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1 故障的概念
2 维修与再制造的概念
3 维修与再制造的发展
4 机械维修的技术体系
5 再制造工程的技术体系
6 推动再制造健康发展的组织和技术措施
7 维修与再制造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1篇 故障的形成、检测、监测与诊断
第1章 故障的形成
1.1 磨损
1.1.1 磨损的形式
1.1.2 磨损失效的诊断
1.1.3 磨损失效的防护
1.2 变形
1.2.1 变形的分类
1.2.2 变形失效的诊断
1.2.3 变形失效的防护
1.2.4 关注基础零件因残余应力引起的变形
1.3 断裂
1.3.1 断裂机理及分类
1.3.2 断裂失效的诊断
1.3.3 断裂失效的防护
1.4 腐蚀
1.4.1 腐蚀的分类
1.4.2 腐蚀失效的诊断
1.4.3 腐蚀失效的防护
1.5 穴蚀
1.5.1 穴蚀的表现形式
1.5.2 穴蚀失效的诊断
1.5.3 穴蚀失效的防护
1.6 机械设备的老化
1.6.1 机械设备老化的分类
1.6.2 机械设备老化的判据
1.7 机械设备的失效抗力
1.7.1 失效抗力的概念
1.7.2 失效抗力的工程应用
参考文献
第2章 故障的检测、监测与诊断
2.1 几何参数与理化性能检测技术
2.1.1 检测要求及作用
2.1.2 检测内容
2.1.3 常用检测方法
2.1.4 零件几何参数检测技术与方法
2.1.5 零件机械性能检测
2.1.6 无损检测技术
2.2 油液监测技术
2.2.1 背景
2.2.2 油液监测技术基本内容
2.2.3 油液监测技术与设备维修
2.2.4 油液监测技术与设备再制造
2.3 振动诊断技术
……
第2篇 维修与再制造理论和管理
第3篇 维修与再制造技术
第4篇 维修与再制造案例
附录A 工程机械维修与再制造标准
附录B 盾构机运输技术
后记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