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生态保护修复“三峡样本”
1.1 湖北省长江三峡地区概况
1.2 生态保护修复宜昌实践
1.3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三峡路径”
第2章 江河湖库综合治理与湿地保护恢复
2.1 山水林田湖草系统修复的“金湖路径”
2.2 黄柏河流域综合治理模式初探
2.3 松滋小南海生态环境重构路径探索
2.4 水环境治理的“长藤结瓜”模式
第3章 一江两岸水环境治理
3.1 宜昌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实践
3.2 宜昌探寻农药减量增效之路
3.3 城市污水收集处理水平提升对策及路径
3.4 解答待闸船舶污染防治“加试题”
第4章 “化工围江”与长江岸线生态修复
4.1 宜昌沿江化工企业转型升级之路
4.2 打造长江岸线生态廊道
4.3 宜昌港口岸电全覆盖减污实践
4.4 三峡库区生态保护修复的巴东探索
第5章 废弃矿山生态恢复
5.1 废弃矿山“蝶变”之路
5.2 宜昌磷石膏综合利用探索与实践
第6章 江河沿线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
6.1 宜都市探索全域国土综合整治新路径
6.2 秭归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项目实践
6.3 宜都探索建设“五小”示范区引领生态整治实践
第7章 生物多样性保护
7.1 生物多样性保护宜昌实践
7.2 宜昌“十年禁渔”初显成效
第8章 生态保护修复体制机制创新
8.1 生态环境体制机制创新探索
8.2 多元化资金支持生态保护修复探索
8.3 探索城乡垃圾分类无害化处理新机制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