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综采面自燃火灾精准防控技术--以平顶山矿区为例
0.00     定价 ¥ 13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1967
  • 作      者:
    作者:杨玉中//李延河|责编:李雪//李亚佩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针对深部开采煤炭自燃事故日益增多、自燃事故难以控制的技术难题,运用理论分析、实验室实验、现场观测、数值模拟等多种研究方法,对平顶山矿区综采面采空区自燃火灾事故的精准防控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以便对自燃火灾的精准防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书主要内容包括平顶山矿区概况、构造煤与原煤的微观结构、煤自燃关键参数测试、自燃煤层热特性分析、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的多元回归分析、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监测及早期预报技术、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煤自燃防控技术和停采撤架期间煤自燃防控技术等。 本书可作为安全科学与工程、矿业工程等专业的本科生、研究生教学参考用书,也可作为煤矿火灾防治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的参考用书。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采空区遗煤自燃的影响因素
1.2.2 煤自燃预测预报方法
1.2.3 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
1.2.4 煤自燃防控技术
第2章 平顶山矿区概况
2.1 矿区位置和范围
2.2 自然地理
2.3 矿区地质条件
2.3.1 矿区地质构造
2.3.2 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2.3.3 矿区工程地质条件
2.3.4 矿区煤层及顶底板
2.3.5 矿区瓦斯赋存
2.4 己15-31060工作面概况
2.4.1 工作面概况
2.4.2 工作面地质条件
2.4.3 工作面地质构造
2.4.4 工作面水文地质情况
2.4.5 其他地质条件
第3章 构造煤与原煤的微观结构特征
3.1 煤样制备和实验方法
3.1.1 煤样的采集与制备
3.1.2 实验方法
3.2 构造煤与原煤化学结构参数分析
3.3 构造煤与原煤孔隙结构分析
3.4 构造煤与原煤孔径及比表面积特征
3.5 分形维数特征
第4章 煤层自燃标志气体选择及关键参数测试
4.1 程序升温氧化实验
4.2 己15煤样的升温氧化实验研究
4.2.1 碳氧化合物的析出规律
4.2.2 碳氢化合物的析出规律
4.2.3 氧气的变化规律
4.2.4 耗氧速率分析
4.3 煤自燃标志性气体选择
4.3.1 标志性气体的基本特征
4.3.2 标志性气体的选择
4.4 己15煤层的自燃倾向性
4.5 工业分析实验
4.5.1 实验设备
4.5.2 工业分析参数
4.5.3 实验内容和步骤
4.5.4 工业分析实验结果
4.6 己15煤层的自然发火期
4.6.1 最短自然发火期数学模型
4.6.2 自然发火期的测试装置
4.6.3 自然发火期的实验条件及过程
4.6.4 自然发火期的解算
4.7 其他主采煤层的自燃关键参数
4.7.1 平煤一矿丁5-32140工作面
4.7.2 平煤一矿丁6-32080工作面
4.7.3 平煤一矿戊8-31220工作面
4.7.4 平煤十矿戊9-20200工作面
4.7.5 平煤五矿己16,17-23260工作面
4.7.6 平煤二矿己17-23030工作面
4.7.7 张村矿二1-12020工作面
第5章 自燃煤层热特性综合分析
5.1 实验仪器与工作原理
5.2 煤样的热重实验
5.3 基于TG/DTG曲线的煤自燃参数分析
5.4 基于DSC曲线的煤样分析
5.5 煤氧化进程中动力学参数分析
5.5.1 活化能的计算方法
5.5.2 不同升温速率下活化能计算
5.6 构造煤与原煤TG/DSC实验及差异性分析
5.6.1 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
5.6.2 构造煤与原煤TG-DTG曲线分析
5.6.3 构造煤与原煤DSC曲线分析
5.6.4 构造煤与原煤氧化动力学参数计算
5.7 其他主采煤层的热特性分析
5.7.1 平煤一矿丁5-32140工作面
5.7.2 平煤一矿丁6-32080工作面
5.7.3 平煤一矿戊8-31220工作面
5.7.4 平煤十矿戊9-20200工作面
5.7.5 平煤五矿己16,17-23260工作面
5.7.6 平煤二矿己17-23030工作面
5.7.7 庇山矿二12-12120工作面
第6章 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
6.1 现场测试方案及测试仪器
6.1.1 现场观测方案
6.1.2 测试仪器介绍
6.1.3 观测参数
6.2 基于现场实测的煤自燃“三带”划分
6.3 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划分及安全回采速度
6.3.1 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划分
6.3.2 预防煤自燃的安全回采速度
6.4 己15-31060工作面采空区煤自燃“三带”数值模拟
6.4.1 COMSOL软件介绍
6.4.2 COMSOL建模步骤
6.4.3 数学模型
6.4.4 采空区物理模型
6.4.5 模拟结果分析
6.5 不同风速对采空区煤自燃“三带”的影响
第7章 采空区煤自燃“三带”分布的多元回归分析
7.1 多元回归分析原理
7.1.1 多元回归方程
7.1.2 多元回归模型评判依据
7.2 多元回归方程的建立与分析
7.2.1 散热带与氧化升温带分界线的多元回归分析
7.2.2 散热带与氧化升温带的分界线主成分回归分析
7.2.3 氧化升温带与窒息带的分界线多元回归分析
7.2.4 采空区氧化升温带宽度的多元回归分析
第8章 煤层自然发火监测及早期预报技术
8.1 巷道自然发火观测
8.1.1 巷道内观测点布置原则
8.1.2 巷道内日常观测
8.1.3 巷道早期预报指标及结果
8.2 工作面自然发火监测及早期预报
8.2.1 工作面自然发火监测
8.2.2 早期预报指标及结果
第9章 工作面正常回采时煤自燃防控技术
9.1 堵漏风防治采空区煤自燃技术
9.1.1 采空区增阻堵漏技术原理
9.1.2 上下顺槽袋墙封堵及参数设计
9.2 喷洒阻化液预防采空区自然发火技术
9.2.1 常用矿用阻化剂分析
9.2.2 阻化剂选择
9.2.3 喷洒阻化液防灭火系统的选择
9.2.4 阻化液喷洒工艺设计
9.2.5 确定阻化液喷洒泵参数
9.2.6 喷洒阻化液防灭火的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