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代人的冷峻良知——乔治·奥威尔的文学随笔集,内容丰富。
2.被誉为“文体作家”的奥威尔,观点独特,文笔犀利,观察力敏锐,字里行间又不乏诙谐幽默,各文豪的奇闻逸事在其笔下跃然纸上。可读性强。
3.内容经典,知识点满满——
为什么20世纪20年代的杰出作家们都要持悲观态度,为什么他们的作品中总有颓废不堪的氛围?
为什么总要写代表死亡的头骨和仙人掌?
何为“优秀的坏书”?
怎么创造“新词”?
为何要有“腰封”?
4.精选特种纸张,阅读舒适;精装小开本,装帧雅致易携带;文学价值高,适合阅读和收藏。
为小说正名(节选)
显而易见,目前小说在人们眼中的地位极低,低到“我没读过小说”这种十几年前说出来略带歉意的话,现在反而有些骄傲的意味。诚然,在知识分子眼中,现代或近现代还有几位小说家的作品可以一读。但关键是,那些一般的普通小说总是被习惯性地忽视,但普通诗集和评论集却仍有不低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如果你选择写小说,你的读者群体智力水平往往比不上选择其他写作形式的。关于人们为什么无法创作优秀小说,有两个显而易见的原因。虽然现在小说渐渐式微,但如果小说家们对于自己的读者再不多加了解的话,小说没落的速度会更快。当然了,有的人可能会说(比如贝洛克那篇充满怨恨的文章)小说这种艺术形式已经跌入尘埃,没人在乎它的命运如何,我甚至觉得这种观点根本不值得我去反驳。无论如何,在我看来,小说毫无疑问是值得挽救的,而要想挽救小说,就得想办法说服知识分子去正视它。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去分析小说式微的众多原因之一——在我看来也是最重要的原因。
问题在于,人们总喜欢大肆吹捧小说,这反而令其丧失了存在感。你去问一问任何有独立思辨能力的人,为什么他“从不看小说”?得到的回答往往是因为那些书评家笔下令人反胃的虚假夸赞,我甚至不需要举太多例子。上礼拜的《星期日泰晤士报》里就有个现成的案例:“要是你读了这本书后没有开心得拍案叫绝,那你简直是具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你随手翻一翻任何一部小说护封上的评语,都可以看到一模一样的或者类似的话。如果有人把《星期日泰晤士报》上的话当了真,那只会发现自己拼了命也追赶不上。被报纸力荐的小说以每天十五部的速度向你袭来,每一部都是读了就无法忘却的神作,要是错过一本,你的灵魂就危在旦夕。这就使得你在图书馆选书变得难上加难,而且要是你看完没有“拍案叫绝”,心里一定十分过意不去。不过,任何一个头脑清醒的人都不会被这种话语蒙骗,以至于人们对于小说评论的不屑让小说本身遭受了无妄之灾。当所有小说都被称作“天才之作”向你压来,那么你认为这些全是废话也是理所应当。现在,文学知识分子之间的这种观点已经非常普遍。如今,承认自己喜欢看小说相当于承认自己爱吃椰子冰激凌,或者比起杰拉德·曼利·霍普金斯更喜欢鲁伯特·布鲁克的作品。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上述发生的情况,但很少有人看得出来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从表面上看,对书籍的大力吹捧不过是一个简单且无耻的推销伎俩。比如甲写了一本书,乙把这本书出版,再让丙在某周刊上发表评论。但如果丙写的评论不好,乙就会删除他的评论,于是丙只能吹捧这本书是“无法忘却的大师之作”,否则就只能喝西北风了。情况大致如此,小说评论风气日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写评论的人被出版商通过第三方进行操控了。但是从表面上又看不出有什么不妥之处。这场骗局的参与者并非故意商讨后做出行动的,他们或多或少也是被逼无奈才落入了这种局面。
首先,有一种观点十分普遍,但其实我们不应如此认为,那就是小说家也很喜欢这种好评,甚至为了自己能够得到好评而付出了某种行动。谁不喜欢别人说自己的作品是令人心跳停拍的绝世之作,甚至可以和英语语言本身一起长存于世。但如果没人这样评价自己的作品,小说家也会感到失望,毕竟其他小说家都收到过类似评价,如果把你给漏掉了,大概说明你的书不好卖。其实雇人写评论是出于商业需要,就像护封上的评论引用也只是衍生品而已。但就算最没水平的受雇评论家,我们也不能指责他写了一堆废话。毕竟在他的处境下也写不了别的东西。因为就算是不存在有意或无意的贿赂情况,但只要人们还觉得每一部小说都值得评价,那“优秀的小说评论”就永远不可能存在。
我为什么写作
一个书评家的自白
为小说正名
优秀的坏书
书店记忆
新词
在鲸腹中
李尔王、托尔斯泰和小丑
托尔斯泰和莎士比亚
马克·吐温——持证小丑
鲁德亚德·吉卜林
W.B.叶芝
如此欢乐的童年
乔治·奥威尔年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