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本现代文艺作品语言伦理解读
0.00     定价 ¥ 98.8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5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69272628
  • 作      者:
    编者:崔慕洁|责编:张树臣
  • 出 版 社 :
    吉林大学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0-10-01
收藏
畅销推荐
内容介绍
本书对日本“战后派”四位作家的作品进行语义学的辩证分析,挖掘了结构语言学中的深层文化意义,解读了其作品的“言外之意”,间接地介绍了日本的物哀·幽玄·侘寂的禅意美学、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心理学、存在主义文学、意识流小说、语言修辞的文艺学的创作方法等知识,得出语言的隐喻、推意、装置、预设等语言哲理规律与文艺美学的不期而遇,语言以它自己的方式存在于文艺学之内,清晰地反映了作家们反战精神的文学主流表达和以语言文艺性为第一要义的研究方向及方法。
展开
目录
第一章
一、罪感意识的缺失——远藤周作——日本基督教受容的使者
1.研究远藤周作文艺的意义
2.文艺思想及结构语言的创作方法
3.结语——向着世界历史的转变
二、战争反思装置——《青色小葡萄》
1.利用“装置”理解语言认知
(1)记事本——从苦恼、恐惶到自我负责
(2)国境、森林――隔阂、仇恨
(3)葡萄——联谊、和平
2.人物提示主题
(1)伊原——打破自我忧郁恐惧的樊笼,消除隔阂、仇恨,以自我的责任创造联谊与和平
(2)汉斯——冲破自我命运的樊笼
(3)克勒斯威茨——罪恶的见证人
(4)艾芭——为人类献祭的隐喻
3.自我救赎丰富人性
三、伦理道德律的尊严与典型的人性之恶——《白种人·黄种人》——悖理言说伦理道德律
1.语用功能设定主人公的伦理身份与命题
2.“我”的人性观形成的要因——“原生态”的经历
3.无神论的“倦怠感”与罪感意识的对立和悲剧
(1)“倦怠感”与罪感意识
(2)人物的对衬和善与恶的对立
4.悖论式强调人性之恶
(1)邪恶比清白更容易吸引人们的注意力
(2)开启与神接触的通道
四、人性的泯灭——《海与毒药》的罪与罚和语言哲学的言说
1.从“人性之恶”到“人性之罪”的质变
(1)胜吕二郎—斯芬克斯之谜的阐释人
(2)户田刚——“学霸之恶”到“医者之罪”/03l
(3)浅井宏——“自满伪善之恶的人格”到“草菅人命之罪”
(4)上田信——被命运操控的残缺人格到“人之罪”
2.罪与罚和罪恶与拯救
3.战后日本文艺性形成之方法——语言哲学
五、向神发问——《沉默》——母性之神的企盼
1.主题脉络
2.神的沉默
3.“弃教的保罗”和“小人物”吉次郎
(1)吉次郎——“小人物”的人性弱点
(2)“弃教的保罗”
4.基督教日本本土化的艰难
(1)“一神论”与“泛神论”的差异
(2)日本式的委婉特质的无神性质显化
5.向往母性慈爱的基督——母性之神的拯救
六、死海之畔——永远的同行者·与神同在
……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参考文献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