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与实践探索
0.00     定价 ¥ 12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0236
  • 作      者:
    作者:周忠发//张勇荣//闫利会|责编:李小锐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建设为主线,从分析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与战略布局,地方生态文明实践及建设需求出发,结合喀斯特地区的生态环境特征、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及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基于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以贵州省和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文明实践建设的典型案例形式,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实施路径探索,阐述了贵州在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生态保护红线、易地扶贫搬迁、大生态产业布局与产业链发展等生态文明建设研究中的探索与实施路径。 本书可作为政府决策部门制定生态恢复、生态文明建设与乡村振兴规划的理论指导,也可作为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地学与生态环境类师生及研究人员的工具书。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意义与战略布局
  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的新型文明形态,是工业文明快速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人类遵循经济、社会、自然发展规律而达到的发展新阶段,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中具有重大的意义。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中华发展、关乎人类未来、关乎全球福祉。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需要我们持续努力、久久为功。
  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一词源于古希腊语,有“家”或“环境”的意思,是指生物在一定自然条件下的生存与状态,包含它们之间和它们与环境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的总和。“文明”是从“野蛮”发展而来的,是人类进步的表现,是人类社会所创造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生态文明,由“生态”与“文明”构成,是“生态”与“文明”的结合体。
  费切尔和孟庆时在《论人类生存的环境——兼论进步的辩证法》一文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了“生态文明”概念,其含义是指应当在认识科学技术的消极效应和自然资源有限性的基础上,破除不利于人和生态和谐发展的资本主义社会,建立一个人类与自然共同进步和生态平衡的社会(费切尔和孟庆时,1982;王雨辰,2021a)。美国学者罗伊?莫里森(Roy Morrison)在《生态民主》(Ecological Democracy)中将生态文明定义为: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的新型文明形态(杜建红,2010)。我国的生态文明理论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并在西方生态思潮的影响下,逐步形成了对生态文明内涵有不同理解和不同理论谱系的生态文明理论(王雨辰,2021b)。1987年5月在安徽省阜阳市召开的全国生态农业研讨会上,叶谦吉教授呼吁要“大力提倡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学术界首次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既获利于自然,又返利于自然,在改造自然的同时又保护自然,人与自然之间保持和谐统一的关系”。
  基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资源环境保护压力不断加大的新形势,党的十七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新理念:建设生态文明,对于实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至关重要的。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定义为:人类为保护和建设美好生态环境而取得的物质、精神与制度成果的总和,贯穿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与社会建设的全过程和各方面的系统工程,反映了一个社会的文明进步状态。《贵州省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指出,生态文明是指以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为理念,人与人和睦相处,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的社会形态。
  综上,生态文明是人们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建设有序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面对人民生活困难、国家一穷二白的窘境,政府把全力发展生产力放在了首位。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发展缓慢的西部地区迫切的发展需求加剧了对能源资源的开发。如今,我国综合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在经济、社会、科技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我国农业基础显著提升,工业化快速推进,已成为全球第一制造业大国。这些高速发展实际上是以牺牲自然资源、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发展过程中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粗放的经营模式、治理“三废”措施的滞后等原因不仅造成国家资源能源的浪费,而且导致西部地区面临严峻的环境保护形势。生态环境的破坏与退化、资源能源紧缺等现实问题,不仅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而且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良好的生态环境,不仅是西部地区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条件,也是中华民族生态安全的重要保障。因此,加强西部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了中国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的迫切性,提出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合理消费的社会风尚,营造爱护生态环境的良好风气”。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内容,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事关“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落实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主体功能区制度逐步健全,国家公园体制试点积极推进。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大幅下降。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森林覆盖率持续提高。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环境状况得到改善。引导应对气候变化国际合作,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践发展的结果,同时也是实践进一步发展的需要。生态文明建设会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永续发展提供载体,必将使美丽中国变成现实。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近年来,随着日益突出的生态问题、资源问题和人地矛盾,人们逐步意识到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来谋求经济增长的行为是不可取的。我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制造业第一大国,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应该聚焦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到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并列的位置,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这标志着我国开始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以下重大意义。
  (一)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障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崛起必须有良好的自然生态作保障。生存与生态是密不可分的关系。生态文明建设通过多种渠道对人类社会的生存和发展进行重大的引导和调整,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进而指引我国走上科学发展的轨道。我们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这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本支撑和根本保障。
  (二)生态文明建设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需要
  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我们结合中国现有国情和主要矛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树立与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契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必然要求,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战略需要。
  (三)生态文明建设是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巨大,同时积累了不少人与自然的矛盾和问题。发展过程中由于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导致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矛盾突出,城乡差别、地区差别、收益分配差别扩大,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加重,民生问题凸显以及道德文化领域里的消极现象等难题急需解决。推动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合贯穿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的各方面和全过程,只有加大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的力度,建立科学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调整产业结构、生产方式及生活方式,才能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四)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人民群众新期待孕育而生的
  现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们生活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升,使得人们从过去希望能吃饱饭、保障基本生活的简单要求,转变为期待建设山清水秀、有幸福感家园的美好希望。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正是顺应人民要求而做出的战略决策。要求人民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过上低碳环保的绿色生活。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为了当代人的生活空间能够优美宜居,更是为了后辈人能永享这样的舒适生活空间和绿水青山、蓝天白云的生态空间。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待,生态文明建设理念逐渐孕育而生。
  中国新时代下的生态文明建设昭示着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命运与共。人们生产、生活方式从根本上发生了改变,坚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没有变。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也是全党全国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习近平指出,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必须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
  (一)推进绿色发展
  加快建立绿色生产和消费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导向,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构建市场导向的绿色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绿色金融,壮大节能环保产业、清洁生产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构建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推进资源全面节约和循环利用,实施国家节水行动,降低能耗、物耗,实现生产系统和生活系统循环链接。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
  (二)着力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坚持全民共治、源头防治,持续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打赢蓝天保卫战。加快水污染防治,实施流域环境和近岸海域综合治理。强化土壤污染管控和修复,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加强固体废弃物和垃圾处置力度。提高污染排放标准,强化排污者责任,健全环保信用评价、信息强制性披露、严惩重罚等制度。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积极参与全球环境治理,落实减排承诺。
  (三)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
  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优化生态安全屏障体系,构建生态廊道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开展国土绿化行动,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强化湿地保护和恢复,加强地质灾害防治。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扩大退耕还林还草。严格保护耕地,扩大轮作休耕试点,健全耕地草原森林河流湖泊休养生息制度,建立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
  (四)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
  加强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设计和组织领导,设立国有自然资源资产管理和自然生态监管机构,完善生态环境管理制度,统一行使全民所有自然资源资产所有者职能,统一行使所有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生态保护修复职能,统一行使监管城乡各类污染排放和行政执法职能。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制度,完善主体功能区配套政策,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坚决制止和惩处破坏生态环境行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我们要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为保护生态环境做出我们这代人的努力。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一)国家战略
  面对能源短缺、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生态问题,党的十六大提出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生态文明”概念,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章 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意义与战略布局 1
第一节 生态文明与生态文明建设 1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1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 2
三、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 2
第二节 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布局 4
一、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要求 4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 5
第二章 贵州喀斯特生态环境与生态文明建设 7
第一节 贵州喀斯特 7
一、喀斯特概况 7
二、喀斯特特征 8
三、贵州省情 12
第二节 贵州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 13
一、属性特征 13
二、脆弱表现 13
第三节 贵州生态文明建设 14
一、发展历程 14
二、取得成效 16
第三章 贵州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21
第一节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原则与方法 21
一、评价原则 21
二、评价方法 21
第二节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基础评价 23
一、土地资源评价 23
二、水资源评价 24
三、环境评价 25
四、生态评价 27
第三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专项评价 27
一、城市化地区评价 27
二、农产品主产区评价 29
三、重点生态功能区评价 29
第四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集成评价 33
一、超载类型划分 33
二、预警等级划分 33
第五节 资源环境承载力成因分析与发展建议 35
一、成因分析 35
二、发展建议 36
第四章 喀斯特地区城镇、农业与生态空间优化布局 38
第一节 城镇、农业与生态空间优化布局的内涵 38
一、城镇、农业与生态空间 38
二、三类空间优化布局重要意义 38
第二节 城镇、农业与生态空间优化布局方法 39
一、总体思路 39
二、主要原则 39
三、技术流程 39
四、技术方法 40
第三节 城镇、农业与生态空间管控与发展方向 40
一、城镇空间 40
二、农业空间 41
三、生态空间 41
第四节 典型喀斯特山区三类空间优化布局 42
一、盘州市基本情况 42
二、盘州市空间底图编制 42
三、盘州市空间开发评价 43
四、盘州市三类空间优化布局 64
第五章 喀斯特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 67
第一节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背景与意义 67
第二节 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基本原则与空间布局 67
一、基本原则 67
二、空间布局 68
第三节 典型喀斯特地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构建 68
一、荔波县基本情况 68
二、面临的挑战 69
三、建设时效性 70
四、三类空间与发展分区划定 70
五、发展格局定位 73
第四节 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综合补偿探索 76
一、总体思路 76
二、基本原则 76
三、试点任务 77
四、保障措施 81
第六章 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探索 83
第一节 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背景 83
一、生态保护红线建设背景 83
二、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工作历程 84
第二节 典型喀斯特地区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探索 85
一、指导思想与划定原则、划定方法 85
二、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概述(2016版) 87
三、贵州省生态保护红线分类(2016版) 87
四、贵州省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分布 89
第三节 典型喀斯特流域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探索 89
一、生态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90
二、划定类型 90
三、生态保护红线分布 90
第七章 喀斯特地区易地扶贫搬迁与生态文明建设 93
第一节 喀斯特地区易地扶贫搬迁 93
一、贵州省易地扶贫搬迁现状 93
二、易地扶贫搬迁的生态意义 94
第二节 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效益评估 95
一、技术路线 95
二、研究方法 96
三、生态效益评估 100
四、生态修复成效评估 105
第三节 巩固易地扶贫搬迁生态成效 108
第八章 贵州大生态产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路径研究 111
第一节 贵州大生态产业发展现状 111
一、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 112
二、林业产业发展现状 112
三、山地旅游业发展现状 112
四、其他大生态产业发展现状 113
第二节 贵州大生态产业链现状及优化建议 113
一、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 113
二、生态林业产业链 118
三、山地旅游业产业链 119
四、大健康医药产业 122
五、清洁能源产业 123
六、绿色轻工业产业 124
七、新能源汽车产业 125
八、节能环保产业 126
第三节 贵州省大生态产业发展布局 126
一、贵州省“四型”产业发展布局优化 126
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布局 127
三、生态林业产业与产业带布局 128
四、山地旅游业产业发展布局 129
五、大健康医药产业布局 130
六、其他生态产业布局 130
第四节 大生态产业助推生态文明建设路径 131
一、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构建高质量发展的国土空间布局 131
二、盘活生态资产,实现“金山银山”减贫经济效益 131
三、巩固易地扶贫搬迁脱贫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 131
四、着力产业优化布局,因地制宜促振兴 131
五、构建绿色管理机制体系,实现生态产业化与产业生态化 132
参考文献 133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