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呼吸系统生理与常见症状护理
第一节 呼吸系统结构功能与生理特点
1.呼吸系统包括哪几部分?
呼吸系统由呼吸中枢、传导神经、呼吸肌、支气管和肺组成,包括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及肺等呼吸器官。
2.呼吸道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什么?
呼吸道是传送气体的管道,包括鼻、咽、喉、气管和各级支气管,通常以环状软骨为界分为上、下呼吸道。
(1)上呼吸道:上呼吸道由鼻、咽、喉构成。鼻腔内鼻甲呈弯曲结构,具有鼻毛,表面富于血管和纤毛上皮的黏膜。主要功能是滤过、湿化、加温吸入的空气。吸入空气的温度可在黏膜层达到37℃左右,相对湿度可达95%,符合生理需求。鼻腔分泌物含有溶菌酶,可起到灭菌作用。鼻、咽和喉部富含淋巴组织,包括增殖体和扁桃体,起防卫作用。会厌、声门、声带都有保护性反射作用,有助于避免口腔分泌物和食物误入呼吸道。
(2)下呼吸道:环状软骨以下的气管、主支气管及肺内的各级支气管称下呼吸道。气管在第4胸椎水平分为左、右两主支气管。右主支气管与气管的夹角比左侧大,管径也较大,因此误吸物易进入右主支气管。两主支气管的角度为50°~100°。右主支气管又分右上叶、中叶和下叶支气管,左主支气管分为左上叶、下叶支气管。叶支气管再分为段支气管,段支气管逐渐向外分支,经过6~15级后,成为终末支气管。肺段与肺段间常仅在外周有纤维间隔划分,其分布具有临床意义。如肺部感染或肺不张常呈叶、段分布,右肺上叶后段和下叶背段为吸入性肺炎和肺脓肿好发部位,左肺舌段是支气管扩张症*易发生部位。
3.肺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什么?
肺位于胸腔内、纵隔两侧,左、右各一,右肺通常大于左肺,两肺占据胸腔的大部分。左、右两肺都有3个面(肋面、纵隔面和膈面)和3个缘(背缘、后缘和腹缘)。左肺由斜裂分为上叶和下叶,右肺由斜裂和水平裂分为上、中、下三叶。肺表面覆盖光滑、湿润的浆膜称为肺胸膜,膜下的结缔组织伸入肺内,将肺实质分隔成许多肉眼可见的肺小叶,直径1~2.5cm。每叶肺有50~80个肺小叶。肺小叶是以细支气管为轴心,由更细的逐级支气管和所属肺泡管、肺泡囊、肺泡构成的相对独立的肺结构体,一般呈锥体形,锥底朝向肺表面,锥尖朝肺门。
4.胸廓和膈的解剖生理特点是什么?
胸廓由12块胸椎、12对肋骨、1块胸骨和它们之间的连结共同构成。胸廓上窄下宽,前后扁平,整个胸廓构成胸部的大小和宽窄。胸廓上端被胸大肌等肌肉所覆盖,下端由左、右肋骨相互交成肋弓,是胸、腹部的分界线,显于皮下。当吸气或两臂上举时肋弓外形更加明显。构成胸廓的主要关节有肋椎关节和胸肋关节。儿童胸廓前后径与左右径相等,呈圆筒状,成人呈扁圆形。纵隔是两侧的纵隔胸膜及其之间所有器官和组织的总称。纵隔呈矢状位,位于胸腔正中偏左,上窄下宽,前短后长。纵隔的前界为胸骨,后界为脊柱,两侧为纵隔胸膜。正常情况下,纵隔位置较固定。
5.肺的血液循环是如何进行的?
含氧少而二氧化碳较多的静脉血,从右心室经肺动脉至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网,在此与肺泡进行气体交换,血液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肺泡,同时自肺泡中摄取氧,氧气与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血液就由含氧较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变为含氧丰富、颜色鲜红的动脉血,经由各级肺静脉,*后注入左心房。如上路径的血液循环称肺循环,又称为小循环。肺循环的特点是路程短,只通过肺,主要是使静脉血转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6.呼吸过程包括哪三个环节?
(1)外界空气与肺泡之间及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称为外呼吸。
(2)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一方面把肺摄取的氧及时运送到组织细胞,另一方面又把组织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运送到肺毛细血管以便排出体外。
(3)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进行的气体交换称为内呼吸。
7.呼吸系统有哪些功能?
(1)呼吸功能: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环境的气体交换,是肺*基本和*重要的功能。
(2)防御功能:呼吸系统的防御功能通过物理机制(鼻部加温过滤、咳嗽、打喷嚏、支气管收缩、纤毛运动等)、化学机制(如溶菌酶、乳铁蛋白、蛋白酶抑制剂等)、细胞吞噬和免疫机制等发挥作用。
(3)代谢功能:呼吸系统的代谢功能与肺内的生物活性物质、脂质及蛋白、结缔组织、活性氧等物质有关,呼吸系统具有代谢功能。某些病理情况可导致肺循环的代谢异常,引起肺部疾病恶化或全身性疾病,如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引起肺气肿。
(4)神经内分泌功能:肺组织内存在一种特殊类型的具有神经内分泌功能的细胞称K细胞或神经内分泌细胞。这种细胞与皮质醇增多症、肥大性骨关节病、抗利尿激素分泌过多症、成年男性乳腺增生等有关。
(顾月琴 袁熹娜)
第二节 呼吸系统常见症状与护理
一、发热
1.什么是发热?
发热(fever)是指当机体在致热原作用下或各种原因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障碍时,产热过程增加,而散热不能相应随之增加或散热减少,体温升高超过正常范围。正常人腋下体温一般为36~37℃。腋温超过37.3℃为发热,超过38℃为中度发热,超过39℃为高热。
2.发热的原因有哪些?
(1)感染性发热:包括各种病原体如细菌、病毒、肺炎支原体、立克次体、真菌、螺旋体及寄生虫等侵入后引起的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1)无菌性坏死组织吸收:包括物理因素、化学因素或机械性损伤,如大面积烧伤、内出血、创伤或大手术后的组织损伤;组织坏死或细胞破坏,如恶性肿瘤、白血病、急性溶血反应等。
2)变态反应:如风湿热、血清病、药物热、结缔组织病及某些恶性肿瘤等。
3)内分泌与代谢疾病: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时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
4)心力衰竭或某些皮肤病:慢性心力衰竭时由于心排血量降低,尿量减少,以及组织水肿隔热作用,使皮肤散热减少,体温升高。某些皮肤病如广泛性皮炎、鱼鳞病等也可使皮肤散热减少,引起发热。
5)体温调节中枢功能失常:常见于物理性因素,如中暑;化学性因素,如重度催眠药中毒;机械性因素,如脑震荡、颅骨骨折、脑出血及颅内压升高等。
6)自主神经功能紊乱。
3.发热的临床过程及特点有哪些?
(1)体温上升期:此期主要表现为皮肤苍白、干燥,畏寒或寒战,口唇发绀,自觉外界非常寒冷。
体温上升有两种方式。①骤升型:体温在数小时内达到39~40℃或以上,常伴有寒战,小儿易伴有惊厥。常见于肺炎球菌性肺炎、疟疾、败血症、急性肾盂肾炎、输液反应或某些药物反应等。②缓升型:体温缓慢上升,数日内才达高峰,多不伴寒战。常见于伤寒、结核病等。
(2)高热持续期:是体温达高峰并保持于一定水平的时期。临床上主要表现为皮肤潮红而灼热,呼吸加快加深,头痛,烦躁和口渴等。此期可有少量出汗。
(3)体温下降期:由于机体的自卫作用致热原已被清除,或因患者接受了治疗,体温调节中枢使机体产热减少、散热增多,从而导致体温逐渐下降,达到正常水平。此期多大量出汗。
体温下降的方式有两种。①骤降:体温于数小时内迅速下降至正常,常伴有大汗。见于疟疾、肺炎球菌性肺炎、急性肾盂肾炎等。②缓降:体温于数日内逐渐降至正常,如伤寒、风湿热等。
4.各型发热有哪些特点?常见于哪些疾病?
(1)稽留热:是指体温恒定地维持在39~40℃或以上的高水平,达数天或数周,24h内体温波动范围不超过1℃。常见于大叶性肺炎、斑疹伤寒及伤寒高热期。
(2)弛张热:又称败血症热型。体温常在39℃以上,波动幅度大,24h内波动范围超过2℃,但都在正常水平以上。常见于败血症、风湿热、重症肺结核及化脓性炎症等。
(3)间歇热:体温骤升达高峰后持续数小时,又迅速降至正常水平,无热期(间歇期)可持续1d至数天,如此高热期与无热期反复交替出现。常见于疟疾、急性肾盂肾炎等。
(4)波状热:体温逐渐上升达39℃或39℃以上,数天后又逐渐下降至正常水平,持续数天后又逐渐升高,如此反复多次。常见于布鲁菌病。
(5)回归热:体温急剧上升至39℃或39℃以上,持续数天后又骤然下降至正常水平。高热期与无热期各持续若干天后规律性交替一次。可见于霍奇金病等。
(6)不规则热:发热的体温曲线无一定规律,可见于结核病、支气管肺炎、渗出性胸膜炎等。
5.发热患者有哪些护理要点?
(1)提供舒适的环境:为患者提供良好的住院环境,保持房间适宜的温度、湿度,定时通风。
(2)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高热患者由于新陈代谢率升高,消耗大而进食少,体质虚弱,发热期间应尽量卧床休息。
(3)定时监测体温:加强对高热患者体温的监测,每4小时测量体温1次,待体温恢复正常3d后,可减至每日1次,同时密切观察发热的热型。
(4)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时,用冷毛巾敷头部物理降温。体温超过38.5℃时,可用30%~50%乙醇或温水擦浴,必要时药物降温或应用电冰毯物理降温。实施降温措施30min后须监测体温变化,并及时记录。
(5)补充营养、保证充足入量:高热时,分解代谢增加,营养物质大量消耗,同时由于迷走神经兴奋性降低,使胃肠活动减慢及消化吸收减弱,易引起消瘦、衰弱和营养不良。因此,应鼓励患者进高热、高蛋白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对不能经口进食者,必要时用鼻饲补充营养。高热时应保证每日入量3000ml,鼓励患者多饮水,饮水量1000~2000ml/d。必要时经静脉补充液体、营养物质和电解质等。
(6)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遵医嘱应用退热药、抗生素,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老年患者肝、肾功能下降,注意观察有无药物不良反应。
(7)做好基础护理:发热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食物残渣易于发酵,促进细菌繁殖,同时由于机体抵抗力降低及维生素缺乏,易引起口腔溃疡,因此应加强口腔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退热过程中大量出汗,应及时擦干汗液并更衣以防感冒。应用冰袋、电冰毯降温时,应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冻伤或局部皮肤压伤。
(8)密切观察生命体征:高热患者体温骤降时,常伴有大量出汗,易造成体液大量丢失,年老体弱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极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细速、四肢冰冷等虚脱或休克表现,应密切观察。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咳嗽、咳痰、喘息、胸痛、呼吸困难等呼吸系统症状,一旦出现上述情况,应配合医师及时处理。
6.高热患者有哪些护理措施?
(1)患者寒战、高热时,应立即给予低流量吸氧。氧流量为2~4L/min,病房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2)当患者寒战时,全身表面及肌肉高度收缩,体温处于上升期,如果此时采取物理降温,就会产生对抗性刺激,导致体温继续上升。此期应给予加盖棉被等保暖,让患者处于安静状态。待寒战消失,遵医嘱使用温水擦浴、冰袋或电冰毯物理降温。长期高热者遵医嘱使用冬眠合剂药物降温。
(3)建立静脉通路,补液。遵医嘱抽血培养或行血常规、血生化检查。
(4)监测体温、血压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密切观察用药后患者的反应,防止体温骤降引起虚脱或休克。
(5)发生寒战抽搐时立即平卧位或侧卧位,头偏向一侧,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舌咬伤及舌后坠。
7.使用控温毯降温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1)使用控温毯降温时应密切监测患者体温、心率、呼吸、血压的变化,每30分钟测量1次体温,按照体温下降的速度、效果及机体反应,适当调节毯温。清醒患者不宜将温度调得过低,使用时嘱患者和家属切勿随意调节按钮。
(2)密切观察患者情况,如发生寒战、面色苍白或呼吸、脉搏、血压变化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发现皮肤发绀时,表示静脉血淤积,血供不良,应立即停止使用。
(3)毯面应铺于患者肩部到臀部之间,不要触及颈部,以免因副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心率过缓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