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能源环境治理理论基础/资源利用治理丛书
0.00     定价 ¥ 9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9889
  • 作      者:
    作者:陈凯//温馨//陈钰|责编:任彦斌//常友丽//张震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2-01
收藏
内容介绍
能源环境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此本书融合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中国传统经济理论和西方现代经济理论,探索能源环境治理规律、原理和机制。全书设置5篇17章。第一篇阐述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治理机制、中国传统治理思想;第二篇描述低碳经济、碳交易;第三篇分析能源和环境安全;第四篇论述外部性理论、产权界定、排污收费与补贴、排污权交易、责任法则、生态补偿;第五篇系统化介绍我国能源监管体制、能源效率、绿色经济增长与能源转型、能源与环境治理综合调控等。 本书可为政府能源环境治理职能部门、研究机构和有关研究学者提供参考。本书也可作为高等院校资源环境学、区域经济学和经济管理学等学科的教学参考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篇 治理
  第1章 治理概述
  治理是秩序管理。如果治理主体是政府,那么治理可作为一种行为方式,是政府的行政工具,即通过某些途径用以调节政府行为的机制。本章简要介绍了能源治理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决定性因素,为后续章节提供了理论依据与一个统一的视角。
  1.1 治理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决定性因素
  1.1.1 治理的概念
  1.重提治理
  “治理”一词大量出现在中国古籍中,中国古典治理理论系统完善。国家政局和社会经济秩序稳定是一切资源利用的前提,因此中国治理理论非常重视经济秩序,但对经济效率的研究强调得不够,比不上西方经济管理理论对市场化经济效率研究的深入、细化和可操作化。进入现代社会,由于西方世界的发展,人们热衷于经济“管理”,而冷淡了经济“治理”。
  20世纪60~70年代,各国在经济增长的基础上大量增加社会福利等公共支出,受20世纪70年代几次经济危机的影响,到了80年代,一大批获得政治独立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积极参与全球化进程,经济快速发展,国内市场繁荣,投资环境稳定,吸引了西方国家大量资本投入。而资本“外逃”导致西方国家经济发展乏力,加之公民逃税、避税行为的发生,使得国家陷入巨额债务危机之中。为了有效化解危机,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做出合理选择,于是,一种新的国家治理范式应运而生,治理的兴起无疑是在市场与国家的这种不完善的结合之外的一种新选择。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化发展迅速,深刻影响着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及其生活方式,其中,尤为明显的是经济全球化。因为经济全球化对传统民族国家及国家间经济和政治体系均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大大推进了带有全球性某些特征的意识形态发展,致使民族国家的地位和政府的角色不断改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受到削弱和限制,导致政府管理“空心化”。对于在全球化背景下政府管理的“空心化”,各民族国家都面临国家管理转型问题。一般认为,伴随全球化而来的国家转型,民族国家不是正在消亡,而是正在被重新想象、重新设计、重新调整以回应挑战。因而,在全球化的冲击下,传统民族国家不会消亡,但其政治统治需要重新建构。作为一种新的“话语”体系,治理理论重新唤起,既是对政府权威和国家统治的话语性、制度性的反对,也是对市场失灵和国家失败的反思和替代。
  从理论上来讲,治理的出现是对现代流行的社会科学两分法的否定。在流行的社会科学中,存在着非此即彼的两分法,如计划对市场、私人对公共、无政府对主权等,对于现实世界的巨大变化,这种方法难以给出信服的描述和解释,因此,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治理”一词被学术界所借鉴,试图在超越传统两分法的基础上,对现实世界发生的巨大变化给出一个合理性的解答。同时,公民社会作为“国家主义”的对立物在20世纪70年代日益勃兴,公民社会的发展要求国家与社会之间的良好互动与协作,强调权利的分化和双向运行,这与传统国家治理模式的公共权利资源配置的单极化和运用的单向性发生了激烈碰撞和冲突。因此,作为一种新的国家管理工具的遗传再生品“治理”应运而生,伴随公民社会组织的不断发展壮大,政治权利日益从国家(政府)返还给公民社会,公民社会在国际和国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往传统的政府与市场的双层互动开始转变为政府、市场与社会的三层互动,这也就是治理机制发生作用的过程。
  此外,信息技术革命为治理理论兴起提供了有效手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电子学快速发展,微电子、光电子技术被运用到国家管理部门中,在公共行政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同时,卫星通信系统、遥感和全球定位系统、宽频带高速数字综合网络系统、信息压缩与高速传输系统、人工智能和多媒体技术等信息科技均获得迅猛发展,人类步入一个以信息化为特征的新时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使政府长期以来所拥有的收集和管理信息的专利权被削减,打破了知识和信息被传统官方机构垄断的局面。百姓取得信息的速度几乎和政府领导者一样迅速。这就缩短了政府、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之间的距离,使管理主体和管理客体之间的沟通、反馈更加快捷,从而加强了彼此之间的回应性和依赖性,使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公民个人共同管理成为可能。另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也为政府提高办事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创新管理方式,以及为民众提供更快捷、更优质的服务创造了可能性,也为民众与政府沟通创造了条件,这就使得原有的政府管理面临新的挑战。同时,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还为公共行政管理的灵活、高效提供了技术支持。借助于信息技术,政府办公自动化、网络化、电子化成为可能,这就减少了信息处理和传递过程的中间环节,正如奈斯比特所评价的,“电脑将粉碎金字塔:我们过去创造出等级制、金字塔式管理制度,现在由电脑来记录,我们可以把机构改组成扁平式”。这就道出了一个事实,在现代信息社会,传统的金字塔式、等级制的国家管理制度弊端已经显现,社会需要新的管理制度和理念,正如沙尔普所指出的那样,“显然,在纯粹的市场、等级制的国家机构以及避免任何一方统治的理论能够发挥作用的范围以外,还有一些更为有效的协调机制,是以前的科学未能从经验数据和理论思维两个方向加以把握的”,这种“有效的协调机制”就是“治理机制”。
  2.治理的定义
  1989年世界银行在讨论非洲发展时,首次使用了“治理危机”(crisis in governance)一词,此后“治理”这个概念便很快流行起来。以至于有学者认为,“治理”一词是“一个可以指涉任何事物或毫无意义的‘时髦词语’”。其原因在于,不同的行为主体都从自身的角度出发提出了关于“治理”的概念,这表明给治理下一个统一的定义是非常困难的。其中代表性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1)联合国的观点。联合国曾在1995年发表了一份题为《我们的全球伙伴关系》的研究报告,对治理做过界定,比较具有代表性和权威性。即治理是公共或私人机构管理共同事务的诸多方式的总和,它是一种持续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不同利益者和冲突者的矛盾得以调和并能够联合起来共同行动。它也是一种制度安排,既包括各种正式制度和规则,也包括各种非正式的制度(这种制度安排必须获得人们的同意或符合人们的利益)。
  (2)格里 斯托克(Gerry Stoker)关于治理的五个维度的观点。即:①治理是一套社会公共机构和行为者,这些公共机构和行为者可以是政府机关,也可以不是政府机关;②在为社会和经济问题寻求解决方案时,治理具有界限和责任方面的模糊性;③各社会公共机构之间存在何种权力依赖关系需要治理给予明确;④治理意味着各个治理主体*终将形成一个自主的网络;⑤能否把事情办好并不取决于政府的权力及其权威,关键在于政府能否动用新的工具和技术,这种新的工具和技术就是治理。
  (3)治理的六种用法。罗伯特 罗茨(R.Rhodes)认为:由于统治条件的变化,原先的统治过程也将发生相应改变,这就意味着治理是一种新的管理社会的方式、一种新的统治过程,一种新的政府管理模式。并且,他认为治理主要用于六个方面:①就国家层面而言,应削减公共开支,以*小的成本获取*大的效益;②对企业而言,它指的是一种组织体制,这种组织体制能有效指导、控制和监督企业的运行;③就政府管理而言,它是一种新的公共管理活动,就是要把市场机制和私人管理手段引入政府管理行为中;④治理的目标是善治,即强调公共服务的效率、法治、责任精神;⑤就社会治理而言,指政府与私人部门、民间组织的合作与互动;⑥作为一种自组织网络,即一种社会协调网络,这种网络建立在协调与自愿基础之上。
  (4)罗西瑙(J.N.Rosenau)从治理与统治相区别的角度给治理做出界定。在其代表作《没有政府的治理》和《21世纪的治理》中,罗西瑙指出,治理与统治有着很大区别,二者不是在同一语境下使用的概念。他认为,治理涉及社会的一切活动领域,是一系列管理机制,尽管没有得到官方授权,但不影响其发挥作用。统治却不同,统治是有国家强制力支持的活动。治理的主体未必是政府,其活动是受一种共同目标所支配,无须依靠国家的强制力量来保证目标的实现。同时,目标的设定也不依赖于国家正规的职责与机制,不必迫使别人无条件服从。这就揭示出,治理比统治的内涵更丰富,治理既包含正式机制,也包含非正式机制。
  1.1.2 治理的内涵
  通过前文分析可知,治理是对国家失灵和市场失灵的回应,反映国家与社会之间一定的权利关系。后来,治理适用的范围逐步扩大,作为一种工具逐渐被运用到企业、市场和社会网络中,并形成了企业治理理论、市场治理理论和社会治理理论。同理,治理理论运用到国家层面就会形成国家治理理论。国家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中大体有着三种不同的治理模式,经历了以下三个历史阶段。
  (1)专制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大体从国家出现到封建社会的解体。在这一阶段,公共权力资源完全由国家配置,公共权力的运行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运行,在这种治理体制下,社会成员被静态地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二者之间的角色不能互换。统治者自上而下单向运用权力,而不需要被统治者的同意和参与。国家完全凌驾于社会之上,社会被湮没于国家之中。
  (2)民主主义阶段。这一阶段的起止时间大体从封建社会解体到20世纪初。在这一阶段,欧洲大陆封建制度趋于瓦解,资产阶级革命从欧洲蔓延至全世界,为了获得统治权,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提出了“天赋人权”“主权在民”“契约政府”的观点,这些观点促成了公民社会的兴起。至此,国家产生于社会而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观点得以形成,人们有了自我管理的权利,有了不受国家约束的自主力量。但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私有”本质决定了资本为少数人所占有,而资本又是公共权利的主要来源,所以权力的配置和使用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呈单极化状态,表现为自上而下的单向性特点。
  (3)后民主主义阶段。这一阶段大体指从20世纪初始直到目前。在这一阶段,公民社会发育日益成熟,公民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日益高涨,这就造成公共权力资源的配置日益分化。国家不再是公共事务的唯一决定者,各种社会自治组织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的决策,公共权力的配置不再是单极化状态,其运用也不再仅仅是自上而下的单向运行,而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向运行。至此,我们可以对国家治理做出描述:国家治理就是作为政治统治机器的国家,运用政权的力量来配置和运作公共权力,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治理
第1章 治理概述 3
1.1 治理的概念、内涵、结构及决定性因素 3
1.1.1 治理的概念 3
1.1.2 治理的内涵 6
1.1.3 治理的结构及决定性因素 7
1.2 能源与环境治理概况 9
1.2.1 能源治理及有关组织 9
1.2.2 我国生态环境治理的发展现状 11
第2章 中国传统治理思想 15
2.1 资源利用治理理论基础 15
2.1.1 四维治理 15
2.1.2 改革创新 17
2.1.3 治理—一个培育有机体的发育成长过程 19
2.1.4 善治—治理的基本要求 20
2.2 社会经济发展运行规律 22
2.2.1 生产力性质决定规律 22
2.2.2 创新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规律 28
2.2.3 社会经济无害而安平泰发展规律 37
2.3 治理机制 39
2.3.1 顺势而为 39
2.3.2 无为而治 48
第二篇 低碳经济
第3章 低碳经济 55
3.1 低碳经济的概念及内涵 55
3.1.1 低碳经济的提出背景与概念 55
3.1.2 低碳经济的内涵 57
3.2 低碳经济体系基础 58
3.2.1 低碳经济体系概述 58
3.2.2 低碳经济体系发展 60
第4章 碳交易 68
4.1 国际碳交易市场概述 68
4.2 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和体系 70
4.2.1 国际碳交易市场机制 70
4.2.2 国际碳交易市场体系 72
4.3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74
4.4 国际碳交易市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76
4.5 我国碳交易市场发展现状 77
第三篇 安全
第5章 能源安全 83
5.1 能源安全概念 83
5.1.1 从期限上定义能源安全 83
5.1.2 从内涵上定义能源安全 84
5.2 我国能源现状分析 85
5.2.1 能源储量 85
5.2.2 能源生产 86
5.2.3 能源消费 87
5.2.4 能源价格 88
5.2.5 清洁能源 89
5.2.6 政府治理能力 90
5.3 我国能源安全主要问题 90
5.4 全球能源治理格局 91
5.4.1 全球能源生产与消费格局 91
5.4.2 全球能源治理面临的问题 92
5.5 我国能源战略的多维度分析 92
5.5.1 节能与能源效率 92
5.5.2 新能源替代 94
5.5.3 能源体制改革 95
5.5.4 能源环境政策 96
5.6 保障我国能源安全的政策 97
第6章 环境安全 99
6.1 环境安全概念 99
6.1.1 环境安全区分 99
6.1.2 环境安全与可持续发展 100
6.2 我国环境安全的主要问题 101
6.3 我国环境安全战略 105
6.3.1 四个坚持 105
6.3.2 强化规划环境影响评价 106
6.4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 107
6.5 我国环境安全政策 109
6.6 禁止洋垃圾入境对我国环境安全的意义 113
第四篇 外部性
第7章 外部性理论 119
7.1 外部性的含义 119
7.1.1 外部性理论的发展 119
7.1.2 外部性的定义 122
7.2 外部性的类型、特征及其内部化 123
7.2.1 外部性的类型 123
7.2.2 外部性的特征 127
7.2.3 外部性内部化 127
7.3 外部性理论对中国市场化改革的现实意义 128
7.3.1 优化制度设计 128
7.3.2 目标与路径确定 128
7.3.3 匹配制度设计 129
7.4 外部性的矫正方法 130
7.4.1 市场机制对外部性的矫正 130
7.4.2 政府对外部性的矫正 130
7.4.3 政府与市场协同对外部性的矫正 131
第8章 产权界定 133
8.1 稀缺性 133
8.1.1 稀缺性的定义 133
8.1.2 稀缺性的特性 133
8.1.3 环境资源的稀缺性 134
8.2 产权理论概述 134
8.2.1 产权的起源 134
8.2.2 产权的含义 136
8.2.3 产权的特性 138
8.2.4 产权的基本功能 139
8.2.5 产权的分类 141
8.2.6 环境产权的研究 141
8.3 交易费用理论 143
8.3.1 交易费用的含义 143
8.3.2 交易费用产生的原因与决定因素 144
8.3.3 交易费用理论的基本假设和重要结论 145
8.4 科斯定理 146
8.4.1 科斯第一定理 148
8.4.2 科斯第二定理 148
8.4.3 科斯第三定理 150
8.4.4 科斯定理的缺陷 150
第9章 排污收费与补贴 152
9.1 排污标准 152
9.1.1 排污标准的定义 152
9.1.2 排污标准存在的问题 152
9.2 排污收费 154
9.2.1 庇古税的定义及思想 154
9.2.2 排污收费在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155
9.2.3 排污收费的优缺点 156
9.2.4 制定排污收费标准应遵循的原则 156
9.3 补贴 157
9.3.1 能源补贴 157
9.3.2 排污收费与补贴的区别 159
第10章 排污权交易 162
10.1 排污权交易概述 162
10.1.1 排污权交易概念 163
10.1.2 排污权交易的性质和目的 166
10.1.3 排污权交易的作用 166
10.2 排污权交易的条件 168
10.2.1 排污权交易的前提条件 168
10.2.2 排污权交易的保障条件 169
10.2.3 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建立 170
10.3 排污权交易的效应 171
10.3.1 排污权交易的微观效应 171
10.3.2 排污权交易的宏观效应 172
10.4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之比较 173
10.4.1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的相同之处 173
10.4.2 排污权交易制度与排污收费制度的差异 175
第11章 责任法则 180
11.1 违约金 180
11.1.1 违约金的主要思想 180
11.1.2 违约金的具体运作 181
11.2 保证金 182
11.2.1 我国环境保证金的主要形式 182
11.2.2 我国现行环境保证金制度的特点 184
11.2.3 我国现行环境保证金制度的合法性问题 185
11.3 押金返还制度 187
11.3.1 押金返还制度的定义 187
11.3.2 押金返还制度的适用范围 188
11.3.3 “绿色化”押金返还制度 189
11.3.4 政府的作用 189
第12章 生态补偿 192
12.1 生态补偿的含义 192
12.1.1 生态补偿的定义 192
12.1.2 生态补偿的特征 193
12.1.3 生态补偿的参与主体 193
12.1.4 生态补偿的原则 194
12.1.5 生态补偿的方式 195
12.1.6 生态补偿的途径 197
12.2 生态补偿的标准 198
12.2.1 确定生态补偿标准的现有方式 198
12.2.2 补偿标准确定方法的选择与改进 201
12.3 生态补偿的机制建设 203
12.3.1 生态补偿机制的概念与原则 203
12.3.2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与实践分析 204
12.3.3 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问题 205
12.3.4 健全我国生态补偿机制的措施 206
第五篇 治理手段
第13章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 209
13.1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和现状 209
13.1.1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历史 209
13.1.2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的现状 211
13.2 我国能源监管体制建设取得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 214
13.2.1 能源监管机构 214
13.2.2 能源监管 215
13.3 我国能源监管市场化重点制度设计 217
13.3.1 能源产权界定是监管的基础 217
13.3.2 能源监管计划的制定 219
13.3.3 建立能源监管“大部制” 220
第14章 能源效率 222
14.1 能源效率的含义 222
14.1.1 能源效率的内涵 222
14.1.2 影响能源效率的因素 224
14.2 提高能源效率的意义 226
第15章 绿色经济增长与能源转型 232
15.1 绿色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 233
15.2 能源转型促进绿色经济发展 235
15.2.1 绿色经济与能源转型的关系 235
15.2.2 绿色经济的发展 236
第16章 能源治理综合调控 239
16.1 能源治理体系的建设 239
16.2 能源结构的优化及能源效率的提高 241
16.3 能源环境治理新体系的构建 243
第17章 环境治理综合调控 245
17.1 我国环境治理策略 245
17.2 国家环境经济政策 247
17.2.1 排污权交易 247
17.2.2 环境保护税 248
17.2.3 生态补偿 249
17.2.4 绿色信贷 250
17.3 雾霾治理的*优政策选择 251
17.3.1 雾霾治理的宏观分析框架 251
17.3.2 *优政策的选择 253
17.3.3 政策建议 254
参考文献 25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