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第1章 强对流天气气候特征
1.1 强对流天气的含义和分类标准
1.1.1 冰雹
1.1.2 短时强降水
1.1.3 雷暴大风
1.2 强对流天气资料来源及处理
1.2.1 资料来源
1.2.2 天气过程
1.2.3 资料选取年限
1.3 强对流天气时间分布特征
1.3.1 年际分布特征
1.3.2 月际分布特征
1.3.3 日变化分布特征
1.4 强对流天气空间分布特征
1.5 小结
第2章 强对流天气潜势分析
2.1 形成强对流天气的条件
2.1.1 水汽对强对流天气的作用
2.1.2 不稳定能量对强对流天气的作用
2.1.3 抬升运动对强对流天气的作用
2.2 巴彦淖尔市强对流天气的主要天气系统
2.2.1 强对流天气主要天气系统
2.2.2 易发生强对流天气的高低空配置
2.3 温度-对数压力图在强对流天气预报分析中的应用
2.3.1 T-lnP图各参量的意义
2.3.2 常用不稳定度指数意义
2.3.3 探空物理量指标总结
2.3.4 T-lnP图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2.3.5 V-3θ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2.4 小结
第3章 强对流天气的中尺度分析
3.1 地形对强对流天气的影响
3.1.1 巴彦淖尔市地形地貌概述
3.1.2 地形的热力作用
3.1.3 地形的动力作用
3.2 地面自动站网观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应用
3.2.1 地面辐合线的分析应用
3.2.2 地面自动站网观测资料在强对流天气中的分析和预报
3.2.3 自动站网资料应用的注意事项
3.3 强对流风暴的平移与传播机制
3.3.1 中尺度对流系统平移和传播
3.3.2 黄河河套地形在对流系统传播中的作用
3.4 小结
第4章 多普勒天气雷达在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中的应用
4.1 冰雹
4.1.1 冰雹的形成机制
4.1.2 冰雹云的雷达回波特征
4.1.3 冰雹预警着眼点及指标
4.2 短时强降水
4.2.1 短时强降水的成因
4.2.2 短时强降水的雷达回波特征
4.2.3 短时强降水预警着眼点及指标
4.2.4 山洪预警着眼点及指标
4.3 雷暴大风
4.3.1 雷暴大风成因
4.3.2 雷暴大风雷达回波特征
4.3.3 雷暴大风预报着眼点
4.3.4 雷暴大风预报指标
4.4 小结
第5章 特殊天气的雷达回波图例
5.1 飑线
5.2 出流边界
5.3 三体散射
5.4 中层径向辐合(MARC)
5.5 钩状回波
5.6 逆风区
5.7 V型缺口
5.8 入流缺口
5.9 弱回波
5.10 后向传播
5.11 中气旋
第6章 强对流天气个例分析
6.1 2012年6月25日大暴雨天气过程技术分析
6.1.1 过程概况及天气实况
6.1.2 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系统
6.1.3 探空图分析
6.1.4 卫星云图演变特征
6.1.5 雷达回波特征
6.1.6 预报预警思路及着眼点
6.2 2012年7月17日冰雹暴雨天气过程技术分析
6.2.1 天气实况
6.2.2 环流形势与主要影响系统
6.2.3 探空图分析
6.2.4 MCS(中尺度对流系统)在红外云图中的演变及其结构特征
6.2.5 MCS在天气雷达图中的演变及其结构特征
6.2.6 预报思路及着眼点
6.3 2020年7月4日大风冰雹天气过程技术分析
6.3.1 天气实况
6.3.2 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系统
6.3.3 探空资料分析
6.3.4 地面中尺度天气系统分析
6.3.5 中尺度对流系统的特征分析
6.3.6 预报预警思路及着眼点
6.4 2020年7月17日强降水冰雹天气过程技术分析
6.4.1 天气过程概况
6.4.2 环流形势及主要天气系统
6.4.3 探空图分析
6.4.4 地面中尺度天气系统
6.4.5 MCS红外云图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特征
6.4.6 MCS雷达图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特征
6.4.7 预报预警思路及着眼点
6.5 2020年8月11-12日暴雨天气过程技术分析
6.5.1 降水冰雹天气实况
6.5.2 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系统
6.5.3 探空曲线分析
6.5.4 地面中尺度天气系统
6.5.5 MCS发生发展及其结构特征
6.5.6 预报预警思路及着眼点
6.6 2020年9月14日大风冰雹天气过程技术分析
6.6.1 天气实况
6.6.2 环流形势与主要天气系统
6.6.3 探空图分析
6.6.4 地面中尺度天气系统分析
6.6.5 MCS在红外云图中的表现及其结构特征
6.6.6 MCS在雷达图中的表现及其结构特征
6.6.7 预报预警思路及着眼点
参考文献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