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清县禹越镇地处杭嘉湖平原中心地带,吴越文化源远流长,是典型的江南水乡,桑园万顷,水漾千亩,享有“鱼米之乡、丝绸之府”的美誉。禹越镇水资源丰富,水产养殖面积1.9万亩,特别是乌鳢产业,养殖面积占全省30%以上,是浙江省最大的乌鳢养殖集聚区。近年来,禹越镇创新生态养殖模式,让乌鳢产业焕发新机,打造的“黑里俏”生态乌鳢品牌荣获浙江省十大水产知名品牌。
乌鳢(Ophicephalus argus),俗称乌鱼、黑鱼,为我国传统的名优养殖鱼类,被誉为“鱼中珍品”(图3-1)。乌鳢体形呈长棒状,头部大而扁平,体色一般呈灰黑色,体背和头顶颜色较黑,腹部淡白,体侧各有不规则黑色斑块。乌鳢生命力很强,平时喜欢栖息于水草茂盛或浑浊的水底,捕食小鱼、小虾。《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上品,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 “形长体圆,头尾相等,细鳞玄色,有斑点花纹,颇类蝮蛇……南人有珍之者,北人尤绝之。”乌鳢因其营养价值和药用动效均较为突出,深受广大消费者喜爱。养殖历史 德清县水产养殖历史悠久,《湖州市志》中记载:相传,春秋时范蠡隐居养鱼,约公元前460年,著《范蠡养鱼经》。禹越民间流传着一个西施食乌鳢报国的传说。春秋时期,吴越争霸,越王勾践欲使美人计以灭吴。范蠡寻得美人西施,西施有沉鱼落雁之貌,美中不足乃肌肤近看不够细腻。范蠡得知禹越一带有一黑鱼可润肤,美容养颜且抗衰老,食用后皮肤细腻紧致,遂将西施带至禹越,日Ei以黑鱼养颜。两年后,西施出落得肤白貌美、倾国倾城,被献于吴王后凭借美貌使吴王沉迷酒色,不理朝政。在她的内应下,勾践终于灭吴复国。西施食鱼养颜,以身报国的故事代代相传,后人为纪念西施将其所食之鱼命名为“黑里俏”,有“乌鳢虽黑,食而俏丽”之意。
禹越镇乌鳢养殖历史悠久,规模化养殖起步于20世纪80年代。全镇乌鳢养殖面积7840亩,年产乌鳢上万吨,产业链年销售额超2.2亿元,是禹越镇水产的第一大产业。近年来,在政府和养殖户的共同努力下,禹越镇乌鳢养殖已经发展成为有规模、有效益的块状经济模式。传统的乌鳢养殖产业因养殖集约化程度高,养殖水体易受到污染,造成乌鳢品质下降,一度导致整个禹越乌鳢养殖业呈下滑态势。2017年,禹越镇成立农合联为农服务中心,组建德清禹越黑里俏黑鱼专业合作社,注册“黑里俏”品牌,秉持“绿色、生态、健康”的养殖理念,大力推广乌鳢创新生态养殖模式,不断打造区域特色水产品,使“黑里俏”乌鳢成为华东市场一张响当当的金名片。
P16-19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