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及其评价/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604047
  • 作      者:
    作者:徐宁//王建国|责编:丁丁|总主编:徐宁
  • 出 版 社 :
    东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关于城市公共空间效率与公平是城市规划与城市设计的基础性研究问题,本书的学术贡献在于:第一,整合了城市设计本体研究与社会伦理的精神研究;第二,整合了描述性研究与解释性研究两者之间的关系;第三,建构了基于效率与公平的城市公共空间评价体系。 本书以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为核心命题,通过城市结构形态、土地利用、交通组织、人口分布四个层面,深入研究了城市公共空间格局对城市发展的全局性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互构、关联支配、竞争联合、差异并置等重要原则;采用量化技术手段,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发展策略与指标评估系统,并结合南京与苏黎世的案例展开实证研究,有效地拓展了城市公共空间建设与优化的科学途径。 本书可供城市设计、风景园林、城市规划、建筑学等相关专业方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阅读、参考。
展开
目录
0 绪论
0.1 背景及研究视角的确立
0.1.1 我国城市公共空间的现实困境及其成因
0.1.2 城市公共空间格局效率与公平视角的确立
0.2 研究意义
0.3 研究内容与方法
0.3.1 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技术路线
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 公共空间的社会维度与空间正义理论
1.2 公共空间的经济维度与公共物品供给理论
1.3 公共空间的地理维度与公共设施区位理论
1.4 公共空间的空间维度与空间自主理论
1.5 研究述评
2 概念界定与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城市公共空间的概念与空间范围界定
2.1.2 城市公共空间格局之效率与公平
2.2 基础理论
2.2.1 作用价值:作为全局性控制要素的城市公共空间
2.2.2 本质属性:作为公共性载体的城市公共空间
2.2.3 基本原理:作为建成环境的城市公共空间
2.3 本章小结
3 协同互构: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形态
3.1 制约/依存:公共空间格局与自然要素
3.1.1 关系模式
3.1.2 关系模式的量化:区位熵法
3.2 关联/拓扑: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肌理
3.2.1 公共与居住领域的公共空间格局
3.2.2 公共空间格局与街区肌理
3.2.3 公共空间格局与建筑肌理
3.2.4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界面
3.3 连接/叠合: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性特征
3.3.1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性轴线
3.3.2 结构性道路之公共空间属性的判断标准
3.3.3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竖向构成
3.4 向心/梯度: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圈层结构
3.5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3.5.1 公共空间格局与自然要素
3.5.2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肌理
3.5.3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结构性特征
3.5.4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圈层结构
3.6 发展对策建议
3.7 本章小结
4 关联支配: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土地利用
4.1 吸引/排斥: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性质
4.1.1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用地大类标准
4.1.2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用地混合程度
4.1.3 公共空间格局与沿线土地利用
4.2 集聚/共生: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密度
4.2.1 公共空间格局与建筑密度
4.2.2 公共空间格局与建设强度
4.2.3 公共空间率
4.3 择优/补偿: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价格
4.4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4.4.1 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性质
4.4.2 公共空间格局与土地利用密度
4.4.3 基于地价分异的公共空间格局
4.5 发展对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5 竞争联合: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交通组织
5.1 隔离/并存:城市道路的公共空间属性
5.1.1 人车分离和共存的道路模式
5.1.2 道路分级与路网结构
5.1.3 机动车道路的公共空间属性
5.2 互构/互塑:公共空间格局与出行方式
5.3 连通/到达:公共空间格局与机动车交通
5.3.1 城市道路等级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3.2 城市路网密度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3.3 城市路网连接度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4 联动/耦合:公共空间格局与公共交通
5.4.1 公共空间格局与公共交通的联动
5.4.2 公共交通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5 依托/渗透:公共空间格局与慢行交通
5.5.1 自行车交通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5.2 步行交通决定的公共空间可达性
5.5.3 弱势群体的步行需要与公共空间可达性
5.6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5.6.1 城市道路的公共空间属性
5.6.2 公共空间格局与出行方式
5.6.3 公共空间格局与机动车交通
5.6.4 公共空间格局与公共交通
5.6.5 公共空间格局与慢行交通
5.7 发展对策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差异并置: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人口分布
6.1 调节/适配: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总人口分布
6.1.1 人口密度与人均公共空间
6.1.2 基于人口的公共空间可达性算法
6.2 均等/补偿:公共空间格局与人口空间分异
6.2.1 不同类型居民的出行空间等级与需求指数
6.2.2 公共空间个体与总体的可达公平性
6.2.3 居民需求与公共空间服务水平的拟合
6.3 实证模式分析:苏黎世与南京老城
6.3.1 公共空间格局与城市总人口分布
6.3.2 公共空间格局与人口空间分异
6.4 发展对策建议
6.5 本章小结
7 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评价体系及其应用
7.1 指标体系构建及其计算方式
7.2 权重确定与评价系统的建立
7.3 苏黎世与南京老城公共空间格局评价
7.4 苏黎世公共空间格局的中观模式分析
7.5 南京老城公共空间格局的优化建议
7.6 本章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1.1 发展了基于效率与公平视角的城市公共空间格局的基础理论
8.1.2 探索了公共空间格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