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基于景观媒介的交互式乡村规划方法及其实证研究/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目标11系列丛书
0.00     定价 ¥ 6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7434002
  • 作      者:
    作者:张晓彤|责编:宋凯//张智芊
  • 出 版 社 :
    中国城市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1-09-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围绕基于景观媒介的交互式规划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梳理其基本观点、细分理论特征并评估其适用方向,研究和求证3个问题:一是如何建立和形成共同但有区别的理想语境;二是如何界定和选择差异化的交互媒介;三是如何判定和提供多样化的交互形式。在此基础上,本书通过景观认识论的多角度解构,梳理交互式规划的流程框架、媒介类型的界定依据;通过主观-客观、定性-定量两个维度的综合评估,凝练交互式规划的实施机制,提出不同阶段交互主体、交互方式、景观媒介和交互技术手段的选择方案;通过开发配套工具、结合具体案例完成历史景观分析、关键问题辨识、矛盾冲突解决、设计优化提升等乡村规划阶段的实证研究,实现基于景观媒介的交互式乡村规划方法研究成果的中试应用。
展开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在可持续发展背景下,“景观”不仅是研究对象更是手段
1.1.2 乡村作为景观尺度空间,有别于城市对于公众参与的需求
1.1.3 交互式方法技术快速发展,可为乡村参与式规划提供支持
1.2 研究意义
1.2.1 体现多源知识在乡村规划中的关键价值
1.2.2 体现景观媒介在乡村规划中的重要作用
1.2.3 体现交互过程在乡村规划中的特殊意义
1.3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况
1.3.1 国外相关研究概况
1.3.2 国内相关研究概况
1.4 主要概念界定
1.4.1 作为研究范围的“乡村”
1.4.2 作为交互主体的“多方”
1.4.3 作为研究方法的“交互”
1.4.4 作为交互媒介的“景观”
1.5 研究目标
1.6 研究内容
1.7 技术路线
1.8 创新点
1.8.1 选择“交互”和“景观”进行互为因果的方法融合
1.8.2 初步构建了以景观为媒介的乡村规划与评估一体化
技术体系
1.8.3 通过案例实践体现交互过程动态、集体、达成共识的特点
第2章 交互式规划理论与方法研究
2.1 交互式规划的思想来源
2.1.1 理性规划的发展
2.1.2 对完全理性规划的批判
2.1.3 通过沟通进行规划
2.2 沟通行动理论下的规划
2.2.1 相互理解是交互规划的基础
2.2.2 规划主体间通过媒介进行交互
2.2.3 交互是新知识产生的重要途径
2.3 交互式规划理论体系
2.3.1 交互式规划理论的发展
2.3.2 参与式规划理论
2.3.3 协作式规划理论
2.3.4 协商式规划理论
2.3.5 交往式规划理论
2.3.6 交互式规划的发展方向
第3章 以景观为媒介的交互式乡村规划方法与技术体系研究
3.1 乡村景观认识、评估、规划方法
3.1.1 从不同视角对景观进行认识
3.1.2 基于交互方式的乡村规划框架
3.1.3 乡村景观判断和分析方法类型
3.1.4 乡村景观规划的交互媒介类型
3.2 交互式乡村规划中的适用技术
3.2.1 主观定性相关技术
3.2.2 主观定量相关技术
3.2.3 客观定性相关技术
3.2.4 客观定量相关技术
3.3 适用于交互式乡村规划的要素选择
3.3.1 针对乡村的交互式规划的基本出发点
3.3.2 交互式乡村景观规划的一般流程
3.3.3 不同阶段交互主体的选择
3.3.4 不同阶段交互方式的选择
3.3.5 不同阶段交互技术的选择
3.3.6 交互式乡村规划设计方法体系框架
第4章 基于交互参与方法的乡村景观状态分析研究
——以贵州省贞丰县对门山村历史景观演进研究为例
4.1 乡村历史景观演进研究
4.1.1 研究乡村历史景观演进的意义
4.1.2 乡村历史景观研究方法
4.2 通过交互参与方法迅速凝练过程信息
4.2.1 利用参与式方法快速认识乡村
4.2.2 利用可视化手段提升参与效率
4.3 研究方法
4.4 案例研究
4.4.1 研究区概况
4.4.2 沟通与信息收集
4.4.3 景观场景的变化分析
4.4.4 实时数据分析
4.4.5 土地利用与生态服务价值、景观格局关联分析
4.4.6 规划应对
第5章 基于交互协作方法的乡村景观问题辨识研究
——以浙江省宁海县强蛟镇景观特征评估研究为例
5.1 通过景观特征评估进行可持续发展管理
5.1.1 景观特征评估支持可持续发展
5.1.2 景观特征评估中的参与
5.2 通过交互协作方法辨析和归纳多方观点
5.2.1 利用协作方式辨识关键问题
5.2.2 以图形化手段凝练多方信息
5.3 研究方法
5.4 案例研究
5.4.1 研究区概况
5.4.2 景观特征分区
5.4.3 多方观点收集与归纳
5.4.4 关键问题辨识
5.4.5 信息空间化
5.4.6 规划应对
第6章 基于交互协商方法的乡村景观矛盾解决研究
——以浙江省宁海县下畈村公共空间选址研究为例
6.1 公共空间选址方法技术研究
6.1.1 公共空间选址方法研究
6.1.2 公共空间选址技术研究
6.2 通过交互协商方法协调规划矛盾冲突
6.2.1 冲突管理的内涵
6.2.2 协商式规划的基本特征
6.2.3 通过协商进行冲突管理
6.2.4 利用客观信息即时介入提升互信
6.3 研究方法
6.4 案例研究
6.4.1 研究区概况
6.4.2 乡村景观核心矛盾分析
6.4.3 公共空间现状及需求分析
6.4.4 自然属性约束条件分析
6.4.5 社会属性约束条件分析
6.4.6 公共空间选址协商
6.4.7 规划应对
第7章 基于交互交往方法的乡村景观优化提升研究
——以浙江省奉化区大堰镇开放空间优化研究为例
7.1 聚落开放空间优化设计研究
7.1.1 开放空间设计优化工具
7.1.2 开放空间设计分析方法
7.2 通过交互交往方法弥合学科间的理解差异
7.2.1 交往式规划中的跨学科合作
7.2.2 利用图形语言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