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许地山散文精选/炉边独语
0.00     定价 ¥ 39.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24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51907729
  • 作      者:
    作者:许地山|责编:程强//王凌云
  • 出 版 社 :
    泰山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7-01
收藏
内容介绍
本书精选收录了现代著名作家、学者许地山的经典散文,如《空山灵雨》、《无法投递之邮件》、《忆卢沟桥》等脍炙人口的名篇。书中文章精炼隽永,质朴清新,富含哲理,兼具浓郁的异域色彩。是广大中学生和喜好文学的读者必备的经典读物。
展开
精彩书摘
  《炉边独语:许地山散文精选》:
  读中国底文艺和读中国底绘画一样。试拿山水——西洋画家叫做“风景画”——来做个例:我们打稿(composition)是鸟瞰的、纵的,所以从近处底溪桥,而山前底村落,而山后底帆影,而远地底云山;西洋风景画是水平的、横的;除水平线上下左右之外,理会不出幽深的、绵远的兴致。所以中国画宜于纵的长方,西洋画宜于横的长方。文艺也是如此:西洋人底取材多以“我”和“我底女人或男子”为主,故属于横的、夫妇的;中华人底取材多以“我”和“我底父母或子女”为主,故属于纵的、亲子的。描写亲子之爱应当是中华人底特长;看近来底作品,究其文心,都含这唯一义谛。
  爱亲底特性是中国文化底细胞核,除了他,我们早就要断发短服了!我们将这种特性来和西洋的对比起来,可以说中华民族是爱父母的民族;那边欧西是爱夫妇的民族。因为是“爱父母的”,故叙事直贯,有始有终,源源本本,自自然然地说下来。这“说来话长”底特性——很和拔丝山药一样地甜热而黏——可以在一切作品里找出来。无论写什么,总有从盘古以来说到而今底倾向。写孙悟空总得从猴子成精说起;写贾宝玉总得从顽石变灵说起;这写生生因果底好尚是中华文学底文心,是纵的,是亲子的,所以最易抽出我们底情绪。
  八岁时,读《诗经·凯风》和《陟岵》,不晓得怎样,眼泪没得我底同意就流下来?九岁读《檀弓》到“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一段,伏案大哭。先生问我:“今天底书并没给你多上,也没生字,为何委曲?”我说:“我并不是委曲,我只伤心这‘东西南北’四字。”第二天,接着念“晋献公将杀其世子申生”一段,到“天下岂有无父之国哉?”又哭,直到于今,这“东西南北”四个字还能使我一念便伤怀。我尝反省这事,要求其使我哭泣底缘故。不错,爱父母的民族底理想生活便是在这里生、在这里长、在这里聚族、在这里埋葬,东西南北地跑当然是一种可悲的事了。因为离家、离父母、离国是可悲的,所以能和父母、乡党过活底人是可羡的。无论什么也都以这事为准绳:做文章为这一件大事做,讲爱情为这一件大事讲,我才理会我底“上坟瘾”不是我自己所特有,是我所属底民族自盘古以来遗传给我底。你如自己念一念“可爱的家乡啊!我睡眼朦胧里,不由得不乐意接受你欢迎的诚意”和“明儿……你真要离开我了么”应作如何感想?
  爱夫妇的民族正和我们相反。夫妇本是人为,不是一生下来就铸定了彼此的关系。相逢尽可以不相识,只要各人带着,或有了各人底男女欲,就可以。你到什么地方,这欲跟到什么地方;他可以在一切空间显其功用,所以在文心上无需溯其本源,究其终局,干干脆脆,Just a word,也可以自成段落。爱夫妇的心境本含有一种舒展性和侵略性,所以乐得东西南北,到处地跑。夫妇关系可以随地随时发生,又可以强侵软夺,在文心上当有一种“霸道”“喜新”“乐得”“为我自己享受”底倾向。
  总而言之,爱父母的民族底心地是“生”;爱夫妇的民族底心地是“取”。生是相续的;取是广延的。我们不是爱夫妇的民族,故描写夫妇,并不为夫妇而描写夫妇,是为父母而描写夫妇。我很少见——当然是我少见——中国文人描写夫妇时不带着“父母的”底色彩;很少见单独描写夫妇而描写得很自然的。这并不是我们不愿描写,是我们不惯描写广延性的文学底缘故。从对面看,纵然我们描写了,人也理会不出来。
  《芝兰与茉莉》开宗第一句便是“祖母真爱我!”这已把我底心牵引住了。“祖父爱我”,当然不是爱夫妇的民族所能深味,但他能感我和《檀弓》差不了多少。“垂老的祖母,等得小孩子奉甘旨么?”子女生活是为父母底将来,父母底生活也是为着子女,这永远解不开底结,结在我们各人心中。触机便发表于文字上。谁没有祖父母、父母呢?他们底折磨、担心,都是像夫妇一样有个我性底么?丈夫可以对妻子说“我爱你,故我要和你同住”;或“我不爱你,你离开我罢”。妻子也可以说:“人尽可夫,何必你?”但子女对于父母总不能有这样的天性。所以做父母底自自然然要为子女担忧受苦,做子女底也为父母之所爱而爱,为父母而爱为第一件事。爱既不为我专有,“事之不能尽如人意”便为此说出来了。从爱父母的民族眼中看夫妇底爱是为三件事而起,一是继续这生生底线;二是往溯先人底旧典;三是承纳长幼底情谊。
  说起书中人底祖母,又想起我底祖母来了。“事之不能尽如人意者,夫复何言!”我底祖母也有这相同的境遇呀!我底祖母,不说我没见过,连我父亲也不曾见过,因为她在我父亲未生以前就去世了。这岂不是很奇怪的么?不如意的事多着呢!爱祖母底明官,你也愿意听听我说我祖母底失意事么?
  ……
展开
目录
001 空山灵雨
065 读《芝兰与茉莉》因而想及我底祖母
080 无法投递之邮件
104 窥园先生诗传
117 旅印家书
148 上景山
152 先农坛
155 忆卢沟桥
159 无法投递之邮件(续)
163 危巢坠简
166 造成伟大民族底条件
176 读书谈
186 国粹与国学
206 牛津的书虫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