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皮肤的组织学特点
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织构成,借皮下组织与深部组织相连(图1-1)。皮肤有毛、皮脂腺、汗腺和指(趾)甲等附属器,它们由表皮衍生形成。
图1-1 皮肤组织结构示意图
(1)皮肤的结构
1)表皮:表皮由角质层(上层)和非角质层(下层)组成。皮肤颜色与黑素细胞相关。
2)真皮:真皮借基膜与表皮相分隔,分为乳头层(真皮浅层)和网状层(真皮深层)。真皮富含弹性和胶原纤维使皮肤具有弹性和收缩能力。真皮乳头层与表皮相互交叉,使得彼此间不产生水平移动。真皮内的血供一般来源于两种途径:①皮下血管丛,在真皮下走行;②由特定的动脉营养(伴随静脉),这些动脉通常在肌肉间/表面平行于皮肤走行,并发出垂直于皮肤的血管(除皮下神经丛的血管)。
(2)皮肤的厚度
不同年龄段和不同部位的皮肤厚度存在差异,这是由于各部位的表皮和真皮层厚度均存在差异。
1)表皮:主要提供耐磨的特性,人体各部位功能差异常导致表皮厚度相异,如足跖处的表皮厚度约为1.6 mm,眼睑处的表皮厚度约为0.04 mm。
2)真皮:真皮层厚度是表皮层厚度的15~40倍,人体各部位的真皮层厚度也都存在差异,如背部、掌跖的真皮较厚,眼睑的真皮较薄。
(1)皮下组织
真皮的下方为皮下组织,即解剖学所称的浅筋膜,由疏松结缔组织和脂肪组织构成,连接皮肤与深部组织,赋予皮肤一定的活动性和缓冲、保温、能量贮存等作用。其厚薄因性别、部位、年龄等而有差异。
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将皮肤与深层组织结构分开,如肌肉、骨骼等,由于其较为松弛,允许皮肤在皮下层水平存在一定范围的滑移。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因其分布区域不同而组织量不同,如眼睑处较薄,而腹部较厚。其血供来源丰富,但缺乏可靠的规律。
(2)皮肤的附属器
1)毛:人体皮肤除手掌、足底等处外,均有毛分布。
2)皮脂腺:多位于毛囊和立毛肌之间,为分支泡状腺。皮脂腺具有滋润和保护皮肤及毛发的作用。
3)汗腺:分为内泌汗腺(小汗腺)和顶泌汗腺(大汗腺)两类。汗腺具有散发热量和排泄代谢产物的作用。
创面愈合受皮下组织和皮肤的附属器的共同影响。在富含皮脂腺的区域(尤其是青少年的前额、鼻和背部等区域)缝合线周围可能出现明显的瘢痕(图1-2),这是由于受伤皮脂腺腺体穿刺损伤后的结果。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可因电刀热量损伤而出现液化,继而影响组织的愈合。此外,皮缘下方的结缔组织与脂肪组织若不加修整,可能会嵌插入皮缘之间影响皮肤愈合。
A.背部瘢痕
B.前额瘢痕
图1-2 背部及前额瘢痕
2.无菌术的历史沿革
无菌术早已经被大家所熟知,对于任何手术操作均意义重大。在各类手术操作中,医生应树立正确的无菌观念,熟练掌握必需的无菌术,避免术者和操作区域内的物品接触微生物,引起医源性感染,干扰组织修复过程,甚至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
荷兰学者列文 虎克(Antony van Leeuwenhoek)首次在世界上研制出放大率高达226倍的原始显微镜,从此将人类的视野带入到一个丰富多彩的微观世界。他发现我们的周边存在着许多肉眼看不见的微生物,并将它们命名为“狄尔肯”(拉丁文dierken),意即细小活泼的物体(图2-1)。他也成为全球第一个发现微生物的人。
法国微生物学家路易 巴斯德(Louis Pasteur)通过观察细菌等微生物的形态、迁移、增殖等,从生理学角度阐释了细菌的生物学特性,掀起了研究细菌等微生物的热潮,被公认为微生物学的奠基人之一。他发现用加热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