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7892951
  • 作      者:
    作者:田松//马燕芬//龚莉茜|责编:钟金女
  • 出 版 社 :
    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4-01
收藏
精彩书摘
  《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
  种植设计最终的目标是创造感官(视觉、触觉、嗅觉、听觉等)愉悦和功能适宜的植物景观。那么,从种植设计的对象,即植物材料开始到目标的完成这一过程中,必然与诸要素相关联历史、文化、气候、场地、设计者个人的思维习惯、经验积累,以及种植设计的理论知识等等。不同的设计者,不同的设计目标,其设计方法是有差异的,且植物景观本身有地域特征的,那么形成的种植设计作品则带有明显的地方特色。
  一、园林种植景观生态功能
  现代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人们不再局限于有吃有穿就是好日子的生活理想了,许许多多的人更加希望得到的是那些原始的自然的生活环境。的确,无论从主观上,还是客观科学事实上,生活在较为自然的环境中对人的身体健康有益,身心也会舒畅。而生态园林的到来为人们建造了一个可以欣赏自然、感受自然的平台,从它的多维空间感及特殊的艺术造型方面看,无不体现着美学特征。因此,人工的生态园林,不仅要体现自然的美,更要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艺术性。良好的生态园林可以提供良好的观赏效果,同时还可以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
  (一)增加物种多样性,提升生态园林魅力
  每一个生态园林都具有独特的美学价值,对于现在以人为本的现代城市,它无疑给生活在大都市的人们创设了一道空间艺术盛宴,它是结合了审美特征与审美规律的一门生态学科。生态园林景观是人为建设的自然景观,不仅要体现绿化之美,更要将生态园林中的生态多样性发展起来,融入自然,真正体现自然之美。
  为了能够允分地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把要建设的地域美化到最佳状态,我们有必要了解当地的气候、土质等自然状况,为了能够让建设的生态园林持续地发展下去,就有必要详细地调查以上的自然环境特点。在调查好当地的自然情况后,接下来就是选择合适的植物,对植物的要求要根据需求,然后定植物的质地、美观程度、色泽以及种植之后绿化的效果,选择几种合适的植物种植。
  现在,我国的生态园林正向着自然化、森林化的目标不断前进,而构建在人们生活中的生态园林自然更加贴近人的生活,让人们体会到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自然中的各种植物,构建的群落式的自然之美,是生态园林的一大特点,建设这样的生态园林是科学与艺术的完美结合。因此对生态园林中植物的选择就很重要,选择合适的植物种类才能使生态园林有好的观赏性和功能性。在选择植物的时候,要考虑到美学价值,找到人们审美观的共同点,建造一个能使人人都认可的生态园林。为了使我们建设的生态园林完成美与内容的辩证统一,我们需要让静谧的自然展示动态美,使生态园林蕴含静谧之趣。生态园林是以植物造景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不同种类的植物可以为打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创造一个良好的基础,选择合理的植物是营造成功生态园林的关键因素。我们利用草本、灌木、乔木等植物,利用他们自身生理结构的不同,从空间、时间、营养结构上合理地配置植物,规划一个合理的生态园林,并充分展示所用植物的美学价值,在构建生态园林时,植物的种类要尽量丰富,功能要尽量全面,这样才能构建既美观又富有实际意义的生态园林景观。除此之外,我们还需要考虑到建设生态园林周边的环境,要使建设的园林可以和周边的环境结合得十分融洽,考虑其所处地的环境,建造层次丰富、复合型的植物生态群落。对于环境的考察,要考虑到其温度、湿度、水土、保温等因素,充分发挥生态园林的减小噪声、除尘等效用。
  生态多样性是评价一个生态园林好坏的重要标准。只有依照不同的生态园林实例,不断引入新的植物,为生态园林增添色彩,才能开发出具有美学价值的生态园林。群落的多样性取决于物种的多样性,它不仅可以展示出生态群落的观赏价值,还可以强化群落的生存能力,增强物种的抗逆性和恢复能力,多样性的物种构成的植物群落,可以更好地丰富生态景观,满足不同人的审美要求,发挥生态群落的作用。
  对于城市生态园林的建造工作,要尽量选择当地的植物种类,把当地的树种作为骨干树种,做到植物成活率高,构成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园林的概率大。在此基础上也不能放弃一切外来植物种类的引进,在避免生物入侵的情况下,积极地引入容易成活的可适应的新植物,这样可以使得当地的生态园林景观更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因此合理运用当地的生态资源,发挥当地的自然优势,打造出一片具有当地自然风格的生态园林。另外,选择植物时还要保证植物的适应性强、光合作用能力强、美观大方及枝叶茂盛,有助于提高生态效益。在排布植物的位置时,要注意植物的营养生态位置,使植物以整体构成一个乔灌草合理结合的复合型植物生物群落。
  (二)促进生态景观的合理化建设理念
  城市中的生态园林景观的规划工作,要遵循“因地制宜,展现特点,保证效用,不盲目进行”的原则,在建设生态园林之前要对所建设城市的历史、人文特点、民俗民风等环境因素进行了解,不能因为建设生态园林而毁坏了城市原有的自然面貌,破坏了城市本来的文化特色。
  设计生态园林的时候要把所在地的文化因素考虑进去,保证园林的社会性、生态性、艺术性的统一和谐。要尊重当地的乡土风情,要以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改善人文环境为出发点来打造园林。设计的过程就是将当地的自然特点汇集在一起,加上合理地引入外界的新种类植物,使得已有的生态特点与外界的新颖生态特点相融合,这样可以保证生态园林的物种多样性和持续性。
  从乡土植物的优点来看,乡土植物具有成本低廉、便于管理、栽培的特点,并且在栽种后的成活率很高,也会较快地与园林中其他乡土生物融洽地生长在一起,所以乡土植物已成为园林中重要的主打类植物,种植乡土植物还可以有效地保护那些将要灭绝的植物种类,把它们集中起来管理,有助于阻止因为植物种类的减少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保护具有地方特色的植被,并且保护植被也会让当地的园林景观更加符合生态要求,可以更好地发挥生态作用。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风景园林概述
第一节 风景园林基础
第二节 风景园林与社会的关系
第三节 风景园林基本构成要素和布局形式
第四节 风景园林的规划与设计

第二章 园林规划设计基本原理
第一节 园林美学概述
第二节 形式美法则
第三节 园林艺术法则与造景手法
第四节 园林空间艺术布局

第三章 风景园林的素材表现技法
第一节 风景园林制图基础
第二节 风景园林表现技法
第三节 风景园林素材的表现

第四章 空间认知与景观审美
第一节 空间认知
第二节 城市意向
第三节 审美心理
第四节 景观设计与审美

第五章 风景园林的植物设计
第一节 园林种植设计基本形式
第二节 园林种植景观功能
第三节 植物设计的园林美学

第六章 风景园林的地形设计
第一节 地形概述
第二节 地形的类型
第三节 假山设计
第四节 置石

第七章 风景园林的水体设计
第一节 水资源
第二节 水景艺术处理手法
第三节 水体设计
第四节 水体空间界面设计质

第八章 风景园林的设施配置
第一节 花坛、盆栽造型与布局
第二节 园椅坐凳造型与布局
第三节 园灯照明与布局
第四节 园林艺术品设置
第五节 园林小品的造景材料

第九章 新技术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第一节 仿生设计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第二节 GIS在园林规划与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