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公众科技传播指南(第2版)
0.00     定价 ¥ 7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04696717
  • 作      者:
    编者:(意大利)马西米亚诺·布奇//(爱尔兰)布莱恩·特伦奇|责编:王琳|译者:李红林//刘立
  • 出 版 社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07-01
收藏
编辑推荐
近几年新一轮科技革命的来临,不仅为科技传播拓展了新渠道;也使科学家在大众文化中的形象同科学实践之间更具张力,还因公众对科技政策的更多参与而重绘了科学文化世界的版图——这些都为科技传播学增添了大量新议题,也是这本科技传播学的奠基之作《公众科技传播指南》出版第2版时着重阐述的内容。新版简要梳理了科技传播中的十大关键词,以此对科技传播模式的变迁史和科技传播理论面临的挑战进行了高度概括;新增的压轴篇《科学传播的全球发展:各国的体系与实践》,由来自不同国家的7位公众科技传播领域的权威作者主笔;新版删掉了对互联网科学传播的专章论述,改为在每一章的议题中都充分考虑互联网传播的应用与深远意义;新版本还对大众文化中日益显耀的明星科学家在过去一个世纪中的角色变迁进行了精辟论述,折射大众文化如何影响科学知识的生产;关于食品生物技术、气候变化等科技政策议题,新版本也对公众参与政策议定的机制做了分析阐述。
展开
作者简介
马 西 米 亚 诺· 布 奇(Massimiano Bucchi),意大利特伦托大学科学技术与社会专业教授,曾在亚洲、欧洲和北美洲的多家学术研究机构担任客座教授。多部著作以英文、意大利文、中文、韩文和葡萄牙文出版,其中包括《科学与媒体》(Science and the Media)、《社会中的科学》(Science in Society)、《超越技术官僚主义:科学、政治和公民》(Beyond Technocracy: Science, Politicsand Citizens)、《 牛 顿 的 鸡: 厨 房中 的 科 学 》(Il Pollo di Newton. La Scienza in Cucina)。论文发表于《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和《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Science)等期刊。
  布莱恩·特伦奇(Brian Trench),科学传播领域的研究者、培训师和评估者,曾在爱尔兰都柏林城市大学传播学院担任高级讲师和院长,在 20 个国家就科学传播及科学与社会领域的主题发表演讲或讲授课程,并在这些领域发表了大量著作。曾任职于爱尔兰科学技术与创新委员会(1997—2003 年)、欧洲科学开放论坛咨询委员会(2012年)和国际公众科技传播网络科学委员会(2000 年至今)。与布奇合作编著了《社会学中的关键概念:科学传播》(Critical Concepts in Sociology: Science Communication)一书。

李红林,清华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普研究所副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科普创作、公民科学素质、社区科普等)。在国内外学术期刊、报纸发表论文 40 多篇,出版专著《公民科学素质测量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以米勒体系为线索》和《科学传播普及问题研究》(合著),译著《科学写作指南》(合译)等,主持或主要参与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科协重大课题等研究项目 20 多项。
  刘立,北京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和人文与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原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出版专著《科技传播学导论》《科技政策学研究》,译著《科学与政治的一生:莱纳斯·鲍林传》《科学技术与社会导论》,在《科学文化评论》《自然辩证法通讯》及《科学与公共政策》(Science and Public Policy)、《公众理解科学》(Publ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科学》(Science)等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数十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科学技术传播①是许多研究机构和政策制定机构的首要任务,是许多私人及公共团体的关注点,也是培训和教育领域中一门公认的学科。过去几十年里,无论是在专业实践方面,还是在研究与反思方面,这一领域都有了长足的进展。 《公众科技传播指南(第2版)》对这一快速发展且日益重要的领域进行了全新的审视,对公众科技传播领域的主要参与者、重要议题和涉及的分领域进行了考察。这个全新的版本纳入了最新的评论,并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除了对不少章节进行了重新撰写,本书还特别关注数字媒体的作用和全球视角下的科学传播,并且增加了全新的四章。一些新的作者也加入进来,包括一些杰出的大众传播学者、社会学家、公共关系实践者、科学作家和其他有专长的作者。 本书的每一章都列出了一些可供进一步讨论的关键问题(“问题与思考”板块)。这对学生们来说,是很好的资源。对于科技传播领域的从业者和专业人员来说,本书的内容范围和作者群体也算得上是比较理想的。本书结合了不同学科、不同地理及文化背景,为公众科技传播提供了一种跨学科的、全球性的方法。对学生、研究者、教育工作者,以及媒体与新闻、社会学、科学史、科学与技术等领域的专业人士来说,这本书都是一份宝贵的资源。
展开
目录
作者简介 / I
前言 / VII
1 科学传播研究:主题与挑战 / 001
2 科普图书:从公众教育到科普畅销书 / 016
3 科学新闻:数字时代的展望 / 030
4 科学博物馆与科学中心:演化路径与当代趋势 / 044
5 科学传播中的公共关系:信任的构建与维持 / 065
6 科学家作为公共专家:期望与责任 / 078
7 大众文化中的科学家:明星科学家的塑造 / 091
8 电影中的科学技术:主题及呈现 / 106
9 环境科技传播:主张与批判 / 123
10 公众参与科学技术:现状与趋势 / 137
11 公民科学素质调查:国际比较研究 / 152
12 风险、科学与公众传播:对科学文化的反思 / 175
13 科技政策的公众参与:以美国气候变化论辩为例 / 189
14 社会科学传播:一项特殊的挑战? / 203
15 健康传播研究:挑战与新发展 / 214
16 科学传播的全球发展:各国的体系与实践 / 229
17 科学传播效果评估:评价方法述评 / 248
译后记 / 262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