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精)
0.00     定价 ¥ 11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63867
  • 作      者:
    作者:周玉波|责编:鲁朝阳//倪小捷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10-01
收藏
编辑推荐

本书卖点

1. 本书论及几百首民歌,内容包罗万象,囊括南北等多个地域民歌。结合梳理、分析《时调雅曲》、《北京小曲百种》、“风陵文库”藏民歌等稀见文献,介绍了“满江红”“唱春调”“绣荷包”“梳妆台”等牌调,借由民歌,展现出逸乐、恋爱、农耕、民生疾苦等民俗生活,以及都会、新闻传媒、社会动员、抗战救灾等事物、世相的变迁发展。

2. 对近现代民众生活进行了真实写照,是近代社会文化的一面镜像。例如,乞唱者所唱的《唱春调》字字泣血,展现了饥饿者的苦难;婚嫁喜歌因婚俗而存在,洋溢着庶民的喜悦;抗战民歌铭记了人民战士的勇于担当和壮怀激烈;《时调》民歌呈现了斑斓多样的时尚和光怪陆离的都市景观。

3. 学术价值深厚,本书可以作为民歌领域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资料。本书是在收集了千首民歌俗曲的基础上创作而成的,汇集了众多难得一见的珍惜文献,例如“风陵文库”藏民歌、“中研院”史语所藏民歌、小本唱片目等,论及的民歌唱本和牌调近百个,原滋原味抄录的唱本资料贯穿图书始终。

4. 拓宽审美视野,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复兴。本书对民歌唱本进行了具体而微的文本细读,保留了民歌的传统艺术形式,凝练了民歌中的优秀文化价值观,揭示出近现代民歌的“百科全书”属性,强调民歌作为一种表达情感和传递信息的艺术形式,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案例支撑。


编辑推荐

近现代民歌是中国社会历史的镜像,记录着百姓生活,诉说着社会变迁的故事。民歌研究ding尖学者周玉波教授的《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论稿与社会文化嬗递》是一本值得收藏的精彩著作,它不仅收录了大量稀见的近现代民歌文献,还借此展现了近现代民众情感的表达和社会的变迁,深入挖掘了民歌的社会价值和文化意义,它将为读者打开民歌世界的大门,引领我们去审视民歌在中国社会历史中的独特地位和不可替代的价值。

无论你是对民歌感兴趣的学者,还是对中国社会发展和文化变迁感兴趣的读者,这本书都不容错过。本书既能作为学术研究的重要参考,也为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做出了贡献。本书的编校进入尾声时,正值刀郎《山歌寥哉》横空出世,我们惊奇地发现,本书就像一本解读《山歌寥哉》的教学辅助书。通过本书,你能够系统掌握近现代民歌发生、发展的谱系,进而明白《山歌寥哉》用了哪些牌调,捕获诸如《罗刹海市》歌词的灵感来源,……从而了解刀郎在继承和改编中发挥了多少价值。

更为重要的,是“犹记世人多悲苦”。本书以“庶民之声”作题,想要传递的便是近现代民歌“为民之生活而载,为民之性情而响”的历史事实和重要价值。在此,真诚地邀请您阅读这本书,与我们一起回溯民歌历史,翻开“社会的百科全书”,聆听庶民生活的真实呼声。 


展开
作者简介

周玉波,文学博士,江苏第二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教育bu重大攻关项目“历代民歌整理与研究”子项目主持人。主要从事传统民歌的整理研究,出版《明代民歌研究》《明代民歌集》《明代民歌札记》《中国喜歌集》《喜歌札记》《清代民歌文献集》等, 年围绕“中国民歌学”的理论建构,发表数篇论文。


展开
内容介绍
近现代民歌是中国历代民歌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对诸般世相的编演唱述,一方面因应了普通民众情绪抒发的需要,另一方面群体性的情绪又成为推动社会文化进程的重要因素。《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试图从时间和内容上弥合民歌发展史、研究史的罅隙,同时为静态的民歌文献与活态的民歌传播接受互动研究作一思路、方法上的尝试。全书在雅俗文学/文化交叉互动的框架内,通过对代表性文献与个案的梳理,以宏微观结合、线面兼顾、切片剖析、深度掘进的方式,检讨了近现代民歌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与赖以生存的国家、民族、民众血肉相连的亲密关系,总结近现代民歌在赓续中华文脉、凝聚生民意志、弘扬民族精神的同时,因应环境变化、激发内生动力、顽强生长绵延的一般规律,以期为当下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的传统文化复兴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工作,提供借鉴。 本书可以视为传统民歌整理研究的细化,亦是中国近现代史、近现代文学史,尤其是近现代通俗文学/文化史研究的拓展。
展开
精彩书摘

“民歌学”理论体系的大致构想(节选)

 

“民歌学”包含两个层次。 一是学术、 学问, 即专门研究民歌的学术、 学问。二是学科。“学科”一词译自英文的discipline,萨美尔《英语词典》(第一卷)、《牛津大词典》(第一卷)等称其一般包括科学门类或某一研究领域、一定单位的教学内容、规范惩罚等含义,从其本源来说,学科一方面指知识的分类和学习的科目,另一方面,又指对人进行的培育,尤其侧重于带有强力性质的规范和塑造。《现代汉语词典》解释“学科”,曰一是指“按照学问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如自然科学中的物理学、化学”,二是指学校教学的科目,如语文、数学。“民歌学”语境下的所谓“学科”,侧重于“某一研究领域的教学(科研)内容”而又兼具据此领域的性质“而划分的门类”的选项,前者近于第一层次所说的“学术、学问”,后者可与现行《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及《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数据代码表》等的规定挂钩。如对照《目录》与《代码表》,当下的民歌研究在学科归属上处于相对模糊的地带,亦有多种处置方案。以该代码表中的“中国文学”大类而言,有三种做法。一是将“民歌学”整体归入“民间文学”;二是灵活处理,如将《诗经》、乐府、南北朝民歌、明清民歌与近现代民歌、当代民歌部分,分别归入古代文学、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三是借助“各体文学”的通道,径以“民歌学”为学科名称。做法一稍显偏颇,如显而易见,《诗经》与乐府诗研究,和“古代文学”牵连更深,归入“民间文学”,多数研究者难以接受;做法二支离破碎,不利于民歌的整体性研究;做法三有难度,因为毕竟体量更大、包含范围更广也更具急迫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学”都还没有取得正式学科的名分,“民歌学”学科地位的确立,尤其任重道远。私意以为,更稳妥的办法,是轻名重实,虚名务实,先行确立“民歌学”概念,以此概念为指引,做好整体性的民歌整理研究与传承保护工作,在此基础上,稳步推进,以实际成绩,提升民歌与“民歌学”理论的地位和影响,最终实现由学术、学问至学科的进阶。

“民歌学”总名下可包含若干细目,细目亦有不同分法。一种是二分法,以坐标系为例,纵轴为民歌生成发展学,横轴为民歌接受影响学,自然形成的第一象限,即为“民歌学”覆盖区域。民歌生成发展学基于民歌内涵(主体),包括民歌发生机制研究、民歌艺人群体研究、民歌创作表演研究、民歌发展史研究、民歌理论批评研究、民歌主题研究、民歌音乐研究、民歌审美研究等;民歌接受影响学着重民歌外延(客体),包括民歌受众构成研究、民歌民俗学研究、民歌方言学研究、民歌地理学研究、民歌考古学研究、民歌社会学研究、民歌戏曲学研究、民歌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等诸多方面。一种是三分法,包含三部分内容,一是民歌创作表演(包括传播接受)研究,二是民歌史研究,三是民歌理论批评研究,三位一体,各有侧重,相辅相成。无论何种分法,各部分均互有关联,共同组成“民歌学”理论的完整架构。基于三分法的“民歌学”理论框架民歌是“民歌学”理论的主干,民歌内容的确定,是“民歌学”理论成立的基础。

如上所说,新时期文学 / 文化研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场景下的民歌,是周作

人所说“口唱及合乐的歌”的集合,近于刘半农在《中国俗曲总目稿》序言中所说歌谣 + 俗曲之和。序言又云:

 

俗曲的范围是很广的,从最简单的三句五句的小曲起,到长篇整本、连说带唱的大鼓书,以至于许多人合同扮演的磞磞戏,中间有不少的种类和阶级。但我们没有把皮黄和昆曲包括在内。这里面也并没有多大的理由,只是因为这两种已经取得正式的舞台剧的资格,不在“杂耍”之列。若是望文生义,以为“雅”“俗”之分在此,那就错了:小曲中很有极雅的雅词,皮黄昆曲中也有俗不可耐的作品。

 

刘半农此处所说,是宽泛的俗曲,包括大鼓书与磞磞戏等,但是将皮黄和昆曲排除在外,理由是其“已经取得正式的舞台剧的资格”。“取得舞台剧的资格”,不代表与民歌无关,众多地方戏剧如扬剧、淮剧等,其中仍然保留了相当数量的民歌腔调 / 曲牌,这些舞台剧,因此成为讨论民歌与戏剧关系的鲜活样本。与此情形类似者,尚有二人转、南方评弹与北方琴书等,二人转中的小帽、评弹与琴书中的开篇 / 书头,本质上亦属民歌。约而言之,作为“民歌学”研究对象的民歌,有广义与狭义之分,以通行的“民间文艺集成”为例,“歌谣集成”“民间歌曲集成”的全部是狭义的民歌;“地方戏曲集成”“曲艺集成”“谚语集成”等的部分可作广义的民歌,它们都是“民 歌学”研究的对象。仍以例说明,早者如上说《弹歌》“断竹,续竹,飞土,逐宍”,如《诗经》中十五国风,如两汉乐府,南北朝歌曲,晚者如现今仍然流行的甘肃花儿、陕北说书,如好事者传于网络的“抗疫民谣”,都是“民歌学”研究的对象。宣扬“默祝中华,消灾除难。平安闯关,万众之愿”的应时主题歌谣,与近现代民歌中的劝世醒民歌同类,都属于“民歌学”的研究范围。

无论二分法还是三分法,均充分体现了“民歌学”理论体系的中国特色与创新意识,也即著者所说“民歌学”,实即“中国民歌学”的省称,其中任何一点,均可展开细说。

其一,如民歌生成、发展的一般规律。

胡怀琛《中国民歌研究》云一切诗皆发源于民歌,而“诗之发生,大约不出下面五种原因:(1)为男女爱情的媒介物。(2)为劳苦时发抒郁结之用,或快乐时助兴之用。(3)为战争时鼓动尚武精神之用。(4)祀神时唱来媚神。(5)将语言编为整齐有韵的诗歌式,使得便于记诵”。刘锡诚云:

 

胡怀琛是一个多产作家,一个深谙国学的学者,他甚至排斥在为“民间文学”作界说时搬用外国的模式,但他的这五个诗歌发生学上的原因,却显然借鉴了 19世纪末、20世纪初外国学界的某些观点和方法。

 

按在民歌生成发展问题上,借鉴外国学界的观点和方法,在整个歌谣运动过程中,几成时尚,如与《中国民歌研究》(1925年)作于相近时间的朱自清《中国歌谣》(1929—1931年),其“歌谣的起源与发展”部分,即征引诸多西方学界流行观点。但是,无论外国还是中国,无论胡怀琛还是朱自清,都赞同民歌发生的诸多原因中,“抒情”是极为重要的一种—胡著曰“为男女爱情的媒介物”“为劳苦时发抒郁结之用,或快乐时助兴之用”,朱著引西方“正统派的意见”,曰“最古的歌谣是抒情的,不是叙述的”,均是此意。而民歌起于抒情,与《诗大序》所谓“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云云,几可无缝对接,是以此种“借鉴”,并不生硬机械,横向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共通性,由《诗大序》所说直至当下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抒情民歌,此种纵向的继承,则体现了传统文脉的延展性、连续性。以“民歌学”为依托的民歌生成发展研究,从源头上梳理传统民歌的发生机制与运行规律,同时在人类文化共通性层面,揭示了民族优秀文化与世界优秀文化的内在统一性。

其二,如艺人群体研究。

由于地位卑微,传统民歌艺人的成就与贡献,向来不受重视,实际上,民歌是民族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艺人是民歌发展传播过程中的主角;民歌艺人与李白、杜甫一样,共同承担了文化传承与文脉延续的重任,他们的事迹,历代文献,偶有记载。杨荫浏《中国古代音乐史稿》第四章“民间歌唱家”部分云:

 

这时候(春秋、战国),有些杰出的民间歌唱家,对音乐文化在群众中间的传播,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如淳于髡对孟轲(前372—前 289)所说,在他以前,卫国因为有一位好歌手王豹住在淇水边上,所以住在河水(古河名)以西一带的人特别善于唱歌;齐国因为有一位好歌手绵驹住在高唐地方,所以,齐国西部的人也特别善于唱歌。

 

《中国古代音乐史》所说内容,见于《孟子》卷十二《告子》,原文云:“昔者王豹处于淇,而河西善讴。绵驹处于高唐,而齐右善歌。”《论语·微子》第十八有云:“楚狂接舆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此处“楚狂”,类于王豹、绵驹,亦是民歌艺人,至少是“善讴”一族。

“楚狂接舆歌”又见于《庄子·人间世》,论者指出与其时间、性质相近者,尚有《渔父歌》(又名《孺子歌》《沧浪歌》,见《孟子·离娄上》)、《越人歌》(见刘向《说 苑·善说》)、《徐人歌》(见刘向《新序·节士》)等,歌者楚狂、孺子、越人、徐人等,均是史籍留名的民间艺人,其所唱之歌,各有各的特殊价值。如《沧浪歌》,孟轲《孟子》卷七《离娄上》云:

 

孟子曰:“不仁者可与言哉?安其危而利其灾,乐其所以亡者。不仁而可与言,则何亡国败家之有?有孺子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孔子曰:‘小子听之!清斯濯缨,浊斯濯足矣。自取之也。’夫人必自侮,然后人侮之;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国必自伐,而后人伐之。”

 

此是由治国理政着眼,解读民歌。而郦道元《水经注》,则以其为地理歌谣,卷二十八云:

县西北四十里,汉水中有洲,名沧浪洲。庾仲雍《汉水记》谓之千龄洲,非也。是世俗语讹,音与字变矣。《地说》曰:“水出荆山,东南流为沧浪之水,是近楚都,故《渔父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余按《尚书·禹贡》言:“导漾水,东流为汉,又东为沧浪之水,不言过而言为者,明非他水决入也,盖汉沔水,自下有沧浪通称耳。”

 

本来平常的一首民歌,孔子以之喻政事,《水经注》以之说水道,而散落在偏僻处的历代歌者的此类“成就与贡献”,稍加串联,即是一部令人瞩目的民族文化史述。“民歌学”理论体系中的“民歌艺人群体研究”,所做的恰恰是这样一种发人潜德之幽光的工作。

又民歌艺人群体研究,不以古人为限,当代艺人及其艺术活动,同样属于“民歌学”的研究范畴。著者向有为民间艺人建立艺术档案的计划,此一计划,即是“民歌学”理论的具体应用,其根本用意,亦在发民间艺人,包括王豹、绵驹、楚狂、孺子、越人、徐人等的“潜德之幽光”,他们均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与文脉延续的功臣。

……

 

 

 

选自周玉波《庶民之声:近现代民歌与社会文化嬗递》,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23年10月出版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时调雅曲》:近现代民歌的先声

第二章  《北京小曲百种》:“四方辐辏”民歌聚之

第三章  “小本唱片目”:“禁毁书”的样貌

第四章  扬州民歌:“民歌文化圈”的标本

第五章  《新编时调》:商业都会的另类镜像

第六章  抗战民歌:大时代的纪念品

第七章  大运河民歌:宝贵的遗产 流动的文化

第八章  婚嫁喜歌:喜歌恒久远 婚俗永流传

第九章  【唱春调】:民歌中的民生疾苦

第十章   《绣荷包》:民歌中的性别叙事

第十一章  “纱窗外”:文本的流转与互动

第十二章  民歌唱本中的方言

第十三章  民歌唱本中的俗字

第十四章  “风陵文库”藏民歌:域外宝库

第十五章  “中研院”史语所藏民歌:隋侯之珠

第十六章  近现代民歌中的纷繁世相

结  语

附录一  “中国民歌学”理论建构刍议

第一节 从“歌谣学”到“民歌学”

第二节 “民歌学”理论体系的大致构想

第三节 “中国民歌学”理论建构的意义

附录二  近现代民歌的当代遗存——以沭阳小调为例

后  记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