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前言
第1章 概述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直线感应电机等效分析模型研究概述
1.2.1 路的方法
1.2.2 场的方法
1.2.3 场路结合法
1.2.4 等效模型研究难点
1.3 直线感应电机控制方法研究概述
1.3.1 传统控制策略
1.3.2 最小损耗控制
1.3.3 模型预测控制
1.3.4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1.3.5 参数辨识及牵引性能提升
1.4 直线感应电机多目标优化研究概述
1.4.1 优化建模
1.4.2 降维求解
1.5 本书主要研究内容
第2章 直线感应电机等效电路
2.1 引言
2.2 绕组函数理论及分析
2.2.1 电机结构
2.2.2 绕组函数
2.3 绕组函数等效电路
2.3.1 电感计算
2.3.2 速度电压校正系数
2.3.3 电压和磁链方程
2.3.4 特性变量
2.3.5 等效电路推导
2.4 谐波成分及分析
2.4.1 空间谐波
2.4.2 时间谐波
2.4.3 总谐波
2.5 时间谐波等效电路
2.5.1 修正系数
2.5.2 等效电路
2.6 小结
第3章 直线感应电机最小损耗建模分析
3.1 引言
3.2 电机损耗模型
3.2.1 数学模型
3.2.2 损耗模型
3.3 直线感应电机系统损耗模型
3.3.1 考虑逆变器的电机损耗模型
3.3.2 考虑时间谐波的电机损耗模型
3.4 直线感应电机最小损耗控制
3.4.1 控制算法
3.4.2 仿真结果
3.4.3 实验结果
3.5 直线感应电机系统最小损耗控制
3.5.1 考虑逆变器损耗的最小损耗控制
3.5.2 考虑时间谐波影响的最小损耗控制
3.5.3 仿真结果
3.5.4 实验结果
3.6 小结
第4章 直线感应电机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1 引言
4.2 传统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2.1 电流预测模型
4.2.2 传统单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3 基于不同调制策略的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3.1 单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3.2 双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3.3 三矢量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3.4 实验结果
4.4 多步长连续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4.1 多步长连续集模型预测控制算法
4.4.2 含约束条件的简化求解
4.4.3 实验结果
4.5 多步长有限集模型预测电流控制
4.5.1 预测步长为2的情况
4.5.2 预测步长为N的一般情况
4.5.3 实验结果
4.6 小结
第5章 直线感应电机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5.1 引言
5.2 传统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5.3 无权重系数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5.3.1 初级磁链约束法
5.3.2 统一量纲法
5.3.3 实验结果
5.4 任意双矢量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5.4.1 优电压矢量组合简化搜索方法
5.4.2 含电流约束条件的简化求解方法
5.4.3 实验结果
5.5 基于参考初级磁链矢量的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5.5.1 基于MTPA的模型预测推力控制
5.5.2 参考初级磁链矢量推导
5.5.3 实验结果
5.6 小结
第6章 直线感应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6.1 引言
6.2 基于全阶观测器的速度估计方法
6.2.1 全阶状态观测器
6.2.2 全阶自适应速度观测器
6.3 基于扩展全阶状态观测器的速度估计方法
6.3.1 扩展状态观测器
6.3.2 扩展全阶自适应速度观测器
6.4 全解耦二自由度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6.4.1 速度控制器与观测器对动态性能的影响
6.4.2 全解耦二自由度控制器设计
6.4.3 仿真及实验结果
6.5 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稳定性研究
6.5.1 稳定性与阻尼特性分析
6.5.2 自适应参数设计
6.5.3 仿真及实验结果
6.6 小结
第7章 直线感应电机参数辨识
7.1 引言
7.2 电机参数机理分析
7.2.1 参数变化机制分析
7.2.2 控制系统参数需求分析
7.3 低复杂度在线参数辨识
7.3.1 单参数在线辨识
7.3.2 双参数在线辨识
7.3.3 仿真及实验结果
7.4 低开关频率下在线参数辨识
7.4.1 低开关频率下辨识特性对比
7.4.2 参数敏感性与谐波抑制策略
7.4.3 仿真及实验结果
7.5 带参数辨识补偿的无速度传感器控制
7.5.1 全阶观测器参数敏感性分析
7.5.2 励磁电感与速度并行辨识
7.5.3 仿真及实验结果
7.6 小结
第8章 直线感应电机多目标优化
8.1 引言
8.2 参数敏感性分析
8.3 直线感应电机多层次优化模型
8.3.1 正交实验表
8.3.2 相关性分析
8.3.3 优化模型
8.4 多层次优化
8.4.1 直线感应电机优化模型及结果
8.4.2 优化方案验证
8.5 直线感应电机系统级优化
8.5.1 优化模型
8.5.2 仿真及实验结果
8.6 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全书总结
9.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