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罗伯特·斯蒂文森作品中流动的家/外国文学研究丛书
0.00     定价 ¥ 50.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308233903
  • 作      者:
    作者:余雅萍|责编:包灵灵
  • 出 版 社 :
    浙江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2-12-01
收藏
作者简介
  余雅萍,浙江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19世纪英美文学和文学认知批评。已在《英美文学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以及《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文化艺术研究》《认知诗学》《中国美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文多篇。
展开
内容介绍
罗伯特·路易斯·斯蒂文森(RobertLouis Stevenson,1850—1894)是19世纪英国(苏格兰)作家,游踪却几乎遍及全球,他见证了以铁路等为载体的流动时代的到来。他的作品书写了这一时代对传统家庭模式的冲击,蕴含了作家对“家”的复杂感悟。将“家”作为主题的斯蒂文森研究并不少见,多数针对作家的某个特定旅居之地展开研究,建构作家、作品与“家”之间的联结。但是个体为何及如何由此及彼地流动,以及流动期间个体对“家”的认知的微妙变化,均未在此类研究中呈现。本书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之上,尝试梳理斯蒂文森作品中“家”的时代内涵,凸显“家”的流动属性,即强调个体在物理空间中的移动产生对“家”的动态认知,从而建构“家”的多重意义。
展开
精彩书摘
  《罗伯特·斯蒂文森作品中流动的家》:
  小说中,“正义”的航海人的品行是否禁得起推敲?乡绅特里劳尼住着“一栋被古老的大花园所簇拥”的宅邸并拥有“四周全是书橱,上面摆着许多半身雕像”的宽敞书房,这些皆彰显了他在乡里的尊贵身份与地位。但他对海盗的态度却极为矛盾。一方面,他因海盗弗林特(Flint)是英国人而十分自豪;另一方面,他又谴责道:“这些海盗还要什么!除了钱,他们还在乎什么?他们之所以敢冒生命危险,不是为了钱又是为了什么?”假如海盗的恶仅在于他们对金钱的贪念,那么特里劳尼游说利夫西大夫出海寻宝的理由便让人疑惑不解,“你不要再干那无聊的行医行当了,明天我就动身去布里斯托尔。……我们将全速航行,一路顺风到达宝岛并很快找到藏宝之地。那里的金币堆积如山,任你在上面打滚,拿他们打水漂”。代表“正义”的乡绅特里劳尼对海盗群体的评判标准不一且相互矛盾,这揭示了他自身的身份困境。他对大海盗弗林特的崇拜之情溢于言表,但对其他海盗贪婪爱财的行径嗤之以鼻。他以局外人的身份,清醒又理智地揭露了海盗贪财的本质,即海盗一切冒险行为的驱动力在于金钱;与此同时,他又被宝岛上“金币堆积如山”所诱,且极力劝服利夫西大夫放弃行医行当,陪他涉身其中共探宝藏。其“正义”的身份之下,贪婪爱财的本质昭然若揭。
  菲奥娜·麦卡洛克(Fiona McCulloch)认为,此处存在殖民的双重标准。一方面,特里劳尼试图掩盖帝国的某些罪恶和勾当;另一方面,他又企图为罪恶和野蛮行为披上文明的外衣,使其合法化。笔者虽然并不完全认同用殖民或者后殖民的视角来解读此文本,但是以特里劳尼为代表的英国社会中上层阶级对寻宝的兴趣无异于海盗,这的确模糊了寻宝事件合法与非法之间的界限。
  国家对海盗模棱两可的态度是导致上述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一方面,英国统治者向海盗颁发“私掠许可证”(privateering commission),这种现象以伊丽莎白一世执政时期尤甚。海盗们掠夺的财富,为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备下了充足的资金,由此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当时英国社会英雄式的人物。另一方面,英国在1536年通过了《海上犯罪法》。1664年,英国国际法学专家奥林·詹金斯首次提出“海盗是全人类的公敌”。
  英国社会对海盗的评判标准模棱两可,这极大模糊了航海人正义与邪恶之间的界限。霍金斯在小说结尾处提到,“我们每个人都分到了一大笔钱。至于这笔钱怎么花,是理财有方还是千金散尽,这要看个人性格和气质”。虽然他并未提及特里劳尼,但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谁又能保证贪恋财富的特里劳尼不会成为下一个海盗,在千金散尽后,再一次离家寻宝?所谓的正义的航海者们离家寻宝,最终或与海盗们殊途同归,陷入无休止追求财富的死循环。此外,他们担忧自己在航海途中与海盗相遇后堕至更低身份等级的可能性,是为“正义”的特里劳尼们焦虑的源头。
  而海盗们面临的困境在于,他们在成功获得财富后,是否能得到社会的认可,即是否能得到与财富相匹配的上层身份及其带来的尊严与受人尊重的感觉?
  小说对海盗外貌与神态的描述落入了刻板印象的怪圈,如比尔船长“衣衫褴褛,目光呆滞,看似稻草人”,由于酗酒过度,“有气无力地趴在桌上”。如独腿的西尔弗船长在霍金斯的梦中,带着“狰狞的面目……连跑带跳越过篱笆沟渠向我追来”。如被放逐孤岛、看上去半呆痴的本·冈恩(Ben Gunn)等。多数情况下,海盗们并非以英雄般的光辉形象出现,他们有的迷恋酒精、神志不清,有的肢体残缺、身患重疾。
  ……
展开
目录
绪论
第一节 研究对象
第二节 研究综述
第三节 本书框架、研究价值和创新点

第一章 维多利亚时代与斯蒂文森的“家”
第一节 “家”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四海为家的斯蒂文森
第三节 维多利亚时代流动的家
小结

第二章 离家:在身份焦虑中出走
第一节 《金银岛》中航海人的身份焦虑与离家
第二节 《化身博士》中的中产阶级身份焦虑与离家
第三节 《为赋闲者辩》中赋闲者的身份焦虑与离家
小结

第三章 寻家:在动与静的关系中重构家的内涵
第一节 漂泊中的想象与家的重构
第二节 家中天使的去蔽与家的重构
第三节 现代交通工具与家的重构
小结

第四章 归家:在多维叙事中构建归航之途
第一节 契约奴隶叙事与归家主题
第二节 追溯历史与精神归家
第三节 死亡叙事与魂归故里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