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 鱼类细胞遗传学基础实验
第一章 鱼类染色体制样技术
实验1 胚胎细胞染色体的制备
实验2 生殖细胞染色体的制备
实验3 肾细胞染色体的制备
实验4 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的制备
实验5 染色体荧光原位杂交技术
第二章 鱼类细胞工程技术
实验6 胚胎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
实验7 尾鳍成纤维细胞的分离及原代培养
实验8 脾单核细胞的分离和原代培养
实验9 鱼类细胞的传代培养
实验10 斑马鱼胚胎显微注射技术
实验11 鱼类细胞核移植技术
第二篇 鱼类繁殖生物学基础实验
第三章 鱼类性腺发育及生殖细胞的观察
实验12 鱼类原始生殖细胞的发生及迁移
实验13 卵巢及雌性生殖细胞的组织学观察
实验14 精巢及雄性生殖细胞的组织学观察
实验15 精子活力的检测
第四章 鱼类受精及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
实验16 人工催产及授精技术
实验17 鱼类受精细胞学观察
实验18 鱼类胚胎发育过程的观察
实验19 鲤科鱼类下咽齿发育的观察
实验20 鲤科鱼类肌间骨发育的观察
第五章 鱼类胚胎发育的调控
实验21 金鱼胚胎整体免疫组织化学观察
实验22 金鱼胚胎细胞凋亡及检测
实验23 乙醇对斑马鱼发育的影响
实验24 PP2A抑制剂对金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实验25 PP2A 反义寡核苷酸干扰金鱼早期胚胎发育
实验26 过表达PP2A-Cα对金鱼早期胚胎发育的影响
第三篇 鱼类杂交及选择育种
第六章 鱼类杂交及鉴定
实验27 日本白鲫×红鲫种间杂交后代个体发育比较观察
实验28 鲤×鲫属间杂交后代个体发育比较观察
实验29 红鲫×团头鲂亚科间杂交后代个体发育比较观察
实验30 鲤杂交及后代个体发育观察
实验31 斑杂交及后代个体发育观察
实验32 亲本与杂交后代5S rDNA分子标记扩增与鉴定
实验33 亲本与杂交后代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检测
第七章 选择育种
实验34 鲫生产性状观察
实验35 金鱼的观赏性状观察
实验36 数量性状的统计学分析
实验37 最佳线性无偏预测法育种值的计算
第四篇 鱼类倍性操作及鉴定
第八章 鱼类倍性操作
实验38 雌核发育单倍体红鲫的制备与表型观察
实验39 热休克诱导鱼类染色体加倍技术
实验40 冷休克诱导鱼类染色体加倍技术
实验41 静水压诱导鱼类染色体加倍技术
实验42 鱼类细胞融合技术
第九章 鱼类倍性的生物学鉴定
实验43 不同倍性鱼红细胞观察及大小测量
实验44 不同倍性染色体计数及核型分析
实验45 流式细胞仪细胞倍性检测技术
第五篇 鱼类单性生殖和性别调控
第十章 雌核发育和雄核发育
实验46 精子灭活及斑马鱼雌核发育子代制备
实验47 卵子灭活及斑马鱼雄核发育子代制备
实验48 雌核发育子代遗传纯合度鉴定
第十一章 鱼类性别鉴定及调控
实验49 鲫雄性第二性征(珠星)观察
实验50 斑马鱼雄性第二性征(生殖结节)观察
实验51 鱼类雌雄性腺的早期鉴定(性别特异片段扩增)
实验52 基于性别遗传分子标记制备全雌鱼
第六篇 鱼类转基因及基因编辑技术
第十二章 鱼类转基因技术
实验53 心血管标记转基因斑马鱼的制备及胚胎发育观察
实验54 肝胰双标记转基因斑马鱼的制备及胚胎发育观察
实验55 igf转基因鲫制备及不同阶段的表型观察
第十三章 鱼类基因编辑技术
实验56 日本白鲫酪氨酸酶基因敲除效率检测及表型观察
第七篇 鱼类品质性状检测
第十四章 鱼肉品质检测
实验57 鱼肉水分的测定
实验58 鱼肉脂肪的测定
实验59 鱼肉脂肪酸的测定
实验60 鱼肉蛋白质的测定
实验61 鱼肉游离氨基酸的测定
实验62 鱼肉水解氨基酸的测定
实验63 鱼肉持水力的测定
第十五章 鱼类抗逆及抗病品质的检测
实验64 温度对鱼类孵化的影响
实验65 盐度对鱼类繁殖和受精卵发育的影响
实验66 重金属胁迫对鱼类孵化率和发育的影响
实验67 低氧胁迫对鲫生理生化的影响
第八篇 鱼类生物信息学分析
第十六章 鱼类数据的基本生物信息学分析
实验68 生物学数据库的检索——以斑马鱼vasa基因为例
实验69 引物设计——以斑马鱼vasa基因为例
实验70 BLAST数据库搜索——以斑马鱼vasa基因为例
实验71 序列特征分析——以斑马鱼vasa基因为例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