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外周血涂片检查
制备染色良好的血涂片是显微镜下清晰、准确地解释结果的关键。
一、外周血涂片制备
血液采集于乙二胶四乙酸(ethylenediaminetetraacetic acid,EDTA)二钾盐抗凝剂中,浓度为1.50±0.25mg/mL。血液与EDTA比例至关重要,过量EDTA会导致细胞的皱缩和退化,特别是红细胞(red blood cell,RBC)。
血涂片质量与制备血涂片材料的质量密切相关。载玻片必须是高质量的。采用预先清洗、末端磨砂的载玻片,同时为了安全最好使用边缘呈楔形的载玻片。用于制备血涂片的推片也应具备较高质量,且边缘呈楔形。
(1)血涂片制备后立即于安全柜内的冷风机前干燥。
(2)血涂片使用AR级甲醇固定。
(3)使用瑞氏染液(Wright’s stain)或其他罗曼诺夫斯基(Romanowsky stain)染液染色。
(4)血涂片用高质量的封片剂封片。全面系统地检查血涂片。
(5)低倍镜(x10倍)检查血涂片尾部血小板(platelet,Plat)聚集及自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数量和分布情况。
(6)检查RBC是否呈缗钱状,并判断缗钱状程度与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结果的一致性。
(7)高倍镜(x40倍)进行WBC分类。
(8)估计Plat计数并与血液分析仪的检测结果对比。
(9)检查RBC的大小、形态和颜色。
(10)油镜(x100倍)检查厚血膜上是否存在疟原虫(薄血膜涂片使用x40倍检查)。
(11)必要时检查RBC包涵体。
(12)手工网织红细胞百分比计数(reticulocyte count,RETIC CT)。
二、人为因素引起的细胞形态改变
(一)人为因素引起红细胞形态改变
(1)陈旧血液:血液在EDTA中储存超过6小时,会导致RBC逐渐皱缩。
(2)标本采集困难导致血液量与EDTA不成比例,过量EDTA会引起RBC皱缩。
(3)甲醇中的水分导致RBC呈面包圈状,造成一种低色素的假象。
(4)血涂片未及时干燥,RBC膜吸收空气中的水分,RBC表面积增加不均匀,形成“假性”靶形RBC。
(5)加热导致球形RBC和RBC碎片增加,引起Plat计数假性升高。
(二)人为因素引起自细胞形态改变
1.陈旧血液
血液在EDTA中储存超过24小时,中性粒细胞和单核细胞的胞浆内可出现空泡。中性粒细胞的细胞核出现退化。核分叶并呈固缩状,即为细胞凋亡。
2.人为破碎
WBC在血涂片制片过程中可能会挤压损伤,特别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时的淋巴细胞。这种被挤压破坏的细胞称为破碎细胞或涂抹细胞。通过添加白蛋白(9滴血液中加人1滴30%白蛋白),然后制片可以降低这种影响。
(三)人为因素引起血小板形态改变
1.采血困难
不正确的静脉穿刺可导致Plat聚集或成簇。当Plat计数突然减少时,需要通过血涂片检查,特别是血涂片尾部观察有无聚集现象。
2.Plat卫星现象
通常是EDTA诱导的抗体介导Plat粘附在中性粒细胞膜上。Plat卫星现象会导致Plat计数假性减少。
3.染色质量
染液沉渣、染色时间不正确,以及染色液与缓冲液比例不恰当,缓冲液pH不正确,都可能导致染色质量变差。
三、红细胞
在RBC分布均匀,互不重叠的区域进行RBC观察。应避免在涂片尾部和血膜较厚区域,尤其是RBC呈缗钱状时。
(一)分类
1.大小(大小不均)
红细胞分布宽度(red cell distribution width,RDW)是反映RBC大小不均的参数。
体积大的RBC称为大阻RBC,相应体积比较小的RBC称为小RBC。
2.形态(异形红细胞增多)
异形RBC是指形态异常的红细胞,在红系造血异常、病理性疾病或遗传性疾病时可产生异形RBC。
3.颜色
正色素性、低色素性、高色素性和多染性。
(二)红细胞分布宽度
RDW是反映RBC大小不一或变异的参数。RBC大小变化的程度称为RBC大小不均,分为轻度(+),中度(++)或大量(+++)。因为网织红细胞体积大于成熟红细胞,评估RBC大小不均程度时应排除网织红细胞。
RBC大小不均是许多RBC疾病中的一个重要参数,可有助于某些贫血的鉴别诊断。
(1)红细胞分布宽度变异系数(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of RDW,RDW-CV)(参考区间<14.5)/红细胞分布宽度标准差(standard deviation of RDW,RDW-SD)(参考区间<48)。
(2)缺铁贫时RDW增加,而年龄为6月至5岁儿童(也可能存在缺铁)的RDW降低。
(3)轻型地中海贫血RDW降低,中间型地中海贫血和重型地中海贫血RDW增加。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RDW升高。
(4)同时存在小红细胞和大红细胞时可定义为中度RBC大小不均。
(三)形态
对某个特定疾病解释的关键是需要一张制片、染色良好的血涂片进行异形RBC观察。而且某些病理情况可以在血涂片上发现特定形态的RBC。
为此,形态学人员须牢记描述RBC形态的标准命名。相比体外人为因素导致的RBC形态变化,识别“真正”RBC形态的能力对于血涂片准确报告至关重要。而描述RBC形态数量的程度也有临床意义。一般来说,形态学人员对血涂片中偶尔出现的RBC形态不需要做评论。轻度、中等或大量异常RBC形态则提示病理变化。使用“偶尔”一词可能会混淆临床诊断。
RBC若不呈双凹圆盘状或圆盘状,就是异形红细胞,所以并不推荐用“异形RBC”来描述RBC形态变化。若血涂片上RBC发生形态改变,应报告这些单一的形态变化。通过这种报告方式,形态学人员和临床医生就能清楚地明确诊断。
(四)命名
1.正常RBC(discos=圆盘/圆盘状)
正常RBC呈双凹圆盘状或圆盘状细胞,平均直径为7μm,相当于一个小淋巴细胞核的大小(图1-1、图1-2)。
RBC膜有很强的弹性和可塑性,未加变形力后,RBC膜易恢复为圆盘状。
图1-1正常RBC 1
图1-2正常RBC 2
2.小RBC(micrós=小)
小RBC是直径减小的RBC,直径小于6μm,细胞厚度变薄(图1-3)。小阻RBC所含血红蛋白(haemoglobin,Hb)浓度降低,且常集中分布在RBC外围,而中央区呈苍白色。中央淡染区可增大,以至RBC呈薄而扁平。小RBC是缺铁性贫血和/或地中海贫血的形态特征。
图1-3小RBC
3.大RBC(macrós=大)
大RBC是直径增大的RBC,直径大于8μm;呈正常的圆盘状,伴清晰的中央淡染区(图1-4)。大RBC是酒精中毒和肝病的形态特征。
图1-4大RBC
4.卵圆形大RBC(macrós=大)
卵圆形大RBC是直径超过9μm的巨型RBC(图1-5)。这种RBC形态是巨幼细胞性贫血的形态特征。
图1-5卵圆形大RB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