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经验比较研究
0.00     定价 ¥ 8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9685389
  • 作      者:
    作者:卢星星//罗小娟|责编:杜菲
  • 出 版 社 :
    经济管理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作者简介
罗小娟,广东韶关人,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经济发展研究院讲师,南京农业大学管理学博士,主要从事微观经济行为、资源环境与政策、产业经济方面的研究。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Policy》、《中国农村经济》、《自然资源学报》等刊物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学术著作4部。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2项;参与国际合作项目、***与省部级课题近10项。
展开
内容介绍
从传统工业文明走向现代生态文明既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根本前提,又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本书以深刻阐释“双碳”背景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责任与使命为开篇,通过时间纵轴和空间横轴两个维度整体分析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应用典型案例分析方法局部剖析江西在生态优势区域、工业污染区域、资源枯竭区域、传统文化区域、创新引领区域五大区域的生态文明建设思路、做法与经验,结合福建省和贵州省的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经验对江西省的启示,提出“双碳”背景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的路径与政策。
展开
目录
第一部分 背景与现状
第一章 双碳目标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的责任与使命
一、碳达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
二、双碳目标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重大意义
三、双碳目标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的主要任务
四、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建设现状
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建设举措
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的建设成效
三、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的区域异质性分析
一、江西生态文明建设的区域异质性划分
二、不同区域类型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制约
三、不同区域类型生态文明建设的突破路径
第二部分 经验比较
第四章 生态优势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以九江市武宁县为例
一、武宁县的基本情况
二、武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
三、武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四、武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成效
五、武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案例
第五章 传统文化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以景德镇浮梁县为例
一、浮梁县的基本情况
二、浮梁县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三、浮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四、浮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成效
五、浮梁县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案例
第六章 资源枯竭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以萍乡市湘东区为例
一、湘东区的基本情况
二、湘东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困境
三、湘东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四、湘东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成效
五、湘东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案例
第七章 创新引领区域生态文明建设经验:以新余市渝水区为例
一、渝水区的基本情况
二、渝水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思路
三、渝水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举措
四、渝水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成效
五、渝水区生态文明建设的特色案例
第三部分 启示与建议
第八章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的经验启示
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的建设现状
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福建)的特色案例
三、福建经验对江西的启示
第九章 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经验启示
一、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建设现状
二、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贵州)的特色案例
三、贵州经验对江西的启示
第十章 双碳目标下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江西)建设的提升路径与政策
一、构建江西特色的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二、构建江西特色的协同增效环境治理体系
三、构建江西特色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体系
四、构建江西特色的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体系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