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临床中医内科疾病诊疗
0.00     定价 ¥ 8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9297145
  • 作      者:
    编者:刘秀红//任贺堂//苏红//张子平//张键等|责编:曹桔方
  • 出 版 社 :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先简要介绍了中医基础学说、中医诊断方法及中医辨证体系相关内容;然后分别从病因病机、诊断、鉴别诊断、辨证论治等方面对脑、心、肺、脾、胃、肝胆、肾及气血津液的常见病证做了详细介绍;最后还对中医针灸和中医康复进行了介绍。本书内容全面、翔实,重点突出,注重对传统中医诊疗技术的传承与现代临床诊疗手段的有机统一,适用于中医临床工作者及学习者参考使用。
展开
精彩书摘
  《临床中医内科疾病诊疗》:
  八纲为阴阳、表里、寒热、虚实八大证型的概念。八纲辨证是将四诊获得的症状,按八纲的特定体系来归纳,概括为八个具有普遍性的证候类型,用以表示疾病的性质(寒热)、病变部位深浅(表里)、邪气盛衰与机体正气的强弱(虚实)、疾病的类别(阴阳)与制定治疗大法的纲。它是一切辨证的基础与前提,凡诊断疾病,首先要用八纲辨证来做总的概括。它普遍用于内外障诸眼病。
  眼科的八纲辨证,除索取全身症状信息外,很注重局部的证候特征,两者结合,综合分析而归类。
  一、虚实辨证
  虚与实是区别病邪与人体正气之间盛衰的两个纲领。临床上分清虚证与实证,在治疗上对确定扶正与祛邪,以及判断预后皆有重要意义。
  一般来说,外障多实,内障多虚;新病多实,久病多虚;发病暴多实,缓多虚;少壮得病多实,年老体弱者得病多虚。但在疾病变化过程中,正邪各有盛衰,临证时除了要分清虚实外,还必须注意虚实的相互转化与表里、寒热的相互关系。如遇到虚实夹杂证时,还应进一步区分当时情况下虚实的主次标本关系。
  (一)实证
  实证是指邪气亢盛,正气尚足,邪正斗争激烈所反映出来的证候。
  1.病因病机
  外邪袭眼,尤以外感风热与风寒为多见。亦可因脏腑功能失调,阳明腑实、肝火上炎、三焦热盛,痰浊上泛、风痰阻络等,导致眼部经络气血失调而病。
  2.辨证依据
  发病急、反应强、变化快。如突发眼部眵稠黏结,热泪如汤;或眼部刺痛难睁,畏光流泪;或肿痛拒按,或眼胀如突;或突感眼前黑花片片,甚则如夜幕降临;或视物变形、变色、虹视或突发复视等。检查可有胞睑红赤肿起,或白睛红赤或抱轮红赤;黑睛骤起星翳,或翳陷或翳凸,或状如凝脂、如蟹睛;或黄液上冲,或瞳神缩小,或血灌瞳神,或见瞳散不收;黑睛雾状混浊,眼压增高。眼底可见血管阻塞、出血、水肿、渗出等病变。
  全身可见头痛头胀,面红气粗,口渴便秘,或口苦咽干,胸胁胀满,烦躁易怒,舌红苔黄或黄腻,脉洪数或弦数等。
  (二)虚证
  虚证是一系列正气不足,脏腑功能衰退的证候。
  1.病因病机
  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调,或年老体虚。以肝肾阴虚、脾胃虚弱或气血亏虚为多。亦有正虚感邪或外感眼病后期伤正之象。
  2.辨证依据
  发病缓慢,反应弱而隐蔽,变化发展亦缓,但易反复发作。如自觉眼部干涩,睁眼乏力,不耐久视;眼胀隐隐,痛而喜按;冷泪常流,视物昏花;或目力渐降,黑夜不能视物;或眼前黑花飞舞,或神光自现。检查或可见眼部轻度红赤,或胞肿不红,或上胞下垂;黑睛生翳,溃久不收,或黑睛边缘起翳,反复发作;瞳神干缺,或瞳神变色;眼底或可见视盘色淡;视网膜血管变细,视网膜少量出血或弥漫性水肿,或色素沉着及黄斑变性等。
  全身可见精神萎靡不振,面色萎黄或咣白,头昏乏力,自汗盗汗,腰膝酸软,气短懒言,口淡无味,食欲不振,四肢不温,大便溏薄,舌质胖淡,或舌上少苔、无苔,脉虚弱无力。
  二、表里辨证
  表里是区别病变部位深浅的两个纲领。
  一般来说,皮毛腠理、肌肉与经络等属表,五脏六腑、血脉与骨髓等属里。相对来说,眼前部病变属表,眼后部病变属里;以组织层次深浅而言,浅层病变属表,深层病变属里。但临床上辨别表证与里证,不能绝对从病变的部位上来划分,因为还存在病因与脏腑气血阴阳盛衰等相关的问题。故必须结合证候特点,舌象与脉象加以判断。
  (一)表证
  表证为邪气由外入侵眼部浅表组织所反映出来的证候。由于病邪的属性与机体反应的不同,辨证时应首先分清是属表实证还是表虚证。
  1.表实证
  (1)病因病机:六淫之邪侵犯眼的浅表组织,而机体正气尚盛,邪正斗争较为激烈而反映出的证候。
  (2)辨证依据:突然发病,证候明显,病位较浅。如突感眼部沙涩痒痛,流泪生眵,怕日畏光;胞睑肿起,或赤烂胶黏;突发白睛红赤,眵泪黏结;或黑睛星翳骤起,梗痛泪多,睁眼尤甚。
  全身可无明显证候,亦可有头痛、眶痛、鼻流清涕,甚至恶寒(风)发热等候。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浮。
  2.表虚证
  (1)病因病机:机体卫外功能不固,外邪客表,或外障眼病日久伤正,正虚邪恋所致。
  (2)辨证依据:病变位于眼的浅表,不易入里,证候轻微,但易反复发作。如胞睑局部微肿微痛,此起彼伏,频繁发作;或白睛微赤,或一隅红赤;黑睛星翳细小隐蔽或乍起乍退,稍有目涩畏光流泪,黑睛边缘或赤脉末端时而起翳,或原有老翳而时发小小溃陷而疼痛不显。
  全身或可见发热恶风,自汗,或漏汗不止,脉浮缓无力等候。
  (二)里证
  里证是指机体内的脏腑阴阳气血功能失调,引起眼的深部或后部组织发生病变,从而所反映出来的证候。辨证时首先要根据脏腑的虚实而分清是里虚证还是里实证。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中医基础学说
第一节 阴阳学说
第二节 五行学说
第三节 藏象学说
第四节 经络学说

第二章 中医诊断方法
第一节 望诊
第二节 闻诊
第三节 问诊
第四节 切诊

第三章 中医辨证体系
第一节 八纲辨证
第二节 脏腑辨证

第四章 脑系病证
第一节 多寐
第二节 不寐
第三节 痫病
第四节 癫狂
第五节 眩晕
第六节 神昏

第五章 心系病证
第一节 心悸
第二节 心衰
第三节 心痛

第六章 肺系病证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咳嗽
第三节 哮病
第四节 喘证
第五节 肺胀
第六节 肺痈
第七节 肺痨

第七章 脾胃病证
第一节 口疮
第二节 呃逆
第三节 噎膈
第四节 呕吐
第五节 反胃

第八章 肝胆病证
第一节 胁痛
第二节 黄疸
第三节 积聚
第四节 胆胀
第五节 鼓胀

第九章 肾系病证
第一节 水肿
第二节 淋证
第三节 癃闭
第四节 阳痿
第五节 遗精

第十章 气血津液病证
第一节 虚劳
第二节 汗证
第三节 消渴
第四节 痰饮
第五节 肥胖

第十一章 内科病证的针灸疗法
第一节 感冒
第二节 支气管炎
第三节 支气管哮喘
第四节 食管炎
第五节 慢性胃炎
第六节 消化性溃疡
第七节 慢性病毒性肝炎
第八节 肝硬化
第九节 急性细菌性痢疾
第十节 疟疾
第十一节 原发性高血压

第十二章 中医康复疗法
第一节 中医心理康复法
第二节 中药康复法
第三节 针灸康复法
第四节 推拿康复法
第五节 饮食康复法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