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城市雨水泵站放江污染控制(精)
0.00     定价 ¥ 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6503128
  • 作      者:
    作者:陈峰//王莉//李松//黄志金//袁文麒|责编:李杰
  • 出 版 社 :
    同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作者简介

陈峰,男,上海宏波工程咨询管理有限公司副总裁,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上海市水务局河湖水生态修复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地质学会理事。主要从事水务工程设计和研究工作。工作期间负责了多项国内重大水利工程的设计项目,主持多项上海市科委、市水务局等课题研究。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优秀设计一等奖1项,全国工程咨询三等奖1项,上海市优秀工程设计和咨询奖10余项,重大工程立功竞赛奖1项。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以削减和控制城市雨水泵站放江污染为目标,通过收集大量雨水泵站放江水质数据,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对泵站排放口污染物特性进行研究,在摸清泵站放江水质规律的基础上,研发了泵站排放口附近河道污染削减技术、泵站放江颗粒污染物快速去除技术和泵站放江污染调蓄净化技术等多项关键技术,并以长江中下游沿线城市为例,开展了多个泵站放江污染削减示范研究。书中内容也是城市水环境治理重难点之一的泵站放江污染控制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 本书可为城市水污染治理、城市水环境保护、城市雨水泵站调蓄池规划设计以及城市水文与生态建设、海绵城市建设、黑臭河道整治等方面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与借鉴,还可作为环境科学、环境工程、给排水工程、水务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和研究生的参考书。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必要性
1.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泵站放江入河污染削减技术现状与进展
1.2.1 国内排水系统现状
1.2.2 雨水径流污染分析
1.2.3 泵站放江污染控制研究
1.2.4 就地处理技术的应用研究
1.2.5 上海市泵站放江管控现状
第2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环境概况
2.1.1 气象
2.1.2 水文
2.1.3 水资源
2.1.4 水质
2.2 雨水排水系统概况
2.2.1 排水设施现状
2.2.2 雨水排水规划
2.2.3 区域排涝
2.3 雨水泵站放江入河污染概况
2.3.1 泵站放江基本情况调查
2.3.2 分流制泵站水质情况调查
2.3.3 合流制泵站水质情况调查
第3章 城市雨水泵站放江水质特征
3.1 城市雨水泵站样品采集及研究对象选取
3.1.1 泵站样品采集说明
3.1.2 泵站的选取
3.2 城市雨水泵站放江水质规律及特征
3.2.1 分流制泵站放江水质规律
3.2.2 合流制泵站放江水质规律
3.2.3 不同降雨强度下的放江水质
3.2.4 连续多年度泵站放江平均水质比较
3.2.5 同一排水系统放江水质与旱流水质比较
3.2.6 不同排水系统水质比较
3.2.7 放江水体中各水质污染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城市雨水泵站放江初期效应分析
3.3.1 初期效应评价方法简介
3.3.2 分流制泵站
3.3.3 合流制泵站
第4章 泵站放江入河污染物削减技术研究
4.1 泵站放江入河污染物削减技术体系设计
4.1.1 泵站放江污染削减难点和痛点
4.1.2 泵站放江污染物削减技术体系
4.2 泵站放江入河污染物削减小试研究
4.2.1 磁混凝工艺小试研究
4.2.2 精密过滤小试研究
4.2.3 泵站放江生态廊道小试研究
4.3 泵站放江污染调蓄净化技术研究
4.3.1 调蓄净化反应器设计
4.3.2 调蓄净化反应器净化效果研究内容
4.3.3 调蓄净化反应器净化效果试验结果
第5章 泵站排放口附近河道污染削减示范项目
5.1 康健泵站放江污染削减示范项目
5.1.1 示范项目概况
5.1.2 高效组合澄清示范项目设计和建设
5.1.3 高效组合澄清示范项目运行评价分析
5.2 航华泵站放江生态廊道示范研究
5.2.1 示范项目概况
5.2.2 生态廊道示范项目设计和建设
5.2.3 生态廊道示范项目运行效果分析
5.3 曹丰泵站放江污染削减示范项目
5.3.1 项目概况
5.3.2 污染削减系统设计
5.3.3 项目运行效果分析
5.4 宿迁经开区东沙河及上游管网溢流污水处理项目
5.4.1 项目概况
5.4.2 项目设计
5.4.3 项目建设过程
5.4.4 项目运行效果分析
第6章 泵站入河污染物浓度对邻近河道水质变化的研究
6.1 入河污染物迁移模型概述
6.1.1 模型原理
6.1.2 网格划分
6.2 泵站放江污染物迁移模型构建
6.2.1 参数选择
6.2.2 边界设置
6.3 泵站排放口附近河道水质变化研究
6.3.1 排放口及特征点分布
6.3.2 河道水质变化规律
第7章 城市雨水泵站就地处理模式适用性研究
7.1 处理模式适用性分析
7.1.1 消除感官黑臭模式
7.1.2 一级B模式
7.1.3 一级A模式
7.1.4 地表水V类水模式
7.2 处理模式的对比分析
第8章 城市雨水泵站放江管控措施研究
8.1 泵站放江管控技术路径
8.2 源头管控
8.2.1 持续开展雨污分流改造及后评估
8.2.2 开展检查井和雨水口拦截
8.2.3 加强企业排水管控
8.2.4 进一步加强管网养护监管
8.3 末端治理
8.3.1 构建末端“5个‘一点’”体系
8.3.2 泵站末端污染物削减
8.3.3 布设水岸一体化调蓄净化廊道
8.3.4 探索构建泵站排放口缓冲净化区
8.4 深化调蓄方案研究与优化排水设施运行方案
8.5 “厂—站—网—河”一体化运行调度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