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旱涝变化机理及预测方法研究(精)
0.00     定价 ¥ 21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2977191
  • 作      者:
    编者:李维京|责编:张锐锐//刘瑞婷
  • 出 版 社 :
    气象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认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的变化规律和机理既是科学问题,也对防灾减灾意义重大。本书围绕该科学问题,揭示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灾害时空特征和变化的新事实和新规律,分析了亚洲季风系统格局和水汽循环的变化与南方旱涝的关联,阐明了多因子协同影响南方旱涝的机理,构建了多因子优化组合配置的预测方法和预测策略。全书共分六章,主体内容有: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旱涝规律的变化;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季风与我国南方旱涝的关系;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因子多尺度协同影响南方旱涝的机理;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预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 本书适合于气象科学研究工作者、研究生、教师以及气候预测业务人员阅读参考,也可供从事海洋、水文、环境等领域的专业人员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南方旱涝的意义
1.1.1 国家需求
1.1.2 科学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国际上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1.2.2 国内的研究进展和发展趋势
1.3 关键科学问题和主要研究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中国南方旱涝规律的变化
2.1 中国南方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
2.1.1 中国南方降水的气候态特征
2.1.2 南方降水的年际变化特征
2.1.3 南方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
2.2 中国南方旱涝的变化特征
2.2.1 中国南方旱涝的格局与转型
2.2.2 中国南方区域性极端旱涝事件
2.3 中国南方旱涝的区域变化
2.3.1 西南干旱的变化
2.3.2 华南旱涝的变化
2.3.3 长江中下游旱涝的变化
2.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季风与我国南方旱涝的关系
3.1 引言
3.2 气候变暖背景下亚洲季风格局和水汽收支的变化
3.2.1 亚洲季风格局的变化
3.2.2 季风区水汽的变化
3.2.3 小结
3.3 南方区域旱涝的新特征
3.3.1 西南旱涝
3.3.2 华南旱涝变化
3.3.3 江淮梅雨
3.3.4 小结
3.4 亚洲季风对南方旱涝的影响机理
3.4.1 西南旱涝异常成因
3.4.2 华南旱涝异常成因
3.4.3 江淮梅雨异常成因
3.4.4 小结
3.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因子多尺度协同影响南方旱涝的机理
4.1 南方旱涝与关键影响因子年际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成因
4.1.1 太平洋海温空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
4.1.2 太平洋海温东西差异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
4.1.3 北极涛动/北大西洋涛动的年代际变化及其影响
4.1.4 副热带关键环流因子与南方旱涝关系的年代际变化
4.2 多因子协同作用对南方旱涝的影响机理
4.2.1 南方初夏和盛夏降水的基本特征
4.2.2 不同区域海温强迫对南方初夏旱涝的协同影响
4.2.3 青藏高原积雪与ENSO对初夏菲律宾反气旋和南方旱涝的协同影响
4.2.4 青藏高原与伊朗高原热力异常对南方旱涝的协同影响
4.2.5 北极极冰和欧亚积雪对南方旱涝的影响
4.2.6 南半球环状模对南方气候的影响
4.3 南方旱涝预测物理概念模型在实际气候预测中的应用
4.3.1 2015年南方降水异常及其影响系统
4.3.2 2016年与1998年汛期南方地区降水特征及物理机制对比分析
4.3.3 2016年和1998年的数值模拟及影响机理分析
4.3.4 2018年南方降水异常及其影响系统
4.3.5 2020年南方降水异常及其影响系统
4.4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5章 臻气候变暖背景下我国南方旱涝预测的新理论与新方法研究
5.1 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方旱涝的模式预测与不确定性研究
5.1.1 ENSO演变预测的可预报分量
5.1.2 基于ENSO演变可预报性的误差订正
5.1.3 动力季节气候预测模式对东亚夏季环流的预测能力
5.1.4 东亚夏季风对热带海温异常响应的不确定性
5.2 南方旱涝预测误差分析及多模式集成预测试验
5.2.1 动力模式对南方夏季降水的预报误差特征
5.2.2 模式对南方旱涝预测能力评估
5.2.3 动力统计方法对南方旱涝预测有效性检验
5.3 动力统计相结合的南方旱涝客观定量化预测的新方法
5.3.1 华南持续性暴雨的“积成效应”
5.3.2 华南暴雨“积成效应”的特征分析
5.3.3 华南暴雨“积成效应”的水汽来源
5.3.4 长江中下游地区夏季干湿变化
5.3.5 长江中下游不同时段环流演变及其概念模型
5.4 南方旱涝的集成预测平台和应用
5.4.1 南方旱涝的集成预测平台
5.4.2 华南暴雨“积成效应”气候预测方法与应用
5.4.3 长江中下游夏季旱涝气候预测
5.5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1.1 发现在气候变暖背景下南方旱涝变化的新事实和新规律
6.1.2 揭示亚洲季风格局及其环流系统和水分循环的变化与南方旱涝的关联
6.1.3 揭示我国南方旱涝与关键因子影响关系的年代际变化及其成因
6.1.4 气候变暖背景下多因子协同影响我国南方汛期旱涝的形成机理
6.1.5 发展基于动力统计相结合的我国南方旱涝预测新理论
6.2 展望
6.2.1 建立先进的复合型极端气候事件的监测诊断业务体系
6.2.2 构建多因子协同影响极端气候事件的智能集合预测平台
6.2.3 以需求和旱涝气候可预报性为依据,需要适时调整我国汛期旱涝气候趋势预测传统流程
6.2.4 构建复合型极端气候事件监测、预测、风险评估和服务为一体的业务系统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