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灯到此保太平:马灯舞
双木同排本是林,
马灯到此保太平,
陈氏圣母娘娘到,
全村老少得太平。
这悠长淳朴且充满乡土气息的马灯调在养根村的上空徘徊着,似乎不曾离去。据《文成县地名志》载,养根村原有一片森林,一户施姓人家迁此养林(护林),住在山根,人称此地为养根,久之成为地名。一大早,就看到养根村的老人在忙着酿糯米酒。当我问及养根村的马灯舞,老人们来了兴致,说是小时候经常看。
90岁的施绍繁先生告诉我,在他的记忆里,马灯舞就好像他住的宅子一样老,也许更老。老先生现在住的古宅为养根施宅,坐北朝南,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所建,是由门厅、东西厢房、正屋组成的四合院式二层木构建筑。古宅已有100多岁“高龄”,当年最鼎盛的时候,这里住着100多人,后来由于生计和发展的需要,后裔都陆续搬离了,现在宅子里只剩下第三代后裔,也就是施老先生本人。
我问老先生,马灯舞是什么时候学会的?他兴致勃勃地说,小时候,一到过年,养根这个地方每家每户就会邀请马灯舞队伍来表演,这个宅子里里外外就围满了人,表演马灯舞的孩子们都穿着漂亮衣服,骑着纸扎的马,非常好看,而且整个表演让人百看不厌。老先生七八岁就看马灯舞了,所以他12岁就会跳马灯舞了。他告诉我,一开始,马灯舞是从大峃镇一个老师那里学的,这个老师来到养根村,看见这里的孩子多,所以就教当地小孩跳。“马灯舞”又统称为“跳马灯”,主要是由福建以及浙江平阳、瑞安等地传入,距今约有100多年历史。据资料记载,马灯舞传入双桂、平和、周山养根后,民间艺人改变唱词,改用当地语言和音乐,适当加入当地民众喜闻乐见的内容,自己动手做服装、扎纸马、排练队形、招当地演员,逐渐有了他们自己的一套马灯舞表演方式和内容。
施老先生见我听得认真,又接着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村里条件有限,马灯舞的马灯都是当地人自己动手做的。马灯是一门纸扎的民间艺术,骨架用小竹梗(杆)和竹篾捆扎,外面糊上纸,与人体接触容易损坏的地方也缝上一点小布片,然后用彩色纸剪出马鬃、马尾,再做好粘上。竹马颜色多种,有红、黑、白、花,形象一般都为昂首圆眼,鬃毛高矗,尾巴上翘并左右摇摆,有的马脖子上挂有铃铛。据他回忆,早年马头顶上还点灯。老先生说,以前做工比较粗糙,制作材料轻便,整个马灯舞套在身上非常轻松,不像现在买的,套在身上很笨重。马灯舞对老一辈人而言似乎成了儿时的记忆,是当地群众十分喜爱的民众性舞蹈,在群众的心中,跳了马灯舞,就能保平安。
“文化大革命”期间马灯舞遭停演。改革开放后,马灯舞又开始活跃了。2012年,施老先生主动到乡政府反映,提出再度跳起马灯舞,他诚恳地对乡党委书记说,现在孩子们都不会了,这个丢了太可惜了,南田已经没有了,大峃也没有,就养根几个八九十岁的长辈还会跳。老人的提议,得到乡政府的支持,于是争取到了马灯舞表演所需的竹马、衣服等几千元经费。设备有了,但没有孩子表演。原本马灯舞是十二三岁的孩子表演的,可当时孩子们都到镇上、县城上学去了,这可怎么办?如何传承?施老师灵机一动,就组织在家的妇女进行排练,一对一传授。经过一两个月的练习,马灯舞重新焕发生机。2013年11月27日,周山畲族乡首届民俗文化节举行,养根马灯舞登上了有着2000多名观众的舞台。表演后,大家一致推选队长、村书记施美玲作为下一代传承人。
P2-4
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