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工程背景介绍
长江、珠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是我国正在实施的重大林业生态工程,被列为世界八大生态工程之一。本章将从工程区概况、工程启动的原因与历程、工程范围及整体规划等方面对工程进行全面介绍。
1.1工程区概况
1.1.1长江流域
长江干流全长6300余千米,为亚洲第一长河和世界第三长河。长江干流发源于青藏高原东部各拉丹冬峰,穿越中国西南、中部、东部,流经青、藏、滇、川、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省级行政区,在上海崇明汇入东海。支流则流经黔、甘、陕、豫、桂、粤、浙、闽8个省级行政区。长江流域(东经90°33′~122°25′,北纬24°30′~35°45′)总面积为180.85km2,占中国总面积的18.8%。长江的众多支流中,流域面积超过1万km2的有49条;流域面积超过1000km2的达437条。主要支流有嘉陵江、汉江、岷江、雅砻江、湘江、沅江、乌江、赣江、资水和沱江等。长江流域湖泊星罗棋布,分布着洞庭湖、鄱阳湖、太湖、巢湖、梁子湖、洪湖等重要淡水湖泊,湖泊总面积达15 200km2,约占全国湖泊总面积的1/5。长江是中国水量*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6亿m3,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长江水利网)。
长江流域从河源到河口地跨高原高山气候、中亚热带和北亚热带气候区域,除金沙江源头通天河属大陆性暖温带高原高山气候外,其余均属季风性气候。长江上游的横断山区属亚热带季风高原高山气候,年平均气温多为6~12℃。年降水量由南向北、由东向西逐步递减,靠四川盆地的青藏高原东缘山地,年降水量可达1600~2000mm,而至金沙江源头的高原区,年降水量仅400mm左右。长江上游的川江、乌江流域以及长江中下游以南的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6~18℃,年降水量1000~1600mm,降水分布不均匀,湘西—鄂西山地以及九岭山地至安徽省黄山一带为主要暴雨区,也为年降水量高值区。长江中下游干流至淮河以南的区域属北亚热带气候,年平均气温为14~16℃,年降水量多为800~1000mm(国家林业局,2013)。
大约距今200万~300万年前至1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长江流域就是早期人类生存和演化的重要地区之一。已发现的古人类化石中,早期、中期、晚期的都有发现。约200万年前,就已出现了在长江三峡一带活动的古人类,被称为“巫山人”。1965年在云南省元谋县发现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亦称元谋猿人)为早期猿人阶段的晚期。1988年元谋县又出土了一具人猿超科头骨化石,距今约300万~400万年(长江水利网)。长江流域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河姆渡文化(距今6000~7000年之前)、良渚文化(距今4500~5300年)等人类文明表明,长江流域农耕文明历史悠久。尤其是经过汉末、晋末等几次大社会动荡后,中国北方人口大量南迁,将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带到了南方,促进了长江流域的初步开发,为中国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隋唐宋元时期,长江流域农业迅速发展,耕地面积不断扩大,耕作栽培技术也日趋成熟。到南宋以后,南方真正成为中国经济的重心(董恺忱和范楚玉,2000)。
长江流域80%以上土地面积适宜于人类生产生活。2005年,全流域人口4.4亿,占全国的30%以上;国内生产总值30 000亿元,占全国的35.5%。长江流域为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20多万平方公里;水稻产量约占全国的70%,棉花产量约占全国的33%,淡水鱼出产约占全国的60%(长江水利网)。因此,长江流域在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1.2珠江流域
珠江是中国七大河流之一,是中国流量第二大的河流,径流总量仅次于长江,是黄河的6倍之多。珠江流域的水系,由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组成。干流西江发源于云南省东北部沾益县的马雄山,干流流经云南、贵州、广西、广东4省(自治区)及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在广东省三水区与北江汇合,从珠江三角洲地区流入南海,西江干流长2074km。北江源于湖南、湖北两省南部,长582km;东江源于江西省南部,长503km。北江和东江水系几乎全部在广东省境内。珠江流域(东经102°14′~115°53′,北纬21°31′~26°49′)在中国境内的流域总面积44.21万km2(另有1.1余万平方千米在越南境内),占全国总面积的4.5%。珠江流域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多年平均温度在14~22℃,多年平均年降雨量1525.1mm。4~9月的降雨都比较丰富。湿季降水过于集中,降水强度大,灾害性气候危害严重,河谷、平原易造成洪涝灾害,山地易形成水土流失。干季降水明显偏少,春旱突出,影响较大。流域内年径流量达3412亿m3,其中西江年均径流量为2670亿m3,约占流域总量的80%,北江为475亿m3,东江为272亿m3(珠江概况,珠江水利网)。
珠江流域是我国国民经济和工农业生产的重要基地,也是我国西南经济区与珠江三角洲等我国南部沿海对外开放区的连接地带,经济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傅健全,1993)。珠江流域涉及云南、贵州、广西、广东、湖南、湖北6个省(自治区)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202个县。2004年总人口9935万人,占全国总人口的7.7%,流域平均人口密度为225人/km2。境内耕地面积6652万亩1亩≈666.7m2,下同。,耕地面积占全国的3.5%。2004年全流域国内生产总值为17 736亿元,占全国国内生产总值的13.0%。外贸出口总值约占全国外贸出口总值的37.2%。
1.2工程启动的原因与历程
1.2.1长江流域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
由于开发时间早,经济发展、人口增长迅速,特别是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攫取及不合理利用,引起了长江流域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植被破坏严重
在唐代以前,长江流域森林茂密,上游森林覆盖率达60%~85%,山清水秀。其后森林植被逐渐遭到人为破坏,20世纪60年代初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0%,甚至有些地区山体已被“剃光头”(马宗晋,2000)。以四川省为例,据估算在元朝时森林覆盖率高达50%以上,至新中国成立初期森林覆盖率为19%左右(川西地区为40%)。经过50年代末的大炼钢铁的破坏,60年代初覆盖率降到9%,有亿亩森林从四川省土地上消失(马联春,1982;王明忠,1983)。20世纪六七十年代超指标采伐、乱砍滥伐、毁林种粮现象严重,四川省森林覆盖率急剧下降至6.5%,川中森林基本砍光,川西地区也仅剩14%(马宗晋,2000)。沱江、涪江、嘉陵江等几条主要支流流域的川中53个县,有半数县的森林覆盖率不到3%,其中有13个县不到1%(马宗晋,2000)。森林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同样发生在云南、贵州等省。根据三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84~1988年云南省森林覆盖率为24.4%,与新中国成立初期相比减少了一半左右,其中20多个县森林覆盖率下降到10%以下(马宗晋,2000)。贵州省1953年以前森林覆盖率大于20%,而1984~1988年清查结果显示森林覆盖率仅为12.6%。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央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如《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绿化祖国的通知》(1979年)、《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197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的指示》(198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保护森林发展林业若干问题的决定》(1981年)等以促进林业的健康发展(胡运宏和贺俊杰,2012)。但是在改革开放初期,随着木材市场逐步放开,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一些集体林区出现了对森林乱砍滥伐、偷盗林木等现象,甚至一些国有林场和自然保护区的林木也遭到哄抢(胡运宏和贺俊杰,2012)。有不少山区借着“搞活山区经济”的旗号毁坏森林,提出“要想富,上山去砍树”、“木材一滚,钞票一捆”。例如,湖南省浏阳县大光公社的连心生产队出售青山,每户分款600元,社员说:“我们一晚上就富起来了。”(李世菊,1981)根据第三次全国森林资源清查(1984~1988年),与第二次清查(1977~1981年)时期相比,南方集体林区活立木总蓄积量减少了18 558.68万m3,森林蓄积量减少了15 942.46万m3(胡运宏和贺俊杰,2012)。虽然从整体上来讲,该时期森林覆盖率有所上升,但一些省份如贵州、湖南等的森林覆盖率仍呈现下降趋势。
2)水土流失加剧
长江中上游流域多是土层薄、蓄水含水能力低、土壤容易流失的坡地(马宗晋,2000)。随着森林的大面积消失和坡地垦荒,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已由20世纪50年代的36万km2,增加到80年代的56万km2,土壤侵蚀总量已经达到22.4亿t,损失氮、磷、钾2500万t(雷孝章和黄礼隆,1996)。长江流域土壤侵蚀总量超过了黄河流域的土壤侵蚀总量(马宗晋,2000)。四川省情况尤为严重,水土流失面积由50年代的9万km2,增加到80年代的34万km2,约占长江在四川省的流域面积的64%。四川全省坡耕地每年流失土壤超过5亿t。云南省的水土流失也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7万km2。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地力退化、石漠化加剧,还会造成泥沙淤积、河床抬高、河道变窄、湖泊面积与库容减小、蓄洪泄洪能力不断下降。根据长江干流宜昌水文站的资料,在50年代以前,每年携带到长江中下游的泥沙量为5.22亿t,80年代增加到6.34亿t。水土流失导致洞庭湖泥沙淤积日趋严重,1949年洞庭湖的面积为4350km2,容积为293亿m3;1992年面积缩减至2620km2,容积为162亿m3(马宗晋,2000)。水土流失导致的石漠化面积扩大也是长江流域的突出问题。据乌江上游调查,流域石化面积每年以5%~7%的速度增加,乌江上游的石化面积已占总面积的15%~20%(雷孝章和黄礼隆,1996)。
3)自然灾害频发
洪涝、旱灾、泥石流已经成为长江流域的三大灾难。而且发生频率呈增加趋势,成灾范围不断扩大。自汉代至清代的2000余年间,长江洪水发生200多次,平均10年一次,特大洪水20年一次,1925~1985年,平均5年发生一次(沙士发等,1986)。根据对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一期工程66个县的统计分析,县平均自然灾害频率由20世纪50年代的0.58次增加到80年代的0.81次(雷孝章和黄礼隆,1996)。云南省1949年前的650年间,洪灾的频率为平均16年一次,1949年以后平均3年便发生一次。湖北省1643~1948年300多年间,发生大水灾20次,平均15.4年一次,1950~1983年发生大水灾5次,平均6.8年一次。四川省50年代发生水灾4次,70年代8次,80年代则基本年年发生(马宗晋,2000)。特别是1981年,四川省、陕西省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洪灾。据四川省统计,全省138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达2000万;57个县城、776个场镇、237万多间房屋被淹;147万亩耕地被冲毁,1756万亩农作物受灾,影响粮食产量30多亿斤1斤=500g,下同。;3000多个企业停产,许多工程设施被毁。四川全省直接经济损失达25亿元以上(王明忠,1983;当年价)。干旱与泥石流灾害也日趋严重,如四川省50年代发生严重干旱2次,60年代增加到6次,70年代增加到8次。30年代四川省仅有14个县发生泥石流,五六十年代扩大到76个县,70年代扩大到109个县,而1981年则多达135个县(马宗晋,2000)。
面对长江流域日益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特别是给人民生命财产和国家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的自然灾害,许多专家学者开展了调查研究和反思,提出了恢复植被、保护长江的倡议(何迺维,1979;马联春,1982;张利铭,1982;燕征和周天佑,1982)。何迺维(1979)甚至发出“长江有变成第二黄河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