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自然之后(一部元素诗)(精)
0.00     定价 ¥ 4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9854209
  • 作      者:
    作者:(德)温弗里德·塞巴尔德|责编:田晨|译者:任昱璞
  • 出 版 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1-01
收藏
编辑推荐

化身时间和记忆的生态学家:

塞巴尔德勘察由回忆和想象、艺术研究和科学考证沉积而成的历史地貌,在生命的增殖与衰败、涨满与消退中,向人类在自然的位置发起诘问。


自然之力:

塞巴尔德用令人惊异的文字,为世界这副病躯排演了三幕“病理学戏剧”,其中,诡谲的彩和悼怆的黑白、世俗的扰攘和圣洁的寂静交替出现:在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的画笔下,自然是腐败的、畸形的和堕落的;在格奥尔格·威廉·施特勒的探险中,北域的海使人内省、惊惧和虔敬;塞巴尔德则从自己出生时的不祥星象和后来眼见的工业败景中领悟到,人类的历史,仅是一次又一次的劫后余生。

 

野蛮的自由诗:

本书展现了不同于其他诗歌的遣词、修辞、思想纹理、文化底蕴和学术密度,颇具野心地囊括了自然、历史、移民、失落等主题,还凿琢了在其后期作品中频繁出现、意象丰富的互文细节。值得注意的是,塞巴尔德小说以绵延的长句闻名,本书的诗行却在此处野蛮断裂,在彼处戛然而止,让人不禁发问,这部献给自然的祷文,是否也在模仿自然的无情与无常?


展开
作者简介

作者

[德]温弗里德 塞巴尔德,德国作家、学者,1944年出生于德国。自1970年起居住英国,在东英吉利大学执教。2001年因车祸去世。曾获德国柏林文学奖、不莱梅文学奖、海因里希;伯尔文学奖、海涅文学奖等,著有《奥斯特利茨》《眩晕》《土星之环》《移民》。

 

译者

任昱璞,北京大学德语文学博士,现任教于西安外国语大学。


展开
内容介绍
本书是塞巴尔德的文学处女作,是他第一部诗歌作品。长诗分为三个部分,分别讲述了德国画家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和他的画作、德国博物学家格奥尔格·威廉·施特勒和他的北极之旅,以及塞巴尔德本人作为德国公民的记忆与经历。这些由想象、回忆和学术考证组成的生命片段向人类在自然的位置发起诘问,在生命的涨满与消退中传递沉重的历史阴郁。
展开
精彩书摘
合上林登哈特教区
教堂的祭坛双翼,
将木刻人像关在
各自的龛室,
就会迎面看到左边
嵌板上的圣格奥尔格2。
他站在画的最外缘,
离下方世界有一手掌宽,
正要越过画框
走出来。格奥尔吉乌斯·米勒斯,
这个身披铁甲的男人有着圆润的
铜铁胸膛、金红色头发和银光闪烁的
女性特征。不为人知的
格吕内瓦尔德3的面容不断浮现
在他的作品中,像见证了
雪地奇迹4的脸、沙漠
隐士5的脸,和面对慕尼黑的嘲弄6
那充满同情的脸。
最后,在埃朗根图书馆的
午后微光下,它
从一幅用亮白色粉笔绘成、
后来被陌生的手用笔墨毁掉的四
五十岁画家自画像7中,
显现了出来。总是同样
温和,同样担负悲伤,
同样不协调的眼睛,遮掩着
低垂着,从侧旁望向孤寂。
格吕内瓦尔德的面容
再一次出现在巴塞尔的小
霍尔拜因8一幅头戴皇冠的圣女像上。
这是一种奇特的佯作
相似的情况,弗拉恩格尔’写道,
他的书被法西斯烧毁了。
是的,艺术作品中的男人们
看上去如兄弟般相互敬慕,
在他们路途交错之处,
常常为彼此立一座纪念碑。也许因此,
在林登哈特教区教堂祭坛的
右翼中央,这位年长的男人
不安地将目光投向另一侧的
小男孩,许多年以前的
一月清晨,我自己曾
在班贝格火车站遇见过前者。
这是圣人狄奥尼修斯,
臂下夹着他那被砍掉的头颅。
为他,格吕内瓦尔德为这个
自己选中的、在生命正中携
死亡而行的庇护者画上了
里门施奈德“的样貌,
二十年后,里门施奈德的双手
被维尔茨堡大主教
用酷刑摧残。早在此前,
疼痛就已渗入画中。
这是规则,画家知道,
并且把自己当作祭坛上
十四救难圣人
少之又少的同伴。神圣的
布莱修斯,阿哈茨和欧斯塔奇;庞大良
埃吉迪乌斯、西里亚克、克里斯多福、
伊拉斯谟和那极为俊美的
抱着公鸡的圣法伊特,
他们每个人都望着不同的
方向,我们却不理解
为什么。而三位救难圣女
芭芭拉、卡塔琳娜和玛格丽特12
在左侧嵌板边缘
将她们形状相同的东方眉眼
凑在圣格奥尔格的身后,策划着
一场反对男人们的阴谋。
诸圣女的不幸
是她们的性别,是两种性别
可怕的分离,格吕内瓦尔德
也亲身经历过。那个遭受驱逐的
魔鬼被西里亚克13——不仅仅由于
空间的窄仄,更是作为一个象征
——举在空中,它是女性,
就像法兰克福施特德尔“里,
格吕内瓦尔德的一幅灰色画
极其生动地呈现出来的那样:
它来自戴克里先15的疯癫女儿,
被束缚的公主阿尔特米娅
跪在地上,身边的西里亚克
用圣袍绶带牵住她,
像用短绳拴住一条狗。
无花果树的枝条从两人头顶
伸向前方,挂着果实,
有一颗已经完全被虫蛀空了。
注释
1 林登哈特教区教堂,即德国巴伐利亚州克罗伊森市的圣迈克尔教堂。内设的有翼祭坛,其嵌板上十四救难圣人像,乃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Matthias Grunewald)于约1503年所绘。十四救难圣人为天主教传统中受敬拜的殉道士,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或取自传说,俗信他们可消灾治病。该圣人崇拜始于14世纪的日耳曼莱茵兰地区。
2 圣格奥尔格(hl.Georg),拉丁名格奥尔吉乌斯(Georgius),即圣乔治,救难圣人。其形象披甲持矛骑马屠龙。
3 马蒂亚斯·格吕内瓦尔德(约1470一1528),又名马蒂斯·尼特哈特(Mathis Nithart)或戈特哈特(Gothardt),文艺复兴时期德国画家。档案和艺术史家评论相互矛盾,使这位画家的身份成谜。
4 指格吕内瓦尔德祭坛三联画《圣雪奇迹》(Schnee-wunder,约1517-1519)。
5 指格吕内瓦尔德《圣安东尼的诱惑》(Versuchung des Hl.Antonius,约1512-1516)。
6 指格吕内瓦尔德《嘲弄基督》(Verspottung Christi,约1503-1505),现藏于德国慕尼黑老绘画陈列馆。
P3-8
展开
目录

俨然阿尔卑斯山的雪 1

我若在海极留下 53

幽暗的夜晚启航 113

译后记 166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