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颈肩腰腿痛的精诊简治/深圳市宝安纯中医治疗医院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49765
  • 作      者:
    编者:齐伟|责编:郭海燕//孙曼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3-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医案的形式,再现笔者精确诊断、简化治疗颈肩腰腿痛的辨证思维过程,看似记录病案,实为阐明医理。以病史、症状、体征、影像、诊断、治疗的模式翔实记录医案,以思考的形式复现医者明确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思维过程,以讨论的形式阐明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机理,以按语的形式分享诊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为便于读者查阅与参考,本书按照疾病症状所在部位分为头面五官疾病、颈肩臂手疾病、胸腹内脏疾病、腰臀腿足疾病四部分。医案中涉及的理筋正骨手法的具体操作(包括操作流程和手法视频),在附篇中可以查阅。 本书适宜从事颈肩腰腿痛诊疗工作的骨科、疼痛科、针灸科、推拿科、针刀科、康复科医生参阅。
展开
精彩书摘
第一章头部疾病
  第一节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眩晕
  患者 男,43岁。主诉头昏、颈部不适38年。病史5岁时从行驶中的拖拉机上跌落,致颈部疼痛、头晕。休息后症状减轻,表现为头昏、颈部不适,时有眩晕、胸闷、心悸、情绪不稳、焦虑烦躁等症状,数次求医未能明确诊断。2019年3月做X线检查,诊断为“寰枢关节半脱位”,多方求治(具体不详)无效,网上查阅视频资料来诊。
  症状颈部不适、右旋不利、头昏、记忆力减退,时有眩晕、胸闷、心悸、耳鸣、情绪不稳、焦虑烦躁,偶有恶心欲呕、睡眠欠佳。
  体征项部僵硬,左侧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紧张,压痛(+),头右旋受限,用力旋转引发眩晕,肱二头肌反射、肱三头肌反射及桡骨膜反射正常,霍夫曼征(-)。
  影像自带X线片(图1-1)示颈椎退行性变,寰齿间隙不等宽,寰枢外侧关节不对称,枢椎棘突偏左。
  诊断寰枢关节半脱位(逆时针旋转)。治疗松解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定向仰正法复位寰枢关节。结果即刻颈部舒适,右旋无受限,眼睛明亮,视物清晰,头昏明显减轻。2日后于深圳市某医院复诊,诸症基本消失,颈部旋转自如。复查后X线片(图1-2)示寰齿间隙等宽,寰枢外侧关节对称,枢椎棘突居中。
  讨论患者来自广西地区,头昏38年,多方求医未果,为自救走上学医之路,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仍不能诊明自身之疾。2019年因颈部不适拍片,意外明确“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知其为头昏等诸症之源。多次牵引治疗无效,惧怕创伤及术后旋转受限未接受手术治疗,为求手法复位治疗前来我处就诊。
  患者诸症为成人寰枢关节半脱位常见症状,寰枢关节半脱位(逆时针旋转)则颈部不适、右旋不利。寰枢关节半脱位牵张或挤压刺激椎动脉或交感神经,继发头晕、胸闷、心悸、耳鸣、情绪不稳、焦虑烦躁、恶心欲呕、睡眠欠佳等症。
  左侧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压痛(+),右旋受限,用力旋转引发眩晕,考虑“寰枢关节半脱位”,自带X线片见寰齿间隙不等宽,寰枢外侧关节不对称,寰椎侧块等大,枢椎棘突偏左,证实“寰枢关节半脱位”诊断,分型为“逆时针旋转”。
  患者病程较长,头后大直肌、头下斜肌及相应筋膜挛缩,故先松解枕下肌肉及筋膜,而后予以定向仰正法复位寰枢关节,恢复枕寰枢正常解剖位置,解除对椎动脉及交感神经的牵张或卡压刺激,由此引发的诸症得解。
  按语 陈旧性寰枢关节半脱位复位并非易事,一般需要多次理筋松解方可正骨,正骨后多不稳定,需要反复调理才能稳定,此案一次复位成功,诸症消失,至今未见反复,确实有些出乎意料。
  相关解剖枕下肌又名椎枕肌,包括4对连接于第1、2颈椎与枕骨之间的短肌,即头后大直肌、头后小直肌、头上斜肌、头下斜肌。头后大直肌呈三角形,起自枢椎棘突,止于下项线外侧部,单侧收缩头向同侧旋转,双侧同时收缩头向后仰。头下斜肌起自枢椎棘突,斜向外上止于寰枢横突,一侧收缩使头转向同侧并侧屈,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整理:张成
  第二节交感神经源性眩晕
  患者 主诉病史女,53岁。眩晕、恶心2天。5年前因“颈源性眩晕”曾住院治疗,痊愈出院。2日前因劳累眩晕复发,自觉天旋地转,视物晃动,不能睁眼,恶心。遂到吉林大学第二医院急诊,查脑MRI未见异常,诊断为“颈源性眩晕”,予以口服盐酸氟桂利嗪未效,为求中医治疗来诊。双目紧闭,家人扶入诊室。
  症状 眩晕,恶心,视物晃动,睁眼及活动加重。体征颈枕交界处肌肉紧张,压痛(+)。C2~3右侧横突前方触及纵行条索,压痛(+),诱发眩晕、恶心加重。项韧带紧张,压痛(+)。
  诊断 颈源性眩晕。
  治疗 手法松解颈枕部肌肉、头颈长肌及右侧颈上交感神经节周围软组织,针刀松解枕后隆突下缘。
  结果 眩晕、恶心消失,能够睁眼视物,视物清晰无晃动,走路无须帮助。
  讨论 颈源性眩晕多与颈椎病变引起椎动脉供血不足有关。此患C2~3右侧横突前方触及纵行条索,压之疼痛,且能引发眩晕、恶心加重,考虑眩晕与条索相关。根据条索所在解剖位置,考虑为交感神经链之“颈上交感神经节”所在。颈椎病变牵张、挤压或炎性刺激颈上交感神经节,引起相应临床症状。
  手法松解头长肌、颈长肌及颈上交感神经节附近软组织,可解除其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压迫及牵张刺激,松解后局部血液循环加快,促进炎性吸收,减轻对颈上交感神经节的炎性刺激,眩晕等症状得以缓解,此为去其标。项韧带及颈枕部肌肉紧张,造成颈部筋骨失衡,治疗时予以松解,恢复其筋骨平衡状态,此为去其本。项韧带坚韧、弹性差,手法松解困难,故以针刀松解,事半功倍。
  按语此案没有相关影像学检查,也未进行旋颈试验等相关体格检查证实眩晕与颈椎有关。患者素有“颈源性眩晕”病史;外院确诊为“颈源性眩晕”;眩晕恶心症状较重,检查会加重病情;按压C2~3横突前方条索眩晕、恶心加重;以上所有诊断依据,均不能作为违反医疗常规之借口,因为一旦发生医疗事故,任何一条都不能用来免责。
  相关解剖颈部交感神经节包括上、中、下三对。上4对交感神经合成颈上神经节,第5、6交感神经合成颈中神经节,第7、8交感神经合成颈下神经节。颈上神经节*大,位于第2、3颈椎横突的前方,有下述分支:
  (1)灰交通支,分支支配颈部皮肤的血管、立毛肌、汗腺。
  (2)颈内动脉神经,形成颈内动脉丛,随颈内动脉入颅,在海绵窦内移行为海绵丛。其中海绵丛还分成下列分支:①交通支,入眶后至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②睫状神经节交感根,随睫状神经至眼球内,分布于瞳孔开大肌;③脑垂体支,至脑垂体;④终末支,随颈内动脉的分支形成大脑前动脉丛、中动脉丛、眼动脉丛。
  (3)颈外动脉神经,缠绕颈外动脉及其分支周围,形成相应的神经丛。
  (4)颈内静脉神经,随颈内静脉连于舌咽神经和迷走神经。
  (5)咽支,与迷走神经和舌咽神经的咽支合成咽丛,有交通支和喉上神经相连。
  (6)心上神经,循颈动脉鞘下降到胸腔,右侧的经锁骨下动脉至心深丛,左侧的经主动脉弓入心浅丛。
  整理:丁方平
  第三节项韧带源性眩晕
  患者 男,49岁。主诉头晕、颈部不适5年余。病史5年前醉酒之后出现颈部不适,伴头晕、头痛,曾到多个科室就诊,排除颅脑疾病,诊断为“颈椎病”。治疗(具体不详)无效,经人推荐前来就诊。症状头晕,低头加重,双侧太阳穴隐痛,颈部不适,偶有恶心欲呕,睡眠欠佳。查体项部筋膜钝厚、肌肉紧张。颈椎前屈项韧带高度紧张,如索桥架于枕后隆突与大椎之间,明显高于两侧肌肉,限制颈椎进一步屈曲,同时头晕加剧。转头头晕加重。颈椎后伸、侧屈、旋转头晕无变化。影像颈椎X线片(图1-3)示寰齿间隙不等宽,寰枢外侧关节不对称,枢椎棘突偏右。诊断颈源性眩晕;寰枢关节紊乱;项韧带挛缩。治疗按揉法松解颈部肌肉,弹拨法松解项韧带。结果头晕、颈部不适、太阳穴隐痛消失,眼睛明亮,视物较前清晰,低头无头晕。回访10日后回访,如常人。
  讨论患者颈部不适伴头晕,低头加重,诊为“颈源性眩晕”;X线片示寰齿间隙不等宽,寰枢外侧关节不对称,枢椎棘突偏右,诊为“寰枢关节紊乱”;颈椎前屈项韧带高度紧张,如索桥架于枕后隆突与大椎之间,明显高于两侧肌肉,限制颈椎进一步屈曲,诊断为“项韧带挛缩”。
  正常颈椎弯向后方、突向前方。如果把颈椎比作弓,项韧带就是弦。项韧带挛缩不能延展,颈椎前屈受限。患者前屈受限、前屈头晕加重同时出现,考虑头晕与项韧带挛缩相关。松解颈部肌肉及项韧带后头晕消失,证实此推断的正确性。
  项韧带挛缩是如何引发眩晕的呢?显然项韧带本身不能直接引发头晕,寰枢关节紊乱却可以。由于项韧带挛缩,颈椎之间的椎间盘及关节内压力增加,关节间隙变窄,关节灵活性下降。转头时下颈段旋转功能由寰枢关节代偿,引起寰枢关节超范围活动而发生紊乱,进而牵张或挤压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发生头晕。
  治疗时松解颈部肌肉及项韧带,颈椎间盘及关节内压力减小,关节灵活性增大,恢复原有的旋转功能,寰枢关节无须代偿下颈段旋转功能而超范围活动,不再牵张或挤压刺激椎动脉,椎基底动脉供血恢复正常,头晕等症状得以解除。
  相关解剖寰枢关节:寰椎和枢椎通过互相联系的关节连接在一起,包括一个车轴关节和两个对称的侧方关节。一个车轴关节:即寰枢正中关节,其中齿突作为旋转轴;两个对称的侧方关节,即由枢椎侧块下关节面和枢椎上关节面构成的寰枢外侧关节。此关节易发生旋转错位,常见临床表现为颈椎左右旋转不对称。
  椎动脉走行:椎动脉一共分为四段;椎动脉由锁骨下动脉分出,通常会在C7椎体前,进入颈六横突孔,此为颈段。椎动脉从颈六的横突孔继续向上,穿过各个横突孔,一直进入寰椎的横突孔为椎骨段;椎动脉从寰椎的横突孔穿出后,会经过三个直角弯:椎动脉从寰椎的横突孔穿出后,从寰椎的侧块后面,绕过寰椎上的椎动脉沟,此为第一个直角弯;然后转向前方,穿入寰枕后膜,此为第二个直角弯;椎动脉继续转向上进入枕骨大孔,此为第三个直角弯,此为椎动脉的枕段。*后,椎动脉从枕骨大孔进入颅内,为椎动脉的颅内段。因为寰椎横径较大,寰枢关节旋转错位时,寰椎两侧横突孔分别向前后牵张椎动脉,引发椎动脉痉挛而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
  整理:周钰健
  第四节网球源性眩晕
  患者 女,34岁。
  主诉 眩晕1个月余。
  病史1个月前打网球出现眩晕,休息减轻,打网球后加重,未经治疗,为求中医诊治来诊。
  症状 眩晕,枕部不适。
  体征 项僵,右侧风池穴饱满,压痛(+)。
  影像颈椎X线片(图1-4)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寰椎侧块等大,枢椎棘突偏左。
  诊断 寰枢关节半脱位(逆时针旋转)。
  治疗 手法松解颈部肌肉,以枕下肌为主;定向仰正法复位寰枢关节;三向牵伸法增加下颈段灵活性;加强胸椎灵活性训练。
  结果 一次而愈。
  讨论 患者颈部细长,颈椎稳定性相对较差,由于长期伏案工作,后群肌肉过度牵张被拉长,前群肌肉相对短缩,生理曲度变直,下颈段灵活性下降。患者圆肩驼背,胸椎灵活性不足。打网球向右侧转身击球时,头带动颈椎向左侧旋转,因胸椎及下颈段灵活性不足,旋转范围减小,上颈段超范围旋转代偿,致寰椎围绕枢椎超范围旋转而损伤头后大直肌和(或)头下斜肌,损伤的肌肉产生痉挛性保护,将寰椎固定于逆时针旋转位。患者为保证视线朝向正前方,头部依次带动寰椎、枢椎顺时针旋转,当头及寰椎回到原位时,枢椎已离开中立位顺时针旋转位,故棘突偏左。故开口位片见寰椎侧块等大,枢椎棘突偏左。
  本案以眩晕为主症,系寰枢关节半脱位牵拉或压迫椎动脉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治疗时复位寰枢关节半脱位便可消除症状。但寰枢关节半脱位的发生与下颈段及胸椎旋转不足相关,若不通过三向牵伸法增加下颈段灵活性、加强胸椎灵活性训练,再打网球或做颈椎过度左旋动作时,寰枢关节极易再次脱位,故本着治病求本、治病求因的原则,对寰枢
展开
目录
目录
第一部分头面五官疾病
第一章头部疾病2
第一节寰枢关节半脱位源性眩晕2
第二节交感神经源性眩晕3
第三节项韧带源性眩晕4
第四节网球源性眩晕6
第五节肝厥头痛7
第二章面部疾病8
第一节口内复位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8
第二节调衡法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8
第三章五官疾病10
颈源性耳聋10
第二部分颈肩臂手疾病
第四章颈痛14
第一节不能牵引的寰枢关节半脱位14
第二节寰椎骨折漏诊16
第三节寰枢关节半脱位18
第四节颈椎小关节错缝20
第五节喝酒引发的颈痛21
第五章肩痛23
第一节治肩不碰肩23
第二节肩前疼痛肩后治疗24
第三节冰壶运动员的肩痛24
第六章肘痛26
第一节顽固性肱骨内外上髁炎26
第二节调肩治疗网球肘27
第三节肘关节伸直受限28
第七章手痛30
第一节行走加重的小指麻木30
第二节仰头加重的小指麻木30
第三节尺管综合征31
第四节心理源性疼痛32
第八章肩臂痛33
第一节无法天鹅飞舞的肩痛33
第二节不能提裤子的肩臂痛33
第三节麻木不是神经损伤的专利35
第四节辨构诊治神经根型颈椎病35
第五节羽毛球臂综合征36
第六节一提引发四种疾病37
第七节体格检查也有禁忌证38
第三部分胸腹内脏疾病
第九章胸胁痛42
第一节颈源性胸椎痛42
第二节骨折源性胸胁痛43
第三节肌源性胸胁痛44
第十章腹痛46
第一节脊柱源性肩背胸胁腹痛46
第二节胸椎源性腹痛47
第十一章内脏疾病49
第一节颈源性冠心病49
第二节肌源性冠心病50
第三节越界治疗顽固性咳嗽51
颈肩腰腿痛的精诊简治
第四部分腰臀腿足疾病
第十二章腰痛56
第一节找不到痛点的腰痛56
第二节咳嗽引起的腰痛56
第三节趴着睡觉的腰痛57
第四节腹内斜肌损伤引发腰痛58
第五节腹部术后腰扭伤59
第六节下蹲引发腰椎滑脱60
第七节只有体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62
第八节腰痛治臀63
第九节腰痛治腿64
第十三章臀痛66
第一节久坐引发的臀痛66
第二节游泳导致的臀膝疼痛67
第三节变异的梨状肌综合征68
第十四章髋痛69
第一节不一样的弹响髋69
第二节股骨头坏死不是男人的专利69
第十五章膝痛71
第一节以痛为腧无效的膝痛71
第二节屈髋受限的膝痛72
第三节神经阻滞加重的膝痛74
第四节髂胫束损伤的膝痛75
第五节辨证阅片理筋正骨76
第六节盘状半月板一定要手术吗?78
第十六章踝痛80
第一节踝扭伤必须正骨治疗80
第二节久治不愈的踝扭伤81
第三节术后也要正骨81
第四节辨别筋骨不能全凭影像83
第十七章足痛85
第一节手术不能替代正骨85
第二节漏诊的趾间神经瘤86
第十八章腰腿痛87
第一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187
第二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288
第三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389
第四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490
第五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591
第六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696
第七节腰椎间盘突出症误诊796
第八节腰椎管狭窄症误诊97
第九节没有体征的腰椎间盘突出症98
第十节骶椎间盘突出症100
第十一节查体需要症状位100
第十二节腰膝疼痛换全髋101
第十三节不可思议的腰椎骨折102
第十九章腿痛104
第一节间歇性跛行不等于腰椎管狭窄症104
第二节类不宁腿综合征105
第三节没有症状如何诊断106
第四节要做颈椎手术的股骨头坏死107
附篇相关治疗手法
第二十章筋膜手法110
第二十一章肌肉手法111
第一节颈部111
第二节肩部112
第三节臂部113
第四节背部113
第五节腹部114
第六节臀部115
第七节大腿部115
第八节小腿部116
第二十二章正骨手法117
第一节头面117
第二节脊柱117
第三节上肢119
第四节下肢119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