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随椋鸟飞行(复杂系统的奇境)(精)
0.00     定价 ¥ 4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2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3349239
  • 作      者:
    作者:(意)乔治·帕里西|责编:汪欣|译者:文铮
  • 出 版 社 :
    新星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编辑推荐

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恒星·级科普之作

新晋诺奖得主乔治·帕里西,首·次向大众介绍获得诺奖的物理学前沿研究成果与心得。在阅读中即可体验诺奖成果诞生的全过程,已被翻译为18种文字。

揭示无序世界隐藏的规律,混乱的背后原来能如此简洁明了

巨型鸟群没有指挥,为什么在极速中阵型千变万化?个体间简单的相互作用,蕞终形成难以捉摸的壮观景象。微观规则与宏观行为之间到底有着什么关系?2021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乔治·帕里西,为我们揭示纷繁复杂的世界里蕴含的简单规律。世界有多混乱复杂,答案就有多简洁明了。

零起点了解一项前沿新知,推动21世纪发展的非凡科学

一同进入复杂系统的奇境,感受不一样的科学魅力:椋鸟、自旋玻璃、社会心理、股市行情、神经网络等看似无关的现象,背后竟有着普适性的规律。信息优化、人工智能等领域深受影响,史蒂芬·霍金都准确预言:“21世纪是复杂性科学的世纪。”

众多名人学者盛赞,《七堂极简物理课》作者卡洛·罗韦利推荐

饱含对科学简洁而深刻的描述与追求科学的拳拳初心,一经推出广受各界好评,各国读者口碑加持。

这本书讲了一个个科学探索的故事,比推理小说更有意思,更烧脑——因为是真的。——万维钢,科学作家

这是继庞加莱《科学与假设》之后,一本生动的科学方法的科普读物。——陈平,北京大学国发院退休教授,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研究员

真正好的研究,就是能从细节发现宇宙真理。——郝景芳,科幻作家,雨果奖得主

体验一场拓宽认知的思维挑战,获得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

我们都习惯性地认为,相互作用取决于距离。是时候打破惯性思维了,距离在决定相互作用的强度上起到的只是边缘作用。从蕞习以为常的日常出发,跳出局限,领略不一样的科学探索思维,给你认识世界的全·新眼光。

重返科学探索的第·一现场,看顶·尖科学家如何思考

全身心沉浸式的解谜之旅,如同推理小说一般引人入胜,看物理学家面对难题时如何开动大脑、见招拆招,在试错中化脑洞为现实。源源不断的创意和思考,掀起智性风暴。

好奇心驱动的研究,有趣有益的心得逸事,让探索妙不可言

生动有趣的研究经历,充满用好奇心点燃的探索热情,立体展现一位科学家的执著与纯粹,读着读着,会心一笑。我们可以与一位思维与众不同的伟大头脑一起,发挥想象,做些前人从来没有做过的事。

展开
作者简介

乔治·帕里西GIORGIOPARISI

意大利物理学家,罗马大学教授,2021年因复杂系统方面的研究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研究兴趣广泛,主要贡献为发现无序体系中的隐藏规律,对复杂系统理论具有开创性意义,并扩展到生物学领域,如解释鸟群集体飞行的规律。同时,其巧妙的数学描述方法深刻影响21世纪神经网络、信息优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发展。

展开
内容介绍
动物的集体行为是件奇妙的事情。成千上万的椋鸟在天空中飞舞,时而疏散,时而聚拢,在高速飞行中阵型变幻莫测,好像有个乐队指挥在下达指令。信息是如何在鸟群中迅速传播的?它们为什么能一起转向又不发生冲撞? 每个行动自由的个体,最终形成统一而多变的集体,这与物理学的主要概念问题息息相关,即理解微观规则与宏观行为之间的关系。 19世纪以来,物理学家一直努力寻找谜底。乔治·帕里西的突破性发现,道出无序现象背后的简单秩序。 带上好奇心,随椋鸟一同飞往复杂系统的奇境。
展开
精彩书摘

-椋鸟的飞行让我格外着迷,因为这是一条重要线索,既关系到我的研究,也与现代物理学许许多多的研究息息相关,就是弄明白一个由众多相互影响的成分(参与者)组成的系统的行为。

-椋鸟定位的这一特点让我们获得了一个完全意想不到的结果:椋鸟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其说取决于它们之间的距离,不如说取决于距离最近的鸟之间的联系。

-在物理学和数学领域,为首次了解一项新事物需要付出巨大努力,但通过各种步骤得出的结论却又简单而自然,此二者之间的不平衡往往令人大跌眼镜。工作完成后,科学研究就像诗歌创作一样,没有任何迹象表明创作过程的艰辛,以及与之相伴的怀疑与彷徨。

-物理学,从牛顿万有引力定律开始(“两个物体之间的引力与距离的平方成反比”,你还记得吗?),已经习惯性地认为相互作用取决于距离。直到这些实验数据把结果摔到你的脸上,你才意识到距离在决定相互作用的强度上起到的只是边缘作用。

-我们的研究彻底改变了此前用于研究鸟群、羊群和其他动物群体的范式。事实上,在我们的工作之前,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相互作用取决于距离。然而,从我们的工作开始,大家就必须意识到相互作用总是发生在相邻最近的个体之间。但也许最有趣的结果是,这是一个具体的例子,明确地表明人类可以同时跟踪数千只鸟的位置,还能从中提取有用信息以了解动物的行为。

-每一个细节都决定着实验的成败。纸上谈兵的人根本不会意识到在战场上会遇到多少问题。我从不喜欢远离实验室的研究。

-思想总是像回旋镖一样,从一个方向开始,却在另一处结束。如果获得了有趣且不同寻常的成果,那么这一成果很可能被应用于让人始料未及的领域。

-时至今日,我们已经非常了解质子和其他粒子的性质,但就量子引力而言,我们的境况还能让人遥想起五十年前的光景。我们有各种各样的思想流派:弦理论、圈量子引力论,等等。但其中哪个是正确的呢?还是说我们要等待一个新的理论观念,或一个结果出人意料的实验?最终的理论将以什么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都很难说,无论我们多么费力地预测未来,未来都会出乎我们的意料。

-科学建立在实验证明、分析论证和定理的基础之上。然而,在科学建构的基础上,还有不可胜数的直觉推理。

-这些想法是从何而来的呢?它们是如何在像我这样的理论物理学家的头脑中形成的?我们运用了怎样的逻辑思维过程?我可不想只谈论那些伟大的、改变人类历史和思想史的想法,而是想谈谈所谓的“微创造力”,也就是在科学进步中至关重要却又平凡日常的小想法。在我看来,一个想法就代表着一种出人意料的主意,它会令人吃惊,所以绝对不是微不足道的。

-科学是一幅巨大的拼图,每一片适得其所的组成部分都能为其他部分的加入创造更多的可能性。在这幅巨大的马赛克拼图中,每个科学家都在为之添砖加瓦,自觉地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当他们的名字终被遗忘时,后来者会爬上他们的肩膀,极目远眺。

-对于科学家来说,享受解开这些谜题的乐趣才是至关重要的。我的老师尼古拉·卡比博在谈论科学家该怎么做时曾经说过:“如果我们没有乐趣,为什么要研究这个问题呢?”

-我们可以想象这样一个关于科学事业的生动比喻。夜间,一群水手在一个不知名的岛屿登陆,他们在海滩上生起篝火,开始观察周围的事物。他们在篝火上放的木头越多,可见的区域也就越大;但在此之外,总有一片神秘的区域,被笼罩在漆黑之中,几乎无法察觉。远处火光的微弱光芒打破了这片死寂,但随着篝火亮度的增强,那片神秘的区域却变得越来越大。我们越探索宇宙,就会发现越多需要探索的新区域,每次发现都让我们能够提出许多以前我们绝对无法想象的新问题。

-为了使科学成为一种文化,必须让大众了解科学是什么,以及科学和文化在历史发展和今天的社会实践中如何交相呼应。我们要以平易近人的方式解释当世的科学家都在做什么,当前他们面临的挑战是什么。这并不容易,尤其是对于以数学为核心的硬科学而言。但是,有志者事竟成。

展开
目录

与椋鸟齐飞

物理学在罗马,五十多年前的事

相变,也就是集体现象

自旋玻璃:引入无序

隐喻,物理学与生物学之间的交流

想法从何而来

科学的意义

我无怨无悔

注释

译名对照表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