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高级检索
高级搜索
书       名 :
著       者 :
出  版  社 :
I  S  B  N:
文献来源:
出版时间 :
日常(精)
0.00     定价 ¥ 78.00
图书来源: 浙江图书馆(由浙江新华配书)
此书还可采购16本,持证读者免费借回家
  • 配送范围:
    浙江省内
  • ISBN:
    9787573011145
  • 作      者:
    作者:梁永安|责编:闫妮
  • 出 版 社 :
    海南出版社
  • 出版日期:
    2023-05-01
收藏
编辑推荐

★★★第一本收录梁老师摄影作品的书。

★b站名师梁永安的多彩人生,一个文学教授的读书、观影、摄影、游历日常

梁永安在B站等平台录制系列视频,讨论脱单、相亲、异地恋、虚拟恋爱等爱情问题,也关注独居、男性危机、社恐、内卷、裸辞、工作之苦、职业选择与人生选择等问题,在年轻人中拥有超高人气,拥有百万粉丝,被网友亲切称为“懂爱情的梁老师”。脱口秀演员周奇墨、颜怡颜悦等都是他的粉丝。

★游历:附梁老师在游历中的摄影彩图,用相机记录自然风光和生动的灵魂

一个人在地球上只能走过几十年,在这个世界上,我们有无数的相遇,也有无数的告别。“把按下快门那一刻的心情写下来。 我知道,这些照片和文字是个人的,但是如果坚持不懈地写下去、拍下去,一个个小画面,就是世界的一个个侧影,就是人类生活的散点透视,可以分享给风雨兼程中的人们。”

★文学:在一部部文学经典中遇见形形色色的人

本书记载梁老师的读书感悟,涉及肖恩·白塞尔、林芙美子、川端康成、伍尔芙、拉金等知名作家;《傅雷家书》《堂· 吉诃德》《书店四季》《放浪记》《雪国》等几十部经典文学著作。梁老师用柔软、细腻的笔触带我们探访一位位享誉世界的作家的内心世界,用别样的角度剖析一部部经典作品中深藏的情感。他们的文字里“每一页都住着神祇,注视着你尘世中的灵魂。”

★电影:在一部部知名电影中看见丰富多彩的故事

“人的生活是多么狭窄,永远看不见视线外正在发生的种种新鲜事。”本书记载梁老师的观影感悟,包括《麦秋》《八月照相馆》《左耳》《当幸福来敲门》等几十部经典电影。带读者在电影中看“人和世界的关系”,看视线之外、真实世界之外上演的生动故事。

★以文字和画面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心情,互相给予光,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旅行、摄影、写作,这真是非常好的生活。它会给内心带来一些沧桑,更会带来力量和从容。”本书意在向读者分享日常生活的同时,交换伤痕,摆脱困惑,为读者带来生活的力量:“期待以这些文字和画面与读者朋友们分享心情,在我们生活的当下,互相给予光,去创造美好的生活。”


展开
内容介绍
B站名师梁永安老师的日常,作为一个文学教授,梁老师不止从事文学研究,更加以教授青年人生命认知、爱情生活、自我修养等方面出圈而成为受欢迎的宝藏老师。 本书是梁老师日常生活的整理,有读书、观影、摄影等,涉及肖恩·白塞尔、林芙美子、川端康成、伍尔芙、拉金等知名作家;本书在文学和电影的世界里让读者遇见形形色色的人和故事,探讨人生中永恒的青春、爱情、亲情、生活等话题,分享一个文学教授兼百万粉丝博主丰富的日常生活同时解答现代人关于恋爱、亲密关系、婚姻、工作、理想等等困惑,寻找心之所向。
展开
精彩书摘

几本伴随一生的书

有位读者问:“您说过一个人应该有三四本伴随一生的书,那伴随您的书是哪几本呢?”

我很喜欢这个问题,但又有点儿难以回答。读书犹如击水行舟,每一段行程都有别样的风景,视野在不停地变换。我小学时喜欢《木偶奇遇记》,中学时迷恋《大卫·科波菲尔》,大学时热爱《丧钟为谁而鸣》,研究生时爱读《赫索格》。然而这些都不能算是“伴随一生的书”,因为它们让人难忘,却都属于求知或审美的范围,写的都是在我生命之外的世界。“伴随一生的书”是另一种存在,它融入内心,推动命运,没有它,人生可能是另一种样子。想到这里,我回答:高尔基的《在人间》、 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塞万提斯的《堂·吉诃德》。

现在很多人不太熟悉高尔基,然而对我来说,他的《在人间》却是永不褪色的记忆,这本书奠定了我对底层大众的基本认识。书中的少年阿廖沙干过各种苦活儿, 与底层社会的各色人等——洗衣妇、厨师、士兵、船 员、建筑工、画匠……相识相伴。这个爱看书的孩子看着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听着所有的谈论,感到莫名的紧张、隐约的不安。他读过不少描写平民、反映平民生活的书,但书中的平民与实际生活中的平民相差甚远。书中的平民的命运是不幸的,他们的思想也是贫弱的,可是生活中的平民,是不幸与万幸的交织,是善良与凶恶的中和,他们全都出奇地有味,他们的思想、他们的灵魂,都是朦胧的,让你永远也捉摸不透。看《在人间》的时候,我刚刚小学毕业,正逢“文革”中期,到处是革命的红色标语,“群众”是一个无上光荣的词汇。然而《在人间》提供了另一种图景,那些底层的人们如野草蔓生,表面的杂芜之下,蕴藏着无限的可能。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船上的厨师穆斯雷,他看上去很暴躁,但心里很柔软,他对阿廖沙说:“我对什么人都挺好,只是不表露出来罢了。这不能让人瞧出来,让人瞧出来就得吃亏,什么人都一样,会爬到和善的人的头顶上……把你踩倒。”一本《在人间》,让人触摸到金字塔社会最广阔的底部,感受到人类凹凸不平的生存真相,读过之后,就再也不会用一个简单的概念去描绘人世间的百般生态了。

《枕草子》成书已经1000来年了,是日本散文的发源之作。一本20来万字的书,汇集了300多篇随笔,用今天的话来说,它是碎片化写作的典范。作为日本天皇宫中的女官,清少纳言的活动范围很小,但她把这种小日子写到了极致,用写俳句的心情记下了一个个瞬间,化虚无为灵动,“本来是隐藏在心里的事情,以为不会说出来的,可最后还是说出来了,正应了那句诗‘因为流泪而泄露了心事’”。她的文字化实为虚,从僵硬的日常中撩起心底的涟漪,唤起内心的百感交集。阅读《枕草子》让人有些怅惘,每一篇读起来都不难,仿佛人人可写,但细细地品味,却是很多人每天失去的东西,近在眼前却又很遥远,如同这一段:“在月亮特别亮的夜晚,驾着牛车从川上经过,牛车经过的地方有水波漾起,像是破碎掉的水晶一样。”我读《枕草子》的时候正在读研究生,难忘那一刻的明白:生活是一种潺潺流动,每一秒都晶莹闪亮。我们的心却像一个大筛子,让大量的珍贵不知不觉地漏走。生命的第一要义是感受力,而满世界急匆匆的脚步,只让人们走马观花。若是能经常读一读《枕草子》,我们的心还会那么浮躁吗?

《堂·吉诃德》是本令人不敢直视的书,因为它写出了一个历史的秘密:“疯子”堂·吉诃德完全脱离了生活的常规,手持长矛挑战一切不合理。这样的角色是人类的基因突变,远远超出了社会的接受度。堂·吉诃德本质上代表了一种逆流而上的人,他那自得其乐的独往精神,强烈挑战着惯性的传统生活。从概率上说,这样的人99 . 9 %会惨败,《堂·吉诃德》的结局也正是如此。但这本书的奇特之处是有个人居然相信堂·吉诃德会成功,还因此赌博般地跟随他浪游四方。这个人就是桑丘,他期待堂·吉诃德打出天下后给他一块封地,分享巨额财富。桑丘看上去傻乎乎,但其实精得很,堂·吉诃德要是失败了,他会毫发无损,无非回家继续干活儿。堂·吉诃德胜了呢?那他就发大财了。堂·吉诃德与桑丘合在一块儿,俨然一部人类历史:一个个“堂·吉诃 德”冲锋陷阵,绝大部分死于风口浪尖,一代代桑丘随时等待,一面嘲笑着倒下的勇者,另一面准备收获侥幸成功者带回的果实。这听上去好像很残酷,但恰好写出了人类本色。最难办的是放下这本书的那一刻,人们不得不面临这样一个问题:是当堂·吉诃德还是桑丘?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却会缠绕人的一生。

这3本书,不一定人人喜欢,但都承载了成长中难解的大问题,每一次都能读出新的意味,产生新的疑问。好的作品是问题播种机,它让读的人永远感到自身的幼稚。人一旦像苏格拉底一样察觉到自己的无知,生命的智慧就真正地打开了。 ■

 

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很费工夫的啊

《海街日记》中三姐妹到日本山形县小镇河鹿泽参加父亲的葬礼,第一次看到了父亲第二任妻子的女儿浅野铃。父亲扔下三姐妹15年未见,女儿们对他自然没什么深切的感情,但一眼见到14岁的同父异母妹妹,姐姐们内心的柔软都打开了。车站告别的一瞬间,大姐香田幸凝视着小妹妹,忽然说:“铃,到镰仓来,我们4个一起住吧。”

非常突兀的情节,却是那么自然,观众的心也长长地松了口气。从影片开始到此刻,所有人都悬挂在一个担心上:父亲的第三任妻子是个冷漠的后妈,失去双亲的浅野铃,如何面对今后的生活?大姐的一句话,消解了沉郁,浓浓的亲情,拉开了人间的温馨。

这很不容易,养大一个小妹妹,要付出很多。回到镰仓,前来探望的婶婶忧心忡忡,对香田幸说:“这样的话,你又要晚嫁几年了。”这是老人才会讲的话,婶婶知道,人间美好的心意里总是装满了辛苦。可大姐并不畏难,她的生命哲学来自院子里的那棵55岁的梅子树,每年香田家都用这棵树的果实做梅子酒。外婆生女儿时种下它,后来又看着女儿生下3个女儿,她常常对外孙女说:“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很费工夫的啊。”

一部《海街日记》拍的就是这句话。不懂生活时,苦就是苦,乐就是乐,轻就是轻,重就是重。经历了年年月月阴晴风雨,心头的滋味蔓延开来,渐渐知道苦中有乐,乐中有苦,轻也是重,重也是轻。人生的感觉,全看你为别人想几分,为自己想几分,想法不同,冷暖自然不同。

《海街日记》里的人物都有难解的心事:大姐与医院的医生同事理不清的情缘,二姐总是爱上吃白食的小白脸,三姐是个长不大的御宅族…… 导演是枝裕和不悲不喜地拍下去,光影淡淡,却拍出了暖心的情味。很喜欢他的电影理念:“我只想让我电影中的人们如其所是。”

“如其所是”—这特别难,需要本心,需要对生活高强度地沉淀。社会的逻辑复杂套着复杂,顺着迷宫一样的路子走,没几步便找不到归路。《海街日记》化繁杂为简单,三姐妹的全部故事从一个可爱的小妹妹重新开始,生活变得“很费工夫”,却更加“有生命”了。

影片最后在海边,四姐妹自在地嬉戏,3个姐姐看着小妹妹快乐地奔跑,大姐幸福地感叹:

“爸爸虽然是个失败的人,但说不定很温柔。”

二姐、三姐有点儿奇怪:“为什么?”

“因为,给我们留下了这样一个妹妹。”

到这里,《海街日记》风轻浪静,我们这时候才明白,影片归根结底的脉络是化解深埋的怨恨。一部治愈系的讲述,就这样达到了风格的极致。 ■


展开
目录
几本伴随一生的书
我推荐的5本书
好小说不是让人热爱的
好书是一棵年年开花的树
《聊斋志异》的“异史氏”
堂·吉诃德400年
生活往往令我们捧着空口袋
爱书的人,拿起书来明显不一样
用“自然的眼光”连接世界
在永恒的艺术之上是灵魂深处永世不绝的爱
在傅雷家乡读《傅雷家书》
读林芙美子的“放浪”
最重要的时刻总是那么虚弱
秋刀鱼的滋味
我更信奉温情的力量
他的心中记住瞬间的力量
我要找出一些响亮的句子,像月光一样干净
认识世界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每天与自己擦肩而过
希望在女人身上看到鲜活的情欲和美丽
撩去生活坚固的面纱
为生命而读
霍乱黄旗下的情人
做一个能看到野鹤的少年
一个默契的相遇,给你永恒的瞬间
意大利男人不是我的菜
寒风中独立的女子
静夜读桑塔格
黑塞小说中那些难忘片段
不对路的婚姻,只能互相毁灭
我大多数时候注意山上的羊群
看了7000部还远远不够
徜徉在孤寂中的深情
暑热中的《纽约客》
读《丁玲传》
再看《飞越疯人院》
梵高的太阳
夜读《雪国》
互为自然的男女
为流逝而伤感的人,总是有些温善的情怀
结婚已成“可要可不要的饭后甜点”
作家的家永远在别处
倾城之日爱恋时
阅读是幸福的
男作家眼中的灰暗伦敦
真爱是无言的
夜读《徐霞客游记》
在悲凉的情节里始终看到希望
远去的那一代读书人
又见《第二性》
芦屋的文学气质
爱情是最难概括的事情
他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人
每一天都留下记忆之痕
千里上海一日还
喜爱伦敦的伍尔芙
匆匆牛津,与拉金擦肩而过
男女顶尖作家花园相遇,会谈些什么?
访劳伦斯故居
写作是最专注的生活方式
受害者与害人者,转换一瞬间
夜读向田邦子
手握鸡蛋背对世界
文学家的灵性
人生如电影
用电影的心情看世界
麦秋里的晚春
真实的生存往往带着病症
当“剩女”找到“经济适用男”
从“爱谁”到“谁爱”
和上天之间的事情
我们怎么走到这个地步?
幸福准时来敲门?
山河依旧,故人难回
你从来不想做谁的女朋友,现在却是别人的妻子
《小偷家族》中的3组关系
远航在“3.14”之后的世界
如果你错过我的那趟列车,你会知道我已离去
走出巴特比困境
有生命的东西都是很费工夫的啊
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听从你心,无问西东
追昔抚今看《芳华》
世界为什么离我那么远?
不能改变世界的时候,我们能不能改变自己?
面对《摔跤吧,爸爸》,我们为什么而笑?
远山的呼唤
人不能同时承担两种生活
女人为什么快跑?
简·奥斯汀的再见
冰如火焰的《印度支那》
横渡湄公河的浮草
让心里的放在心里,让质档幕氐较质�
君笑依旧,一日又去
通向吴哥窟的花样年华
为了世界那一点点美好
解语花
单纯是乌托邦的灵魂
睡在一个被窝里还是感到寂寞
长恨如歌
展开
加入书架成功!
收藏图书成功!
我知道了(3)
发表书评
读者登录

请选择您读者所在的图书馆

选择图书馆
浙江图书馆
点击获取验证码
登录
没有读者证?在线办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