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气候变化背景下鄱阳湖流域干旱时空演变及其预估
0.00     定价 ¥ 10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030737434
  • 作      者:
    作者:刘卫林//朱圣男//莫崇勋|责编:韦沁
  • 出 版 社 :
    科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1-01
收藏
内容介绍
随着全球进一步变暖,干旱、洪涝等极端气候水文事件的发生频率及其影响范围呈现增加态势,以揭示极端水灾害与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机理为目的的全球变化研究已成为当今重大科学前沿之一。本书以鄱阳湖流域为研究对象,应用统计学、GIS及多模式集合评估等技术方法,深入研究鄱阳湖流域干旱演变规律,揭示鄱阳湖流域干旱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机理。利用流域实测气象数据,采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干旱时空分布特征,并探讨了ENSO、北大西洋涛动、太平洋涛动等气候相关指标与鄱阳湖流域干旱的关系,揭示其对干旱变化的影响机制;采用CMIP5多模式集合方法,评估干旱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揭示气候变化对鄱阳湖流域未来干旱的长期影响。研究成果可为变化环境下鄱阳湖流域的防旱抗旱提供科学依据。 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水文与水资源及相关专业高年级大学生、研究生的教学参考书,也可供从事水文与水资源、气象等相关专业的研究者参考。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气候变化研究进展
1.2.2 干旱指标研究进展
1.2.3 干旱特征和预估研究进展
1.2.4 干旱成因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
2.1.2 地形地貌
2.1.3 土壤植被
2.1.4 水文气候
2.1.5 河流水系
2.1.6 自然灾害
2.1.7 社会经济
2.2 数据来源与处理
2.2.1 气象数据来源与处理
2.2.2 气候模式数据来源与处理
2.2.3 大气环流数据来源与处理
2.2.4 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与处理
2.2.5 其他数据资料
2.3 干旱指数计算方法
2.4 研究方法
2.4.1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2.4.2 气候倾向率
2.4.3 相关分析法
2.4.4 交叉小波变换
2.4.5 干旱评估指标
第3章 鄱阳湖流域干旱指数适用性研究
3.1 鄱阳湖流域1961~2018年气温变化特征
3.1.1 气温年际变化特征
3.1.2 气温季节变化特征
3.2 鄱阳湖流域1961~2018年降水量变化特征
3.2.1 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
3.2.2 降水量季节变化特征
3.3 干旱指数在鄱阳湖流域适用性分析
3.3.1 不同时间尺度干旱指数分析
3.3.2 干旱指数计算结果与实际旱灾资料对比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鄱阳湖流域1961~2018年气象干旱特征分析
4.1 干旱指数变化特征分析
4.1.1 时间变化特征
4.1.2 空间分布特征
4.2 干旱频率
4.2.1 时间变化特征
4.2.2 空间变化特征
4.3 干旱站次比
4.3.1 年尺度特征
4.3.2 季节变化特征
4.3.3 年代际变化特征
4.4 干旱强度
4.4.1 年尺度特征
4.4.2 季节变化特征
4.4.3 年代际变化特征
4.5 气象干旱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未来不同气候变化情景下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预估
5.1 气候模式模拟能力评估
5.1.1 模拟能力评价指标
5.1.2 气温模拟能力评估
5.1.3 降水模拟能力评估
5.2 气候模式数据偏差修正
5.3 CMIP5多模式集合
5.4 气候要素变化的预估
5.4.1 气温
5.4.2 降水
5.5 不同排放情景下的干旱特征研究
5.5.1RCP2.6排放情景下干旱特征预估
5.5.2RCP4.5排放情景下干旱特征预估
5.5.3RCP8.5排放情景下干旱特征预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成因分析
6.1 地理环境特征的影响
6.2 大气环流的影响
6.2.1 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与大气环流因子时间相关性
6.2.2 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与大气环流因子空间相关性
6.2.3 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与大气环流因子的共振关系
6.3 ENSO事件与鄱阳湖流域干旱
6.3.1 ENSO事件指数与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的相关性分析
6.3.2 El Nino和La Nina对鄱阳湖流域气象干旱的影响
6.4 人类活动的影响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