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像是一场戏,落幕之后,我们重新走到舞台上,虽然台下的观众已经离开,台上的灯光也不再辉煌,但是当我们回想演出的那一刻,曾经获得满场观众的掌声与赞叹,在剧终人散的静寂中,总夹杂着一份满足的欣喜。人生就是如此,掌声如雷的巅峰时期总会随风而逝,但是能在暮年回忆光彩的过去,何尝没有一分别样的美感。
延安,我把你追寻
初识延安,是在父亲的诉说里,在中学课本里,在神秘的电影故事里。说它神秘,是因为先辈们在那里创造了一段神话般的历史。有人说历史是胜利者的故事,而延安历史的真实和本来面貌让世界为之震撼。
我小时候,父亲就经常跟我说起延安。我父亲1938年参加八路军,是120师358旅的一名战士。他给我讲的最多的是延安保卫战、大生产运动。他也是在延安学会了纺线、织布……每一次提到延安,父亲眼睛里总会流露出异样的光彩。
我在读初中的时候,学习了贺敬之的长诗《回延安》,我至今还会背诵其中的几个段落:“心口呀莫要这么厉害地跳,灰尘呀莫把我眼睛挡住了……手抓黄土我不放,紧紧儿贴在心窝上。几回回梦里回延安,双手搂定宝塔山。千声万声呼唤你——母亲延安就在这里!”
伟大的诗人都是语言的巨人,贺敬之诗中热情歌颂的延安,是那么神圣。滚滚延河水,巍巍宝塔山,小米稀饭南瓜汤,窑洞土炕大红枣,黄土高坡信天游……这就是延安,却不是全部的延安。
盼望着,盼望着,我一直盼望有朝一日能够带着父亲的遗愿,走进延安,再读那段彪炳千秋的厚重历史……
2008年7月23日,我终于有机会来到了延安。
延安位于陕西省北部,地处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中南地区。北连榆林,南接关中咸阳、铜川、渭南三市,东隔黄河与山西临汾、吕梁相望,西邻甘肃庆阳。被誉为“三秦锁钥,五路襟喉”。
延安古称肤施、延州,是中华民族重要的发祥地,人文始祖黄帝曾居住在这一带,是中华民族始祖黄帝的陵寝——黄帝陵所在地,是民族圣地、中国革命圣地,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范仲淹曾写过一阕《渔家傲·秋思》:“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首词境界极其凄凉、惆怅、孤单和压抑,其中“落日孤城闭”的“孤城”,指的就是延安。
如今羌管已不复存在,胡风边月依旧,尤其延安的夜空比较大城市要少了一份浊气烟尘污染,要清澈许多。白天天空湛蓝,夜晚的星空立体的,繁星满天,看上去晶莹明亮。这个“长烟”,在宋代估计是烽火狼烟。现在也有长烟,夕阳斜照,烟尘滚滚,直冲霄汉。到了晚上火焰
通红,蔚为壮观,但是已经与战争无关。现在的延安以及榆林神木地区,以盛产优质煤、天然气和石油三种自然资源而著名。
来到延安,我首先奔向南泥湾,我有一个小私心:当年359旅在此开荒种地,我父亲所在的358旅会不会也在这里驻扎过呢?
南泥湾位于延安城东南45公里处的一条狭窄溪谷,此地野兽出没,杳无人烟。因此,垦荒南泥湾,是一个悲壮又令人产生革命浪漫主义情怀,从而心情振奋的故事。
南泥湾大生产运动展览馆坐北朝南,面积只有四间屋子大小,有一些实物和图片,介绍了当年南泥湾大生产的经过。见我们只有几个人,展览馆里那位穿军装的中年人说:“你们随便看好了。”看样子,他好像是这里的负责人,我便向他打听道:“当年358旅是否也在南泥湾呢?”他摇摇头说:“358旅不在这里,他们当时在富县。”接着他反问我说:“你为啥这么关心这件事情呢?”我回答道:“我父亲和我一位堂叔,当年都曾在358旅当兵。”他听说后,眼神里流露出钦敬的表情。
第二天,在阳光明媚的上午,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纪念馆(当时仍为原馆,现已拆除建设新馆,故设计布局与今不同,编者注)。
延安革命纪念馆位于延安城北1公里处,背靠垴畔山,面对延河水。纪念馆正面墙上是革命圣地——延安的大型浮雕。顶部有十三枚勋章,象征老一辈革命家在延安创下的丰功伟业,如日月经天,光辉华夏。红色大理石地面,寓意中国共产党人在这里进行过一场改天换地、扭转乾坤的红色革命。左、右两幅浮雕,形象地展现了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既是红军万里长征的落脚点,又是抗日民族斗争的出发点。
纪念馆内的陈列室建筑面积有5000多平方米,陈列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陈列内容依历史顺序和专题分单元展出,有历史照片和各类文物。这些照片和文物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延安时期的斗争史,使已逝的历史画卷得到了重新展现。置身其中,仿佛把人们又带回那个令人难忘的火红岁月。
纪念馆里,展出了红军长征时吃剩下的半根皮带,比起长征时艰苦的生活,落脚的延安真是人间天堂了。延安不仅在物质上滋养了红军,更在思想上给中国革命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参观完纪念馆,我们来到了杨家岭。杨家岭是毛泽东、朱德等中共中央领导在1938年11月至1947年3月期间的住处。现在主要有党的七大的会址、延安文艺座谈会会址两处可供参观。在会址后面的小山坡上,散落着一排窑洞,这就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当年的住所。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中,有一座中西合璧的建筑物——中央大礼堂。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党的七大为党领导人民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政治上、思想上和组织上的深厚基础。
参观了杨家岭,我们来到了著名的枣园旧址。枣园曾经是中共中央书记处所在地,位于延安市城西北8公里处。枣园原是一个地主的庄园,中共中央进驻延安后,为中央社会部驻地,被改名为“延园”。
后来,中共中央书记处也由杨家岭迁驻此地。
1947年中共中央撤离延安后,国民党军队对延安进行了毁灭性破坏,枣园也遭到严重损坏。
当西斜的阳光梦幻般地照在巍巍宝塔时,我们来到了宝塔山。宝塔山古称嘉岭山,位于延安城东,延河之滨,在山上可以鸟瞰延安整个城区。因山上有塔,故通常称作宝塔山。山上宝塔始建于唐代,现存为明代建筑,平面八角形,9层,高约45米,楼阁式砖塔。宝塔矗立着,见证了唐宗宋祖的风骚,也亲历了革命的风风雨雨。宝塔山是革命圣地延安的重要标志和象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国务院将延安宝塔归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延安革命旧址之中。1953年版第二套人民币2元的正面图案为延安宝塔山。1955年颁授的独立自由勋章,核心图案也是宝塔山。
时间过得真快,到了与延安说再见的时候了,我心中有许多的不舍,禁不住频频回眸。那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景观的窑洞,那些美丽的糊着白纸的格子窗户、窑洞门前挂着的红辣椒,还有那象征着革命圣地的宝塔,都似有一种暖暖的感动在牵扯着我,让我的心里蓄满一种敬仰的情绪。
亲临延安,我才真正弄懂延安是什么,延安精神是什么。延安是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重要支点,是全党全军的指路灯,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红色摇篮。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
延安精神是我们党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身体力行、以身作则、团结全党共同创造的财富,体现了我们党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优良作风,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一往无前的奋斗精神,无论过去、现在或将来,延安精神都不能丢。延安精神薪火相传,永放光芒,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将变成现实。
入党,新的使命和责任
入党记忆对每个人而言是不同的,可能是一片灿烂的星空,可能是一本多彩的画册,也可能是一首成长的歌谣,倾诉着青春的激情和梦想。我的入党记忆,是一段坚定信念的精神成长史……
还记得年少时,“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的歌声时常萦绕耳边,董存瑞、刘胡兰、黄继光……一个个英雄的故事伴随着成长。那时,党好像离我很远,但却使我无限景仰,充满希冀。沐浴着党的阳光雨露,我度过了幸福的童年与少年。
长大以后,对于党的认识不断加深,渴望加入党的意愿日益强烈,但是我入党的过程却并不顺利。
第一辑 人生修炼
延安,我把你追寻 003
入党,新的使命和责任 008
我与祖国共成长 016
拒绝的技巧 020
一件小事励后生 029
第二辑 圆梦今生
圆我大学求知梦 039
圆我京剧舞台梦 049
圆我少时作家梦 055
第三辑 大爱无疆
寻找失踪的大学生 075
一封“遗书”藏秘密 082
为了留住同学的生命 089
第四辑 江山多娇
北京世园会掠影 099
感受故宫 104
美丽乡村大激店 110
鼓浪屿印象 113
难忘那年登泰山 118
再会岳阳楼 126
水天一色青海湖 134
“天空之镜”茶卡盐湖 140
船行漓江画中游
——桂林游记之一 145
竹筏漂流遇龙河
——桂林游记之二 153
贡院乡试“中状元”
——桂林游记之三 158
第五辑 浮光掠影
不断增强“四力”,妙笔书写新时代 167
哭泣的共享单车 175
正是读写好时光 179
守望相助是一份情怀 184
跋 人如高山仰止,文如流水行云
——李进章及其散文随笔集浅议 188
后记 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