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科学革命与现代科学的起源(第3版)(精)/想象欧洲丛书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1330760
  • 作      者:
    作者:(英)约翰·亨利|责编:张文华|译者:杨俊杰
  • 出 版 社 :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编辑推荐

(1)风行多年的科学革命入门读物,拥有多个语言版本。

(2)从哥白尼的天文学、培根的归纳法、波义耳的化学,到笛卡儿的机械论哲学、牛顿的力学……囊括多个学科,横跨科学与人文,深入浅出地介绍科学革命在观念、方法论和世界观上的革新。

(3)破除简单化叙事,发掘催生现代科学的政治、经济、文化因素,探寻科学革命与中世纪、文艺复兴之间的延续与断裂,强调术传统和宗教信仰在现代科学起源中的重要作用。

(4)豆瓣评分8.7,中译本全新修订,纠正旧版翻译错漏,术语更贴近通行译法。

(5)书末附“术语表”,方便迅速掌握科学革命相关的核心概念;“推荐书目”附以精彩点评,指引读者进阶阅读。


展开
作者简介

约翰·亨利(John Henry),英国爱丁堡大学科学史荣休教授,主要研究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的科学史。著有《科学革命与现代科学的起源》《科学思想简史》等书。

杨俊杰,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文学博士,现任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兴趣是古希腊和德国的文学与思想。著有《艺术的危机与神话:谢林艺术哲学探微》(2011)等,译有[德]维尔纳·叔斯勒《蒂利希:生命的诠释者》(2011)等。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革命是西方文明史中的重要事件,也是西方文明得以在现代世界占据文化主导地位的根本原因。这个时期确立了现代科学的很多技术、重要信条和世界观。本书作为一部关于科学革命的导读性著作,既概述了那个时代在科学方面所取得的令人神往的革新,也概括了科学革命出现在何时、何地以及何以出现的原因。 本书尤其指出了数学家由地位卑微的技艺从业者上升为科学领域的智识领导者,又考察了法术在实验方法形成过程中的影响,以及宗教信仰在现代科学世界观兴起中的重要作用。 书末还给出了一份很有用的术语表、一份附有精彩点评的书目,以备进一步研究之需。本书译自英文第3版,简明而且可读,吸收了近年学术研究的新成果,各个章节都有所充实和拓展,适合初学者入门。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二章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

剑桥大学著名史学家赫伯特·巴特菲尔德在写完现代科学的起源史以后激动地说,科学革命标志着“现代世界以及现代精神的真正起源”。他还说,科学革命的历史重要性是如此之大,以至于盖过“基督教诞生以来的一切”,压得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只能算作插曲”[33:viii]。鉴于科学在现代西方文化中压倒性的重要地位,也就不难明白他想说的意思(尽管在巴特菲尔德以后数十年间,科学不再是如此不言而喻的“好东西”,我们也不再像他这般地对科学富有热情)。但也不难看到,他在接着说科学革命让“我们通常对欧洲历史所做的断代划分……显得是一种时代误置和妨碍”时,未免说得有些过。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巴特菲尔德显然有本末倒置的危险。

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要想找寻科学革命的起因,必须到欧洲历史出现翻天覆地大变化的著名的文艺复兴时期那些广泛变化当中去找。解释科学革命,必须关联文艺复兴来谈。科学革命像宗教改革一样,可被看作,也应被看作文艺复兴诸多结果之一。因此,巴特菲尔德确实错了,竟然为了突出科学革命的无可否认的重要性,就认为我们关于历史的断代划分需要重新调整。

文艺复兴连同其主要的衍生物,即科学革命、宗教改革,是这样的一个历史事件,或是这样的一系列事件:其产生的原因如此之多,以至于根本没有办法准确解释。依据研究文艺复兴的史学家们的研究成果,一份全面的解释会包括以下内容:罗马天主教会和所谓神圣罗马帝国越来越不能够给精神生活组织和物质生活组织提供必要的稳定性;城邦、地区性公国和民族性公国的随之兴起;地方封建司法权的崩溃。经济方面的变化带动城市生活的兴起,带动以私人资本为基础的商业的发展,出现银行体系的雏形。文艺复兴也是欧洲向外扩张的时期,当时发现并且开发了新大陆以及欧洲以外的其他地方。这除了对持续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的权力斗争产生影响以外,还催生了文化相对主义意识—意识到别的地方的风俗、习惯、信仰和相应的物质生活环境也可以像基督教文化一样是文明的。然而,地理大发现的那些航行之所以成为可能,要归功于罗盘的发明。罗盘是使文艺复兴成为可能的三大发明之一,另两个发明是火药[242:289—292]和活字印刷术[55:第1章;69:第2章;73:第1章;85;177]。

这些变化都是很具体的,其影响也很明显。常有人说(尽管现在看起来有值得商榷之处),正是基于这些变化才有了一种越来越强烈的个人认同和社会认同。确实,在绘画方面我们第一次看到了写实的肖像画,有自画像,也有画别人的画像。甚至在文艺复兴时期有些关于耶稣降生的名画里,牧羊人的形象很明显是取自当时实际的人,与中世纪绘画对牧羊人及其他人物所做的刻板描画有很大区别。在知识分子中间,社会认同还激发了越来越强烈的对于历史的兴趣,尤其是要把自己定位为古罗马(甚至古希腊)荣光在智识方面的继承人。最先从意大利城邦开始,一群知识分子投身于他们所谓的“人文研究”(studia humanitatis),即关于人文学科(humanity)的研究当中,专注于人已取得的成就以及人所具备的潜能。他们的兴趣点是复苏古人的智慧;他们认为古人的智慧没有被超越,而且对于很多人来说不可能被超越。有些人有计划地浏览欧洲各修道院藏书,找到很多古代文本,修道院里的僧侣只是珍藏着,并没有读。借助印刷机,这些新发现的手抄本在欧洲范围内得到保存并传播开来(实际上,我们如今所知悉的全部古代著作都是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者们找出来的)。人文主义学术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人文主义者关注“人的尊严”,强调“主动的生活”(vita activa)的重要性,活着是“为了公共的善”(pro bono publico)。他们觉得这种生活要好于“静思的生活”(vita contemplativa),传统经院教育讴歌的却是后者[6;55:24—37;69:30—33]。他们原本关注的,是文学作品。他们觉得文学作品有益于提高修辞技巧以及公民生活需要的其他技能。但很快,他们把注意力放在哲学甚至古代数学著作上[55:51—59;69:45—48]。


展开
目录

第3 版致谢/ I

第1 版致谢/ III

中译者序/ V

关于注释/ XVII

第一章 科学革命与科学史编写/ 1

第二章 文艺复兴与科学革命/ 21

第三章 科学的方法/ 33

第四章 法术与现代科学的起源/ 97

第五章 机械论哲学/ 119

第六章 宗教与科学/ 147

第七章 科学与更广阔的文化/ 171

第八章 结 语/ 191

术语表/ 199

推荐书目/ 226

索 引/ 28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