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音乐演奏与艺术欣赏
0.00     定价 ¥ 5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12045484
  • 作      者:
    作者:盛发军//王偲//朱峻峭|责编:林菲
  • 出 版 社 :
    线装书局
  • 出版日期:
    2022-08-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以传统音乐理论中的概念为基础,如音阶与调式、和声与调性、节奏与节拍等,虽然20世纪音乐中有一些先锋派作曲家的创作在先锋性潮流的驱使下脱离了这些基本要素。20世纪音乐演奏技法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20世纪音乐使用的基本要素产生的新技术与方法.如三和弦转换方法、数控节奏中的数理、音色与音响组织中的点描等;另一方面是对传统的音乐技法的扩展性应用和非西方音乐中的一些技术手段,如十二音序列音乐的技法、“微复调”、简约主义音乐中的持续音与重复等。
展开
精彩书摘
  《音乐演奏与艺术欣赏》:
  一直觉得音乐的世界是一种虚拟中的征服,它用不同的方式征服着不同种类的人的心情。再普通的人,不管他的知识层面如何,不管他的地域文化所带来的差异如何,他都具有一样与生俱来的能力,那就是音乐鉴赏的能力。音乐对喜欢它的人来说只限于欣赏的品味和能力。对它的了解并不仅限于听上,要从各方全面了解。具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对情感的培养和素养的提升都有很大的帮助,所谓“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分辨出来的。
  西方传统音乐以神秘浪漫为主,钢琴的加入使它越来越具有抒情、浪漫、自然风格。经过中世纪时期、文艺复兴时期、巴洛克时期、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西方音乐的发展越来越成熟、越来越丰富。与中国古典音乐的空灵与返古相比,它所具有的浪漫是空前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西方音乐越来越注重乐器的协奏和声调的组合,正如中西方意识形态一样,中西方音乐也呈现出它们截然不同但又各具韵味的时代和地域特色。
  历史的车轮转动着,承载着人类文明的不断发展,中西文化的不断交融,使音乐的风格也各自出现了变化。19世纪以来,西方音乐进入了一个新时期,经济的发展使音乐的大众化变得越来越深刻,流行音乐开始蔓延至全世界,华尔兹、波尔卡,探戈舞、布鲁斯、爵士音乐、摇滚等,直到现在的通俗音乐,它给人的是自由的呼吸和心灵完美的感应,越来越多的流行音乐成为人们精神的港湾,它不是贵族化的奢侈,而是平民化的消费,能被各种类型的人接受,成为世界范围的大众文化盛宴。
  处在这个时代,我们所拥有的不仅是对民族历史要了解多少,要全面发展自己,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还要有一定的音乐鉴赏能力。这就要求对音乐发展历史的了解,音乐鉴赏能力最为重要的一方面就是要对其背景的深刻理解。它不仅让我们在民族文化和不同的精神氛围下感受来自各方的熏陶,还让人对各个地域的人文、物质、感情、活动有更深一步的了解,能通过音乐这面镜子反映出更广阔的大干世界。
  正如要实践就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一样,音乐鉴赏不仅是会感受几首曲子听几首歌曲的事情,它是一门学问,需要从最基础的历史文化问题着手,这是音乐鉴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我们必须具备的,人人都会听歌,但又有几个人能听出其中的门道呢?
  音乐的发展使它越来越离不开乐器的发展,要有良好的音乐鉴赏能力离不开对乐器全面的了解。在音乐这个庞大的家族里,乐器以它不可替代的地位彰显着包罗万象的王者风范。中国传统乐器中最早的吹奏乐器有骨笛、骨哨等,接着,埙的发展以及管、箫、笙的发展,让古典音乐的发展更加丰富多彩。此外还有击奏乐器也极为常见,如罄、鼓。总之,时代的发展,乐器也是一个最好的见证者。中国如此,西方更是如是。竖琴、钢琴、提琴、萨克斯、号、吉他等,以其浪漫的声音彰显着西方浪漫音乐风格。
  无论是埙、琴、古筝还是箫,它们所表现的是独特的中国古典文化,东方的神秘,像一个个全身散发着佳人内蕴的羞涩沉默的含羞带涩的美人。它们所给的是知己间的默契。而西方的钢琴、提琴等所散发出来的是无限的浪漫和遐想,听着那些流淌出来的声音仿佛是银色月光下窃窃私语的情人。它们所带来的是法国葡萄酒的醇香、梧桐树的静谧、荷兰郁金香的雅致、丹麦人鱼的期望。
  再美的词与声音如果没有乐器的陪伴也是无法打动人的听觉器官的,就像红花总要有绿叶来配的。当然有些乐器本来就能演奏出最打动人心的音乐,如古筝的《梅花三弄》《平沙落雁》、钢琴的《命运交响曲》。乐器欣赏本身就是一门音乐欣赏,如果用乐器来代表音乐是不为过的。在不同的乐器奏乐中我们在寻找着属于它本身所具有的那份真谛。音乐鉴赏能力的重要就体现在对不同乐器以及它所体现的思想的诠释有着深刻的体会。
  音乐的本身就在于人对它的创作,它是一个客体,之所以蕴含着独特的情感,是因为人们赋予它自己的情愫,伤感、快乐,一切的一切,通过人的主观的发泄并表现才有了音乐的精神灵魂所在。所以就产生了许多的著名音乐家和其创作的作品,如中国的俞伯牙,西方的莫扎特、肖邦、德沃夏克、许茨等。俞伯牙的《高山流水》是知己间的交流,师旷的《阳春白雪》、华彦钧的《二泉映月》、莫扎特的《费加罗的婚礼》、肖邦的《革命练习曲》等,这些著名的作曲家和这些著名的作品无时无刻不在向世界展示着它们的风采。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也要从这些方面培养,它们对于我们审美能力、感性思维、认知能力、判断能力、入文素养以及品位的提升都有帮助。我们不仅从中认识到文化的丰富,也在无形中使感情受到启发,可算是一种人文关怀了。音乐鉴赏能力最终要从这些作品中得到增强。
  ……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音乐理论
第一节 音乐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 音乐的形成

第二章 音的特性与记谱
第一节 音的特性
第二节 音与音高
第三节 音乐的记谱方式

第三章 音乐的语言构成
第一节 节奏与节拍
第二节 调式与调性
第三节 音乐曲式结构
第四节 音乐的旋律及发展手法

第四章 音乐的空间组合
第一节 传统思维下的音高组合
第二节 三和弦转换理论
第三节 调性中心与复合调性

第五章 音乐与乐器演奏的关系
第一节 音乐与乐器
第二节 演奏技术的音乐化
第三节 音乐与自然规律
第四节 音乐表演与音乐教育
第五节 乐器的物理性能

第六章 乐器演奏介绍
第一节 乐器演奏的来源
第二节 乐器演奏的发展
第三节 乐器的种类
第四节 乐器的发展变化
第五节 音乐演奏的形式

第七章 器乐演奏基础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听觉与联觉
第二节 节奏
第三节 音乐作品的形式分析
第四节 音乐作品的风格分析
第五节 即兴演奏能力训练

第八章 器乐演奏的心理分析
第一节 器乐演奏心理的构成
第二节 器乐演奏的心理原则
第三节 器乐演奏的心理调控与训练
……

第九章 艺术欣赏基础
第十章 音乐艺术欣赏
第十一章 音乐教学与艺术欣赏的契合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