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坛首秀,艳惊四座
1960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入围名单明星璀璨,刚刚在文坛展露头角的罗斯凭借处女作,一举击败了自己的文学偶像福克纳和贝娄,不仅奠定了自己的文坛地位,也从此走上了开挂之路。难怪贝娄会说,这是部“处女作但绝非出自新手”。
2. 主打中篇《再见,哥伦布》:似写情事,实说历史
罗斯立志书写美国当代史,而《再见,哥伦布》就是含着这种“志向”的银汤匙出生的。1960年代的美国,帕蒂姆金一家,移民三代继承了二代积累的物质繁荣,却迎头撞上“降临在无数美国中产头上的精神空虚”,罗斯以“极端的准确”(欧文·豪语)记录了这种繁荣的困境。虽然是一个美国故事,但大洋彼岸的我们亦能感同身受。
3.五个短篇:非主打之光
当精于钻营的小兵遇上善良正直的长官,天真好奇的熊孩子遇上虔诚严苛的神学老师,“好人王”艾利遇上“全民公敌”黑衣人……亨利·詹姆斯作品所特有的形式和结局,菲利普·罗斯也玩得游刃有余。故事的走向,戏剧的张力,牵动着读者的心。
《再见,哥伦布》是菲利普•罗斯二十六岁时出版的第一部作品,收录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和五个短篇小说。该书出版后即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他在作品中富有爆发力的才智、深刻的洞察力及其对笔下人物的悲悯之情,令其在美国文坛一举成名。中篇小说《再见,哥伦布》讲述一对同为犹太人但家境悬殊的青年恋人的故事。出身贫寒的图书管理员尼尔与青春貌美的富家女大学生布兰达在盛夏的游泳池畔邂逅,一见钟情。但社会阶层的差异、恋人之间的种种猜疑最终导致一段青春恋情黯然收场。五个短篇分别是《犹太人的改宗》《信仰的卫士》《爱泼斯坦》《世事难测》和《狂热者艾利》。
心灵乃半个先知。——犹太谚语
《再见,哥伦布》
她蓦地从椅子上跳起来,“盐!”回到自己座位时,呼地一下把盐瓶撂在我面前——她家不用胡椒粉,因为她听盖伦•德雷克在他主持的节目里讲,人体内不吸收胡椒粉。格拉迪丝姨母要是知道她做的饭菜,经食道、胃到肠,仅仅为了得到在人体内周游一圈的乐趣,她会于心不安的。
第二天早晨,我在图书馆对面的华盛顿街上找了个地方停车,离上班还有二十分钟,与其立刻穿过马路去上班,不如先去公园散散步。我并不热衷于跟同事们打成一片。我知道此刻他们正在装订室里喝着早晨的咖啡,身上还散发着上周末在阿斯伯里帕克喝的橙味鸡尾酒的味道。我在公园的凳子上坐下,朝布罗街望去,看着早晨来往的车辆,尽管隔着几个街区,但拉克万纳的班车轰隆隆向北驶去的声音我想我仍能听见——绿得发亮的火车,虽旧却很干净,车窗一路上都开着。有几个早晨,为了消磨上班前的时间,我就走到铁路边,看那些滚滚而来的敞开的车窗,窗台上露出的穿短袖衬衫的胳膊肘以及手提箱的边沿,它们是属于那些从梅普尔伍德、奥兰治和远郊抵达本城的生意人的。
公园西边是华盛顿街,东边是布罗街,空荡荡的,显得阴暗,散发出树木、夜晚和狗屎的气息,还夹着一股淡淡的湿味,说明犀牛般庞大的洒水车已经冲洗过了市中心的街道。我身后的华盛顿街的那头是纽瓦克博物馆——不用瞧也知道;那门口是一对东方式的大花瓶,像是印度王公贵族用的大痰盂,旁边是一片不大的建筑群,学生时代我们时常坐专车到那里去。那些建筑物都是砖砌的,古老陈旧,爬满藤蔓,常使我想起新泽西州与我们国家早期历史之间的联系,与乔治•华盛顿的联系。我现在所在的公园里,一块小铜碑告诉我们这些孩子,他曾在此训练他英勇善战的军队。公园尽头比博物馆再远一些,便是我上大学时的银行大楼。几年前,它被改为罗格斯大学的分校;事实上,就是在那间曾被当作银行董事长会客室的房间里,我攻读过当代伦理课程。虽说现正是盛夏,而我已离校三年,但要我记起那些同学,我的朋友们,仍不是一件费劲的事。他们晚上到班贝格和克雷斯吉百货店打工,用推销过时女鞋所挣的钱支付实验室的费用。我再一次朝布罗街望去:夹在一家窗户脏兮兮的书店与一家简陋小餐馆之间的是一家小型艺术剧院。多少年过去了,我曾站在它的遮檐下,为了看看《狂喜》中海蒂•拉玛裸泳,谎报年龄,又多塞给收票员二毛五分钱。可惜那演员没有把她的斯拉夫魅力表现得淋漓尽致,令我十分失望……坐在这个公园里,我感到自己对纽瓦克的了解是如此深透,这种根深蒂固的依恋不由自主地发展成为热爱。
我坐在那件布鲁克斯兄弟牌衬衣上,出声地念着自己的名字。
我在一张靠背椅上坐下,扬起一阵灰尘。外面下雨了。我们闻得到从储藏室另一端隐约可见的通风口灌进来的湿气。布伦达从地板上站起来,坐在沙发上。她的膝盖和紧身短裤都给弄脏了。当她把头发掠到后面去时,前额也沾上了灰尘。我看着我们——在这一片混乱与灰尘中间,不禁有一种奇怪的感觉:我们像一对刚搬进新房的小两口,突然之间有了自己的家具、金钱和未来,可唯一使我们欣慰的是从外面进来的清新空气。它提醒我们,我们还活着,但必要时并不能当饭吃。
不仅如此,哈莉特和罗恩的结合还提醒我:别离没必要成为永恒,男女可以彼此结为夫妻,哪怕他们还乳臭未干!布伦达和我从来没有谈到过结婚,或许在游泳池的那晚是例外,当时她说:“只要你爱我,就会万事如意。”是的,我爱她,她也爱我,但万事并不尽如人意。或者说,这是不是我又在制造麻烦呢?我想我应当认识到我的际遇已经大为改观;可草坪之上的八月晴空委实太美、太瞬息万变了,我希望布伦达嫁给我。然而,十五分钟后,当她独自一人开着车顺车道驶过来时,我却又开不了口。这种求婚所需要的勇气是我不具备的。我觉得我只能听到“哈利路亚”这样的回答,除此以外,其他任何一种肯定回答都不能使我满意。任何形式的“不”,甚至连一些托词,如“亲爱的,让我们等等吧”,也会成为我的末日。所以我猜这就是我当时要用另一个建议取而代之的原因,可结果证明,这个建议比我当时所认为的要大胆得多。
我没有立即叫出租车,而是顺路朝哈佛大学走去。我以前没到过哈佛,我从其中的一个校门进去,沿着一条小道向前走。头顶是枯黄的秋叶和昏暗的天空。我只想孤身一人在黑暗中行走,倒不是想思考什么问题,恰恰相反,是想有一个思想放空的时刻。我穿过院子,登上小山,到了拉蒙特图书馆前。布伦达以前曾告诉我,里面的休息室中装有佩蒂姆金牌盥洗盆。路灯的亮光把我的身影映在大楼的玻璃窗上。楼里一片漆黑,没有一个学生,也没有图书馆人员。突然我想放下行李,拾一块石头砸破玻璃窗,当然我没有这么干。我仅仅是端详着玻璃窗里自己的形象。我想,我就是这样一块料,就是这在我面前的四肢和脸庞。我端详着,然而我的外表提供不了任何关于我内心的信息。我真想飞奔到玻璃窗的另一头,用比光、比声、比返校节的赫伯•克拉克还快的速度,站在玻璃上那个影像的后面,看看究竟是什么东西正透过那双眼睛在张望,是什么促使我将追求与执著变成爱情,然后又将它变回来?是什么把得到变成失去,又把失去的———天知道有没有这种可能———变成得到的?我敢肯定我爱过布伦达,尽管站在这儿,我知道我再也不会爱她了。我知道今后很长一段时间,我不会像爱布伦达那样去爱任何人。和别人在一起时,我还会有同样的激情吗?那激起我爱她的一切,还会激发对别人的欲望吗?如果她与布伦达稍有不同……那我还会爱她吗?我凝视着渐渐暗下去的玻璃窗,凝视着自己的影像,接着我的目光透过窗子,越过阴凉的地板,落到一堆乱七八糟的书上。
我没有看得太久。就在犹太新年的第一天,太阳冉冉升起之时,我搭上去纽瓦克的列车,提前回到了工作岗位。
再见,哥伦布/1
犹太人的改宗/167
信仰的卫士/193
爱泼斯坦/245
世事难测/283
狂热者艾利/303
这位初出茅庐的作家,就是我,以一种清晰、质朴的笔触,在他二十岁头上写下了这些故事。那时的他,是芝加哥大学的一名研究生,是驻新泽西和华盛顿的一名军人,是退伍后重回芝加哥大学的一名新手英语讲师……一开始,他惊讶于任何一个读书识字的人会真的对他的故事感兴趣,这些故事有关他从小耳濡目染的他这一族的习俗和禁忌,他们的厌恶,他们的渴望,他们对离经叛道和缺点不足的恐惧,他们的窘迫和他们眼中的成功。——菲利普•罗斯,《再见,哥伦布》30周年纪念版序言
罗斯获奖的第一部作品即刻确立了作家作为一个具有爆发性才智、冷峻的洞察力和强烈的同情心的写作者的声誉。《再见,哥伦布》讲述了尼尔•克鲁格曼和活泼漂亮的布伦达•帕蒂姆金的故事。他来自贫穷的纽瓦克,她来自肖特希尔斯郊区,他们在一个暑假相遇,然后坠入爱河。这段恋情既关乎爱情,也关乎社会阶层和怀疑。除了这部中篇小说之外,还有五部短篇,它们风格各异,从反叛传统到诉说柔情,照亮了美国犹太移民群体中,父母与子女之间,朋友之间,邻里之间那些隐秘的碰撞。——1960年美国国家图书奖获奖评语
《再见,哥伦布》是一本处女作,但作者绝对不是一个新手。和哭嚎着闭着眼睛光溜溜地降生的我们不同,罗斯先生来到这个世界就已经具有人样,有指甲、头发和牙齿,能流利地说话了。二十六岁的他技巧娴熟,富有智慧,充满能量,就像一个老手。——诺奖得主索尔·贝娄
《再见,哥伦布》深深沉浸在一种怀旧之情中,也许只有一个26岁的年轻作家在回忆自己20岁出头的光景时才能体会。他在这短短几年中产生的心理飞跃,可能比接下来几十年还要大。主人公尼尔很机灵,但他信心不足,缺乏安全感,又争强好胜,他渴望布伦达却又害怕被她拒绝,为了安抚自己的欲望,尼尔决定先发制人。这是我们每个人认可并且会这么做的事。——《卫报》
亨利·詹姆斯作品所特有的形式和结局,菲利普·罗斯也玩得游刃有余,现在他们在美国文坛的地位已经不分上下了。每个人都能选出一本自己最爱的罗斯,我最爱的是《再见,哥伦布》。——詹姆斯·夏慕斯(李安御用编剧,代表作《色戒》《断背山》《卧虎藏龙》)
若干年前,在南方文学复兴先锋运动中,埃伦·格拉斯哥曾评论说,南方需要的是“血与铁”。这句话放在现在那些热衷于刻画美国犹太人的作家身上也同样适用。菲利普·罗斯这部短篇小说集的主题正是围绕美国犹太人展开的。这部处女作让人过目难忘。这里有血与力,爱与憎,反讽与同情。——《纽约书评》
小说所讨论的主题并不新颖——一个在人情世故、智识、爱情上都处于成长期的年轻人,爱和人到中年,成长的困境,等等。但在处理人物和主题时,它的戏剧张力,巧妙融合的美学手法,塞林格式的对话,幽默而成熟的观点脱颖而出。霍顿·米夫林文学奖(比最近某些获奖作品更具文学性)得主,对美国现当代文学感兴趣的读者不容错过的必读经典。——《柯克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