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颅脑
第一节 创伤性病变
一、头皮及颅骨外伤
【病例1-1-1】患者,男,15岁,车祸受伤1小时,伴有头晕不适,程度较难忍受。查体:头皮肿胀。CT检查如图1-1-1所示。
图1-1-1右侧顶部帽状腱膜下血肿
右侧顶部头皮下弧形高密度影,跨矢状缝(图A白箭头),骨窗示矢状缝分离骨折(图B白箭头)
【分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见下页。
【扩展病例1-1-1】患者,男,20天,足月顺产,头皮血肿20天。CT检查如图1-1-2所示。
图1-1-2左侧顶部骨膜下血肿
左侧顶部皮下弧形软组织密度影(图A白箭头),位于颅骨外板表面,骨窗显示骨膜下血肿(图B白箭头)未跨越矢状缝
【扩展病例1-1-2】患者,男,39岁,从2米高处坠落后出现意识障碍3天,CT检查及三维重建如图1-1-3A~C所示。患者,男,39岁,短暂意识丧失伴头痛2天,CT检查如图1-1-3D所示。患者,男,2岁,摔伤后头痛2小时,呕吐2次,CT检查及三维重建如图1-1-3E、F所示。
【病理生理及临床】
头皮损伤常伴骨膜下血肿和(或)帽状腱膜下血肿。骨膜下血肿常见于新生儿,发病率约1%,多因仪器助产所致,可自限吸收。帽状腱膜下血肿常见于头颅外伤,任何年龄均可见。颅骨骨折分一般骨折和粉碎性骨折,常可自愈;根据形态分为线性骨折、凹陷性骨折、隆起性骨折、分离性骨折。
【影像表现】
1. 帽状腱膜下血肿位于枕额肌的帽状腱膜下,在骨膜外面,不受颅缝限制,范围可以很大,能延展至颅骨周围一圈,CT呈高密度影。
2. 头颅骨膜下血肿位于颅骨外板和骨膜之间,骨膜掀起,不跨越颅缝,相当于硬膜外血肿发生在颅外,常为单侧、体积小、圆球形或半球形高密度影。
3. 线性骨折见锐利、边界清楚的透亮线;凹陷性骨折见粉碎性骨折片向内爆裂;隆起性骨折见隆起、旋转的颅骨片;分离性骨折见扩大的颅缝或软骨联合,常伴有线性骨折。
【鉴别诊断】
1. 血管压迹 边界清楚,不如骨折锐利或有透亮线影,周围无头皮血肿。
图1-1-3颅骨骨折
颅后窝骨折累及枕骨右侧(图A白箭头)及右侧颈静脉孔(图A黑箭头)。枕骨骨折累及上矢状窦(图B白箭头),三维重建(VR)图清晰显示枕骨线性骨折(图C黑箭头)。枕骨左侧骨折(图D白箭头),骨折线累及右侧颈动脉管前后壁(图D黑箭头)。右侧顶骨凹陷性骨折(图E白箭头),VR图直观显示凹陷性骨折(图F白箭头)
2. 颅缝 在特定的区域(冠状缝、矢状缝、乳突等),宽度≤ 2mm且附近没有线性颅骨骨折,边缘致密,不如骨折清晰。
3. 缝间骨 常见,50% 的儿童缝间骨超过1个,发生于典型部位,如人字缝;表面软组织无外伤表现。
【重要关注点】
1. 颅底骨折(颞骨、斜坡、鼻窦等)时注意骨折线是否累及动脉或静脉通路,斜坡骨折极有可能伴随神经血管损伤,须做计算机体层血管成像(CTA)检查。
2. CT多平面薄层重建利于观察复杂颅底骨折,三维表面遮盖重建(SSD)尤其适用于凹陷性骨折、分离性骨折。
3. MRI主要用于评估并发症,并非用于急性期检查。
二、硬膜外血肿
【病例1-1-2】患者,男,64岁,不慎摔倒后出现头痛伴呕吐1天。CT检查如图1-1-4所示。
图1-1-4急性硬膜外血肿
右侧顶部颅内板下梭形高密度影(图A白箭头),其内低密度“漩涡征”(图A黑箭头),下方层面硬膜外血肿(图B白箭头)内少许积气(图B黑箭头)。骨窗显示下方层面右侧乳突骨折(图C白箭头)
【分析思维导图】
【扩展病例1-1-3】患者,男,52岁,不慎从2米高处摔下2小时,伤后头痛明显。CT检查如图1-1-5所示。
【扩展病例1-1-4】患者,男,54岁,入院前40分钟从3米高坠落。CT检查如图1-1-6所示。
【病理生理及临床】
硬膜外血肿是颅骨与硬膜间的积血。动脉性硬膜外血肿(90%~95%)最常见于脑膜中动脉附近的骨折;静脉性硬膜外血肿(5%~10%)见于邻近硬膜窦骨折,好发于顶骨及颅前窝、颅中窝。硬膜外血肿1/3~1/2伴有其他损伤:占位效应明显时继发脑疝;对侧硬膜下血肿;脑挫裂伤;颅骨骨折。约50%患者有典型“中间清醒期”,其时间越短,发现和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部分宽度<1cm的硬膜外血肿可采用非手术治疗。颅前窝硬膜外血肿常为静脉性,预后好。
【影像表现】
1. CT为高密度(CT值60~90Hu)或混杂密度影,双凸形,> 95% 为单侧,常位于幕上,除非存在静脉损伤、颅缝分离或骨折,否则不跨颅缝;邻近蛛网膜下腔、脑实质受压或移位,如图1-1-4所示。
2. 出现低密度“漩涡征”提示活动性出血或剧烈出血。
3. 血肿内空气提示窦或者乳突骨折。
4. MRI多为T1WI等信号,T2WI高或低信号不等。
图1-1-5急性硬膜外血肿(1)
右侧额顶部双凸形高密度影(图A白箭头)伴占位效应,血肿内相对低密度灶(图A黑箭头),提示急性硬膜外血肿急剧膨大。骨窗显示右侧顶骨骨折(图B白箭头)
图1-1-6急性硬膜外血肿(2)
右侧枕部颅内板下双凸形高密度影(图A白箭头),与矢状窦相邻(图A黑细箭头)。骨窗显示矢状缝增宽(图B黑箭头),累及上矢状窦,提示该硬膜外血肿可能为静脉性;同时可见蛛网膜下腔出血(图A黑粗箭头)及帽状腱膜下血肿(图B白箭头)
【鉴别诊断】
1. 急性硬膜下血肿 颅内脑外新月形高密度或高低混杂密度影。可跨越颅缝,但受限于硬脑膜附着处,如大脑镰、小脑幕。
2. 肿瘤 与脑膜瘤、骨肿瘤的软组织部分(骨膜下)、源于硬脑膜的肿瘤相鉴别,肿瘤增强有不同程度强化。
3. 硬膜外积脓 形态与硬膜外血肿相同;常继发于骨髓炎,合并脑炎和(或)脑水肿。CT为低密度,MRI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DWI弥散受限;增强脓肿周边强化。
【重要关注点】
颅顶硬膜外血肿容易被忽视,可通过冠状位重建评估。
【给临床医生的建议】
1. 10%~25% 患者在第一个36小时内会出现血肿扩大,故需在此期间复查CT监测血肿变化情况。
2. 表现为混杂密度的急性硬膜外血肿需要更早、更积极的治疗。
三、硬膜下血肿
【病例1-1-3】患者,女,71岁,跌倒致头部疼痛2小时,伴右耳流血。CT检查如图1-1-7所示。
图1-1-7急性硬膜下血肿
左侧额颞部颅内板下弧形高密度影(图A白箭头),右侧枕部头皮血肿(图A白粗箭头)。
右侧颞骨骨折累及乳突(图B白箭头)
【分析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见下页。
【扩展病例1-1-5】患者,女,77岁,入院前9小时被机动车撞伤倒地,伤后出现头晕、呕吐。CT检查如图1-1-8所示。
【扩展病例1-1-6】患者,男,68岁,头部外伤后头痛1个月,CT检查如图1-1-9A、B所示。患者,男,68岁,突发左侧肢体无力半个月,CT检查如图1-1-9C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