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生物节律与神经认知(精)
0.00     定价 ¥ 1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2619468
  • 作      者:
    编者:王川//王子莹//黄文|责编:肖军
  • 出 版 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王川,博士,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副研究员,航海人因工程实验平台负责人,主要研究方向是航海人因工程。现任分子神经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科技部“核电安全监控技术与装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客座研究员、中国人类工效学学会生物力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入选海军军医大学海军特色医学中心“科技创新卓越人才工程”。主持军委及海军等各类军事课题16项,主持制定军用标准3项,参与课题9项。先后组织完成多批次、多人次、长时程深海密闭环境模拟舱大型人体封舱试验,被央视CCTV-7,央广军事、国防时空、《人民海军报》等多家权威媒体广泛报道。发表SCI论文5篇,EI论文27篇,获得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项,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7项,编写著作4部。2015、2016、2017连续三年获得中国系统工程学会颁发“人-机-环境系统工程研究个人突出贡献奖”。2019年在教育部和中央军委联合主办的“源创杯”创新创意大赛全国总决赛获奖,海军唯一获奖者。

展开
内容介绍
《生物节律与神经认知》阐释了昼夜节律对生物体的重要作用及其形成机制,深入探讨了生物节律紊乱如何影响睡眠、消化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情绪和神经认知功能,并提出了节律紊乱和认知障碍的干预措施。书中还特别针对密闭空间环境作业人员生物节律紊乱的影响因素做了详尽分析,并提出精准的调控干预措施,以期为生物节律素乱与神经认知障碍的调控干预研究提供新的线索和思路,同时也为从事睡眠障碍、生物节律和神经认知等领域工作的学者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生物节律及其调节机制
第一节 生物节律的研究历史
一、节律
二、生物节律概念
三、生物节律的研究历史
第二节 生物节律的基本特征
一、生物节律简介
二、生物节律的分子特征
三、人体生物节律的特征
四、中医理论中人体生物节律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生物钟的生理基础
一、生物钟的概念
二、生物钟的生理基础
三、生物节律对健康的影响
第四节 生物钟基因的调控网络
一、生物钟基因
二、生物节律基因的调节
三、生物钟基因网络
第五节 生物节律紊乱和疾病
一、健康新定义
二、生物节律与疾病
三、生物节律对生理功能的影响
四、生物钟紊乱如何导致疾病
第六节 生物节律的影响因素
一、褪黑素:调节生物钟的分子
二、褪黑素的分泌特点
三、生物钟的精细调节机制
四、深入剖析生物钟的深远作用
第二章 生物节律紊乱与睡眠障碍
第一节 睡眠障碍概述
一、发病原因及机制
二、唾眠障碍的临床分类
第二节 睡眠障碍的评价标准和方法
一、失眠
二、咱眠过多
三、夜惊
四、夜游
五、梦魇
六、发作性嗜睡病
七、皮克威克综合征
第三节 睡眠障碍与作业能力
一、轮班工作睡眠障碍
二、军事人员睡眠障碍
第四节 生物节律基因和睡眠与觉醒节律
一、昼夜节律研究的发展
二、昼夜节律睡眠-觉醒障碍
三、非24小时睡眠-觉程障碍
四、不规则睡眠-觉醒节律障碍
五、未另行说明的昼夜节律紊乱
第五节 空间环境对睡眠障碍的影响
一、种族(民族)对睡眠的影响
二、用睡眠换工作时间
三、职业环境中的睡眠剥夺和睡眠障碍
四、睡眠、贫困和邻里因素
五、家庭和学校环境的影响
六、卧室内外的科技
七、全球化和“24/7”全天候社会
八、公共安全和公共政策
第三章 生物节律紊乱与神经认知
第一节 神经认知概述
一、科学起源
二、神经认知的细胞学机制
三、功能神经解剖学
四、认知产生的结构模式
五、认知神经科学有待解决的问题
六、认知神经科学的未来
第二节 用于评估人类认知过程昼夜节律的方法
一、评估人类神经认知的方法
二、评估人类认知昼夜节律的方法
第三节 节律紊乱与注意力、工作记忆和执行功能
一、注意力概述
二、注意力的昼夜节律
第四节 生物节律与学习记忆功能
一、学习和记忆的概述
二、记忆功能的昼夜节律调节
三、生物钟调节学习记忆的机制
第五节 生物节律与其他神经认知功能
一、生物节律对感知觉的调控
二、生物节律对物体识别、运功控制、语言功能的调控
三、生物节律对社交行为的调控
第六节 节律紊乱导致认知障碍及其干预措施
一、昼夜节律紊乱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二、昼夜节律紊乱与认知障碍
三、昼夜节律紊乱影响认知功能的干预措施
第四章 生物节律紊乱与心理状态
第一节 心理状态概述
一、研究历史
二、心理状态的性质
三、分类标准
四、判断标准
第二节 心理状态评估的方法
一、心理评估简介
二、访谈评估
三、行为评估
四、测验评估
五、生理评估
第三节 生物节律与心理功能
一、生物节律影响心理功能的主要表现
二、生物节律影响心理功能的重要因素
第四节 节律紊乱导致心理疾病及干预措施
一、节律紊乱导致心理疾病
二、节律紊乱导致心理疾病的干预措施
第五章 生物节律紊乱与神经内分泌
第一节 神经内分泌系统的组成及调控
一、下丘脑
二、下丘脑-腺垂体-外周靶腺轴
三、下丘脑-神经垂体与外周靶组织
四、松果体、视交叉上核
五、脑脊髓与其他神经内分泌有关区域
六、神经类固醇激素
七、周围器官内分泌激素对中枢神经系统结构和机能的影响
第二节 内分泌与神经认知
一、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与认知功能
二、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激素与认知功能
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激素与认知功能
四、其他与认知功能相关的激素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和睡眠障碍
一、睡眠与内分泌
二、睡眠周期与内分泌
三、睡眠障碍对神经内分泌的影响
四、神经内分泌对睡眠的调节
第四节 生物节律与神经内分泌
一、神经内分泌的生物节律
二、不同内分泌激素的昼夜节律调节
三、生物钟调节神经内分泌昼夜节律的机制
第五节 节律紊乱导致神经内分泌疾病及其干预措施
一、内分泌轴的节律紊乱
二、节律紊乱导致的神经内分泌疾病
三、干预措施
第六章 生物节律紊乱与消化系统
第一节 消化系统结构与生理
一、消化系统结构
二、消化系统生理功能
第二节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