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清代戏曲音乐史(上下)(精)
0.00     定价 ¥ 29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23102664
  • 作      者:
    编者:路应昆|责编:竹岗
  • 出 版 社 :
    现代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6-01
收藏
内容介绍
《清代戏曲音乐史》是我国音乐理论界、史学界迄今所见唯一的一部戏曲音乐断代史专著。清代是我国戏曲和戏曲音乐最重要的发展时期。昆腔盛极而衰,梆子腔、皮黄腔先后崛起,板腔体取代曲牌体成为主流的一系列重要变化均发生在这一历史阶段。对这一历史阶段的戏曲音乐研究,可谓意义重大,价值非凡。我国自“西学东渐”起随着西方音乐的传入以及普通学校音乐课程的开办,中国人在学习、适应,乃至熟悉西方音乐的漫长过程中,却与中国传统戏曲音乐渐行渐远,背道而驰,以致在当代中国音乐界和戏曲界形成了两个颇具讽刺意义的怪圈:音乐界不懂戏曲,戏曲界不懂所谓的音乐。路应昆教授是我国目前被音乐、戏曲两界一致公认的一位戏曲音乐理论家,将清代戏曲音乐进行全面深入地研究,并以断代史的方式将其梳理成文,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上述“怪圈”,填补学术空白,为当代学界及后世留下可资持续研究的奠基性成果。
展开
目录
上编
绪论
一、历史座标
二、今存历史资料和已有研究
三、关于清代戏曲音乐的种类梳理
四、关于清代戏曲音乐的历史考证
五、本书内容安排
第一章 清前中期的昆腔
第一节 昆腔的来历及入清后的发展
一、明代水磨昆腔的创制与流行
二、入清后昆腔的发展
第二节 清前期文人传奇中的昆腔
一、李玉和“苏州作家群”的作品
二、李渔的“十种曲”
三、洪升的《长生殿》
四、孔尚任的《桃花扇》
第三节 清中期文人传奇、杂剧中的昆腔
一、文人的创作
二、文人、艺人合力创作的《雷峰塔》
第四节 宫廷戏曲中的昆腔
一、作品编创
二、曲牌使用及腔板处理
第五节 民间戏班所唱昆腔
一、艺人对文人之作的改造
二、民间昆班吸收的“俗腔俗调”
第六节 昆腔的伴奏
一、唱腔伴奏
二、吹打牌子
第七节 曲谱、曲学和谱曲
一、曲谱编订
二、曲学研讨
三、谱曲
第二章 清前中期的南北曲俗唱
第一节 南北曲俗唱的来历及入清后的演化
一、前代的南北曲俗唱
二、入清后的南北曲俗唱
第二节 南方的高腔
一、南方目连戏所唱高腔
二、华东及东南地区的高腔
三、南方其他地区的高腔
第三节 北京和北方其他地区的高腔
一、北京的高腔
二、北方其他地区的高腔
第四节 其他南北曲俗唱种类
一、闽中兴化腔
二、闽南泉腔和粤东潮腔
三、湘、赣等地的低牌子和横直牌调
第三章 清前中期的小曲
第一节 小曲的来历及在清代戏曲中的使用
一、前代的小曲
二、清代戏曲中的小曲
第二节 小曲在清代戏曲中的变异
一、“弦索”之曲
二、吹调和吹腔
第三节 小曲在各地的流衍
一、南方戏曲中的小曲
二、北方戏曲冲的小曲
第四章 清前中期的上下句腔
第一节 上下旬腔的来历及在清代戏曲中的使用
一、前代的上下句腔
二、清代戏曲中的上下句腔
第二节 上下旬腔在各地的流衍
一、南方戏曲中的上下句腔
二、北方戏曲中的上下旬腔
第五章 清前中期的梆子腔
第一节 梆子腔的来历及形态特征
一、清前期的梆子腔
二、清中叶的梆子腔和板腔体的创建
第二节 梆子腔的泛杂包容
一、“梆子秧腔”
二、西秦腔
第三节 北方的梆子腔
一、陕、甘、晋、豫、鲁的梆子
二、北京和北方其他地区的梆子
第四节 南方的梆子和拨子
一、南方的梆子
二、拨子
第六章 清中期的皮黄腔
第一节 西皮的来历
一、“西曲”与西皮
二、楚调与西皮
第二节 二黄的来历
一、平板与二黄
二、二黄与二簧
第三节 皮黄的音乐特征
第四节 皮黄在各地的流衍
一、南方的皮黄
二、北方的皮黄
下编
第七章 清后期的昆腔
第一节 南方的昆腔
一、江浙地区的昆腔
二、南方其他地区的昆腔
第二节 北方的昆腔
一、北京及其周边的昆腔
二、北方其他地区的昆腔
第三节 曲谱、曲学和谱曲
一、曲谱编订
二、曲学研讨
三、谱曲
第八章 清后期的南北曲俗唱
第一节 南方的高腔
一、华东及东南地区的高腔
二、中南地区的高腔
三、西南地区的高腔
第二节 北方的高腔
第三节 东南地区诸腔的变衍
第九章 清后期的小曲
第一节 南方戏曲中的小曲和吹腔
一、华东及东南地区的小曲
二、中南、西南地区的小曲
三、吹腔在华东等地的演变
第二节 北方戏曲中的小曲与其变异
一、北方的“曲子”
二、豫、鲁等地的小曲变“大曲”
第十章 清后期的上下句腔
第一节 南方戏曲中的上下旬腔
一、江浙地区的滩簧、淮调等
二、湘、鄂、皖、赣诸地的打锣腔等
三、南方其他地区的上下句腔
第二节 北方戏曲中的上下旬腔
一、冀、晋地区的落子、秧歌等
二、鲁、豫地区的肘鼓子、拉魂腔、柳子等
第十一章 清后期的梆子腔
第一节 陕、甘地区的梆子腔
第二节 晋、京、直隶地区的梆子腔
一、山西的梆子
二、京、津、冀的梆子
第三节 豫、鲁地区的梆子腔
一、河南的梆子
二、山东的梆子
第四节 南方的梆子
一、江、浙、赣、皖的梆子和拨子
二、鄂、湘、粤的梆子
三、川、滇、黔的梆子
第十二章 清后期的皮黄腔
第一节 北京的皮黄腔
一、道成时期的北京皮黄
二、同光宣时期的北京皮黄
第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