度为128比特,以一串十六进制数字来表示。每4比特表示一个十六进制数,一共
展开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未来互联网概述 1
1.1.1 未来互联网定义 1
1.1.2 未来互联网发展历程 2
1.2 未来互联网体系结构 5
1.2.1 渐进式演进 5
1.2.2 革命式演进 7
1.3 未来互联网研究状况 14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4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8
1.4 未来互联网产业发展状况 23
1.4.1 国内产业发展状况 23
1.4.2 国外产业发展状况 23
参考文献 25
第2章 下一代互联网协议 30
2.1 IPv6协议概述 30
2.2 国内外IPv6主干网发展及应用 35
2.2.1 国内外IPv6主干网发展现状 35
2.2.2 国内外IPv6主干网应用情况 47
2.3 IPv6网络安全研究进展 48
2.3.1 IPv6网络安全概述 48
2.3.2 SAVA协议 49
2.3.3 SAVI技术 54
2.4 CERNET2 IPv6主干网建设 69
2.4.1 国家CNGI战略 70
2.4.2 CERNET2主干网建设 72
参考文献 78
第3章 软件定义网络 80
3.1 SDN概述 80
3.2 SDN运行机制 83
3.2.1 基础运行机制 83
3.2.2 性能优化机制 84
3.3 SDN控制平面 85
3.3.1 控制网络结构 85
3.3.2 多核控制器 85
3.3.3 逻辑集中式控制器 86
3.3.4 完全分布式控制器 88
3.4 SDN控制平面的性能和可扩展性 89
3.4.1 控制器性能 89
3.4.2 控制器的可扩展性 90
3.4.3 控制器的部署问题 91
3.5 SDN数据平面 91
3.6 SDN的主要接口协议 95
3.6.1 南向接口 95
3.6.2 北向接口 96
3.6.3 东西向接口 97
3.7 SDN未来面临的挑战 97
3.7.1 SDN应用部署 98
3.7.2 SDN信息一致性维护 98
3.7.3 SDN可扩展性问题 98
3.7.4 SDN安全 99
参考文献 99
第4章 网络功能虚拟化 104
4.1 NFV概述 104
4.1.1 NFV相关概念 104
4.1.2 NFV标准化组织与活动 105
4.1.3 NFV发展历史 107
4.2 NFV基本架构 109
4.2.1 NFV整体框架 109
4.2.2 NFVI层 110
4.2.3 MANO层 112
4.2.4 VNF层 114
4.3 NFV用例分析 115
4.3.1 NFVI即服务 116
4.3.2 VNF转发图 117
4.3.3 移动网络虚拟化 118
4.3.4 内容分发网络虚拟化 119
4.4 NFV机遇与挑战 120
4.4.1 VNF部署 120
4.4.2 性能评估 121
4.4.3 能耗与能效 122
4.4.4 可靠性 123
4.4.5 安全性 124
参考文献 126
第5章 信息中心网络 132
5.1 ICN概述 132
5.1.1 ICN出现 132
5.1.2 ICN特性 132
5.1.3 ICN发展及研究现状 135
5.2 ICN典型架构 136
5.2.1 DONA 136
5.2.2 PSIRP/PURSUIT 138
5.2.3 CCN/NDN 140
5.2.4 SAIL 145
5.3 ICN应用 147
5.3.1 视频、直播、多用户聊天 147
5.3.2 灾难救援 148
5.3.3 对IoT、边缘计算及机会网络的支持 148
5.4 ICN挑战 149
5.4.1 路由可扩展性 149
5.4.2 缓存机制 150
5.4.3 拥塞控制 151
5.4.4 移动支持 153
5.4.5 安全与隐私 153
参考文献 155
第6章 移动社交网络 163
6.1 MSN概述 163
6.1.1 MSN典型结构 163
6.1.2 MSN特征 166
6.1.3 MSN应用 168
6.2 MSN协议涉及问题及相关对策 171
6.2.1 社区发现技术 171
6.2.2 内容分发 174
6.2.3 上下文感知数据传输 176
6.2.4 移动建模 176
6.2.5 安全与隐私 179
6.3 MSN中的社交属性和度量 180
6.3.1 社交关系 180
6.3.2 中心性 181
6.3.3 边缘扩展 183
6.3.4 聚类系数 183
6.4 MSN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184
参考文献 188
第7章 时延容忍网络 195
7.1 DTN概述 195
7.2 物理层技术 196
7.2.1 Wi-Fi网络 197
7.2.2 无线传感器网络 198
7.2.3 蓝牙 200
7.3 媒质接入技术 203
7.3.1 Wi-Fi网络 203
7.3.2 无线传感器网络 205
7.3.3 蓝牙 207
7.4 路由 207
7.4.1 无基础设施路由技术 207
7.4.2 基础设施辅助路由技术 209
7.5 DTN安全 210
7.5.1 DTN面临的传统安全威胁 210
7.5.2 卫星通信中DTN的安全威胁 211
7.5.3 DTN安全要求 211
7.6 DTN应用 212
7.6.1 星际网络通信 212
7.6.2 移动车载通信 213
7.6.3 应急无线通信 214
7.6.4 野生动物跟踪 215
7.6.5 偏远地区通信 215
参考文献 216
第8章 数据中心网络 220
8.1 数据中心的起源与发展 220
8.1.1 数据中心的概念及发展历程 220
8.1.2 数据中心的分类 221
8.1.3 新一代DCN的发展趋势 221
8.2 DCN体系结构 224
8.2.1 DCN拓扑 224
8.2.2 DCN传输协议 229
8.3 云数据中心网络 232
8.3.1 云环境对DCN的要求及挑战 232
8.3.2 云分布式系统 234
8.3.3 云环境下DCN拓扑 235
8.3.4 云环境下DCN联网技术 237
8.3.5 云环境下DCN路由 238
8.4 DCN虚拟化 240
8.4.1 概念 240
8.4.2 数据中心虚拟化 241
8.4.3 DCN虚拟化面临的挑战 243
8.4.4 未来研究方向 245
8.5 DCN软件定义化 246
8.5.1 DCSDN自动配置 246
8.5.2 DCSDN安全 248
8.5.3 DCSDN资源分配 248
8.5.4 DCSDN节能 250
8.6 DCN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251
8.6.1 面临的挑战 251
8.6.2 展望 253
参考文献 253
第9章 5G网络 259
9.1 5G概述 259
9.1.1 发展历史 259
9.1.2 发展趋势 261
9.1.3 关键技术 262
9.1.4 应用场景 263
9.1.5 通信频谱 266
9.1.6 性能指标 268
9.2 5G网络总体设计 269
9.2.1 概述 269
9.2.2 设计原则 270
9.2.3 逻辑架构 273
9.2.4 物理架构 276
9.2.5 网络部署 279
9.3 毫米波通信 282
9.3.1 概述 282
9.3.2 毫米波概念 283
9.3.3 毫米波通信特点 285
9.3.4 毫米波通信系统架构 286
9.3.5 毫米波天线 287
9.3.6 信道模型 290
9.4 天线技术 292
9.4.1 概述 292
9.4.2 天线分类 293
9.4.3 多输入多输出技术 295
9.4.4 大规模天线技术 296
9.4.5 协作传输技术 298
9.5 接入技术 299
9.5.1 概述 299
9.5.2 经典无线接入技术 300
9.5.3 多址接入技术的演进 302
9.5.4 新型多址接入技术 304
9.5.5 5G业务场景的接入需求 307
9.6 D2D通信 309
9.6.1 概述 309
9.6.2 D2D通信分类 311
9.6.3 D2D系统设计 313
9.6.4 D2D通信建立 313
9.6.5 D2D资源管理 315
9.7 5G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317
9.7.1 面临的挑战 317
9.7.2 5G产业与发展空间 319
参考文献 321
第10章 工业互联网 327
10.1 工业互联网的由来 327
10.2 工业互联网的基本概念 328
10.2.1 工业互联网的定义 328
10.2.2 工业互联网的特征 330
10.2.3 工业互联网体系结构 331
10.2.4 工业互联网的研究现状 335
10.3 工业互联网的关键技术 341
10.3.1 工业控制网络技术 341
10.3.2 工业数据感知技术 345
10.3.3 工业网络传输技术 348
10.3.4 工业云服务技术 361
10.3.5 工业互联网安全技术 363
10.4 工业互联网的工业应用 367
10.4.1 石油天然气行业 367
10.4.2 供水行业 367
10.4.3 航空行业 367
10.4.4 医疗行业 368
10.4.5 电力行业 368
10.4.6 船舶制造业 368
10.4.7 工业互联网企业应用 369
10.5 工业互联网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371
参考文献 375
第11章 网络与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 380
11.1 云计算 380
11.1.1 概念 380
11.1.2 发展历程 381
11.1.3 云服务的分类 382
11.1.4 云部署模型 385
11.1.5 云体系架构 386
11.1.6 云与网络的相互关系 387
11.1.7 云计算在网络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388
11.1.8 云计算的优缺点分析 390
11.1.9 云计算未来的机遇和挑战 391
11.2 大数据 393
11.2.1 概念 393
11.2.2 发展历程 393
11.2.3 大数据的特点 394
11.2.4 大数据架构 396
11.2.5 大数据与网络的相互关系 397
11.2.6 大数据在网络应用中面临的挑战 399
11.3 人工智能 401
11.3.1 概念 4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