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编 总论
第一章 壮医诊疗技术的源流与发展
第一节 疾病认识的源流与发展
第二节 诊断技术的源流与发展
第三节 治疗技术的源流与发展
一、内治法
二、外治法
第二章 壮医诊疗技术的基础理论
第一节 天人自然观
一、阴阳为本
二、三气同步
第二节 生理病理观
一、脏腑气血骨肉
二、谷道气道水道
三、龙路火路
第三节 病因病机
第四节 治疗原则
中编 壮医诊疗技术规范
第一章 壮医诊断技术规范
第一节 壮医诊法的基本特点
第二节 壮医诊法的基本原则
一、整体诊察,数诊合参
二、全面诊查,突出重点
三、循序诊查,综合判断
第三节 壮医诊法的技术规范
一、壮医基本诊法
二、壮医特色诊法
第二章 壮医治疗技术规范
第一节 壮医疗法的基本特点
一、重视外治,偏重祛毒
二、有病早治,无病早防
三、用药简便,贵在功专
四、补虚常配血肉之品
第二节 壮医内治法的主要内容
一、对因治疗,辨病论治
二、对症治疗,辨症论治
三、辨病为主,专方专药
第三节 壮医外治法的主要内容
一、壮医针刺法
二、壮医挑法
三、壮医灸法
四、壮医罐法
五、壮医刮法
六、壮医敷法
七、壮医熏浴法
八、壮医芳香疗法
九、壮医筋骨推按疗法
十、壮医其他疗法
第四节 壮医外治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和处理措施
一、晕针、晕罐、晕推、晕刮等
二、断针
三、滞针
四、疼痛
五、头晕
六、过敏
七、血肿
八、出血
九、烫(灼)伤
十、皮肤破损
十一、气胸
十二、骨折
下编 壮医常见病证治疗技术的临床应用
第一章 壮医内科病证
第—节 六毒病
一、痧病
二、毒病
三、湿病
第二节 三道两路病
一、气道病
二、谷道病
三、水道病
四、龙路病、火路病
第三节 大脑病
一、失眠
二、眩晕
三、中风
第四节 杂病
一、痿证
二、消渴
第二章 壮医外科病证
一、疖肿
二、疔疮
三、臁疮
四、骨镰
五、猪头肥
六、风疹
七、痔疮
八、盲肠炎
九、冻疮
第三章 壮医妇科病证
第一节 月经病
一、月经不调
二、崩漏
三、痛
第二节 带下病
第三节 妊娠病
一、胎气上冲
二、胎漏、胎损
三、妊娠转脬
第四节 产后病
一、产后血晕
二、产后缺乳
第四章 壮医儿科病证
一、小儿伤风
二、小儿咳嗽
三、百日咳
四、小儿哮喘
五、小儿泄泻
六、小儿疳积
七、小儿厌食症
八、小儿虫症
九、小儿惊风
十、小儿夜啼
十一、小儿虚弱
附录
附录1 诊疗术语中文与壮文对照表
一、基础理论
二、病因病机
三、诊法
四、治则治法
五、壮医内科
六、壮医外科
七、壮医妇科
八、壮医儿科
九、壮医五官科
十、壮医骨伤科
附录2 骨度折量寸表
附录3 壮医外治常用腧穴
一、壮医特有经验穴
二、龙路、火路浅表反应点(阿是穴)
三、中医针灸腧穴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