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绪论
1.1 工艺矿物学简介
1.1.1 工艺矿物学的发展概况
1.1.2 工艺矿物学的研究内容
1.1.3 工艺矿物学的检测分析方法
1.2 连铸结晶器保护渣概述
1.2.1 保护渣的功能作用
1.2.2 保护渣的物质组成
1.2.3 保护渣的物理性能
1.2.4 渣膜的形成及性状
1.2.5 保护渣与铸坯质量
2 保护渣及渣膜常见矿物鉴定特征
2.1 石英SiO2(quartz)
2.2 萤石CaF2(fluorite)
2.3 正长石K2O·Al2O3·6SiO2(orthoclase)
2.4 钠长石Na2O·Al2O3·6SiO2(albite)
2.5 钙长石CaO·Al2O3·2SiO2(anorthite)
2.6 黄长石m(2CaO·MgO·2SiO2)·n(2CaO·Al2O3·SiO2)(melilite)
2.7 枪晶石3CaO·CaF2·2SiO2(cuspidite)
2.8 硅灰石CaO·SiOS(wollastonite)
2.9 假硅灰石α-CaO·SiO2(pseudowollastonite)
2.10 霞石Na2O·Al2O3·2SiO2(nepheline)
3 现场保护渣性能及渣膜矿相结构特征
3.1 样品来源及连铸工艺
3.1.1 渣膜采集与统计
3.1.2 连铸工艺参数
3.2 保护渣的基础特性
3.2.1 理化性能
3.2.2 矿物组成
3.3 渣膜的性状及结构
3.3.1 表观特征
3.3.2 化学成分
3.3.3 矿物组成
3.3.4 显微结构
4 矿物原料对渣膜结构和保护渣性能的影响
4.1 试验方案及检测方法
4.1.1 配渣体系
4.1.2 检测方法
4.2 矿物原料对渣膜矿相结构的影响
4.2.1 石英的影响
4.2.2 硅灰石的影响
4.2.3 萤石的影响
4.2.4 纯碱的影响
4.3 矿物原料对渣膜结晶行为的影响
4.3.1 石英的影响
4.3.2 硅灰石的影响
4.3.3 萤石的影响
4.3.4 纯碱的影响
4.4 矿物原料对保护渣物化性能的影响
4.4.1 石英的影响
4.4.2 硅灰石的影响
4.4.3 萤石的影响
4.4.4 纯碱的影响
4.5 基于矿物原料正交实验的渣膜矿相结构研究
4.5.1 渣膜的厚度
4.5.2 渣膜的结晶率
4.5.3 渣膜的热流密度
4.6 基于矿物原料正交实验的保护渣物化性能研究
4.6.1 保护渣的熔化温度
4.6.2 保护渣的黏度
4.6.3 保护渣的结晶温度
5 保护渣成分对渣膜矿相形成的影响机理
5.1 试验方案及检测方法
5.1.1 配渣体系
5.1.2 检测方法
5.2 保护渣成分对渣膜矿物析晶的影响
5.2.1 CaO/SiO2的影响
5.2.2 Al2O3的影响
5.2.3 CaF2的影响
5.3 现场不同钢种渣膜的形成机理分析
5.3.1 中碳钢
5.3.2 包晶钢
5.3.3 低合金钢
5.3.4 低碳钢
5.3.5 超低碳钢
6 渣膜结构对铸坯表面质量的影响机制
6.1 保护渣黏度和渣膜热流密度分析
6.1.1 固态渣膜形成过程中的热流密度
6.1.2 保护渣黏度与渣膜热流密度的关系
6.2 渣膜结构对结晶器传热的影响
6.2.1 渣膜结构与传热的关系
6.2.2 结晶器内传热的控制
6.3 渣膜结构对铸坯表面纵裂的影响
6.3.1 铸坯表面纵裂的研究
6.3.2 渣膜结构与铸坯纵裂的关系
6.3.3 铸坯表面纵裂的控制措施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