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及范围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范围
1.4 文献综述
1.5 研究思路和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6 小结
第2章 苗族民居的自然人文环境
2.1 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自然地理条件
2.1.1 地形地貌特征
2.1.2 气候特征
2.1.3 地质与建筑材料
2.2 苗族的历史沿革
2.3 苗族宗教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2.3.1 苗族巫文化探究
2.3.2 多神崇拜
2.4 小结
第3章 苗族民居建筑环境的概况
3.1 苗族民居寨落选址分布与布局形态
3.1.1 寨落选址分布
3.1.2 寨落布局形态
3.2 苗族民居建筑环境表现特征
3.2.1 点状空间——公共空间的民族性特色
3.2.2 线状空间——街巷空间的自由性和合理性
3.2.3 面状空间——苗族建筑文化代表之吊脚楼
3.3 小结
第4章 苗族民居室内环境的构成要素
4.1 苗族民居室内空间的格局
4.1.1 室内空间的纵向划分
4.1.2 室内空间的平面组合
4.2 苗族民居室内空间的布置
4.2.1 全屋中心之堂屋
4.2.2 退堂
4.2.3 卧室
4.2.4 火塘文化
4.2.5 圈储空间
4.2.6 粮储空间
4.2.7 晒台
4.3 苗族民居室内设计的细部装饰与家具
4.3.1 美人靠
4.3.2 牛角连楹
4.3.3 封檐桥和家祭桥
4.3.4 门窗形制
4.3.5 室内用具的样式(传统小吃的制作工具)
4.4 苗族民居的装饰艺术
4.4.1 苗族民居装饰艺术及其吉祥概念
4.4.2 民族纹样与色彩的应用
4.4.3 苗族民居装饰艺术在设计中的传承和发展
4.5 苗族民居的材料选取与营造
4.5.1 苗族吊脚楼的选材
4.5.2 苗族吊脚楼的营造
4.5.3 苗族吊脚楼的营造特征
4.5.4 苗族民居和侗族民居的异同
4.6 小结
第5章 苗族民居室内设计的特征
5.1 室内设计中的可持续性文化
5.1.1 平面空间的灵活组合
5.1.2 纵向空间的安排与利用
5.2 中心聚落文化
5.2.1 以公共空间为中心的聚落文化
5.2.2 以堂屋为中心的格局
5.3 民族信仰对苗族民居的影响
5.3.1 中国传统文化作用于苗居空间营造
5.3.2 苗民生态观对苗族民居的影响
5.3.3 多神崇拜造就民居文化
5.4 苗族民居再生设计实例
5.4.1 民居现状分析
5.4.2 实例再生设计
5.5 小结
结语
附录一:黔东南苗侗族民居建筑特征比较研究
附录二:苗族民居吊脚楼的再生设计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