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以南京为例,研究中国城市街廓形态特征与相关城市法规的关联性。在综述文献理论、梳理与图解已有相关城市规划与建筑规定的基础上,采用图示梳理与分析统计、年代区段和形态属性归类的案例样本选取、设计演绎、历史情境还原法规作用、创建形态法规理论模型和关联评价图表的关联性理论与实证分析等方法,分析街廓平面形态与用地指标、地块建筑形态与地块指标、街廓界面形态与建筑退让距离界面指标三个尺度的形态特征与法规的关联性,研究得出相关政策法规对形态有很大关联影响,已有强制性指标对土地使用、建筑布局和退让位置关系等控制有效,在解决城市功能问题的同时,关联形成了复杂而多样、协调或纷乱的街廓形态,与形态要素最直接相关的引导性规定,由于缺乏可操作指标,对形态控制力度很弱,提出基于形态的视角,在相关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与建筑法规的修订完善中注入形态要素的关键指标思路。进而对研究结论和后续拓展进行了总结和探讨。
本书在理论价值、研究方法、注入形态的要素对修订相关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规定及关键指标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本书对建筑学、城市设计、城市规划与景观学等专业的博士、硕士和本科生的研究与教学等具有重要的启发与借鉴作用,是相关城市规划与建设管理部门适应市场发展的法规修订与完善、城市设计精细化控制等方面的参考用书。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