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技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1.1.2 快速城市化进程中作为城市经济增长极的产业园区发展面临转型
1.1.3 科创园区已成为创新驱动背景下城市化的重要空间载体
1.1.4 “互联网+”数字经济发达的杭州在长三角的重要战略地位
1.1.5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是“产城创”融合发展的新城代表
1.2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科创园区
1.4.2 “产城创”融合
1.4.3 “互联网+”新兴产业
1.5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对象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方法
1.6 章节安排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研究框架构建
2.1 科创园区的由来及发展历程
2.1.1 国外园区发展历程
2.1.2 国内园区发展历程
2.2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
2.2.1 科创园区发展研究
2.2.2 “产城创”融合相关研究
2.3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相关研究中运用的数据方法
2.3.1 多元数据在城市空间研究中的运用
2.3.2 科创园区发展常用量化研究方法
2.4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当前实践探索
2.4.1 科创园区规划与实践发展趋势
2.4.2 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实践与研究
2.5 文献研究述评与启示
2.5.1 文献研究评述
2.5.2 对本研究的启示
2.6 研究思路与框架构建
2.6.1 研究思路
2.6.2 研究框架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与空间特征研究
3.1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阶段演绎
3.1.1 以传统产业为主导的独立组团发展起步阶段(2007年以前)
3.1.2 以科技城为核心的产城一体发展加速阶段(2007—2011年)
3.1.3 以创新为重点的科创产业集聚区快速发展阶段(2011—2016年)
3.1.4 “产城创”融合发展的科创大走廊阶段(2016年至今)
3.2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空间分布分析
3.2.1 科创园区空间
3.2.2 居住区空间
3.2.3 高等院校空间
3.2.4 科研院所空间
3.2.5 综合交通体系
3.3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特征归纳
3.3.1 混合性
3.3.2 创新性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大走廊“产城创”融合发展关联性量化研究
4.1 研究概述
4.2 研究数据
4.2.1 科创企业发展数据
4.2.2 基于位置服务的职住大数据
4.2.3 高校创新资源数据
4.2.4 地理空间数据
4.2.5 指标选择
4.3 研究方法
4.3.1 核密度分析
4.3.2 偏最小二乘回归
4.4 “产城创”指标分析
4.4.1 科创企业发展指标分析
4.4.2 职住关系指标分析
4.4.3 高校创新力指标分析
4.5 职住关系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5.1 回归分析步骤
4.5.2 回归分析结果
4.6 高校创新力与科创企业发展关联性
4.6.1 回归分析步骤
4.6.2 回归分析结果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走廊“阿里系”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案例研究
5.1 研究概述与案例背景
5.1.1 研究概述
5.1.2 案例背景
5.2 “阿里系”园区科创企业的发展
5.2.1 园区空间布局
5.2.2 园区科创产业发展分析
5.3 “阿里系”园区职住关系
5.3.1 园区用边业态分布
5.3.2 园区职住通勤分析
5.4 “阿里系”园区与高校融合发展
5.4.1 园区与高校空泪分布关系
5.4.2 园区与高校创新力融合分析
5.5 科创园区“产城创”融合发展路径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大走廊经验对未来科创园区发展的建议
6.3 研究创新点
附录1 城西科创产业集聚区管委会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2 大走廊科创园区企业创始人和工作者访谈记录整理
附录3 大走廊居住区居民访谈记录整理
图目录
表目录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