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茵茵靓三晋 魅力草原看山西
文 毕建平 张冠南 孙继宏 李永梅
“人说山西好风光,地肥水美五谷香,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吕梁……”。山西,天高云淡,山环水绕,绿草茵茵,物产丰富,巍巍太行山从这里崛起,茫茫吕梁山在这里巍然屹立,源远流长的五千年文明史在这里沉淀,滔滔黄河水在这里演绎大合唱,绵绵汾河水孕育了无数耐人寻味的传奇故事。
曾几何时,人们对山西的印象,如果用某种颜色形容,大多数人印象中一定逃不出黑色和黄色:黑色代表着闻名全国的煤;黄色则代表黄土高原。近年来,在山西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全省人民以绿色为引领、久久为功的共同努力下,全省森林覆盖率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2.4%提高到现在的23.18%,实现了由黑色、黄色向绿色的嬗变。
绿色,是生命的赞歌,是人类发展的永恒主题。今天的山西,放眼一观,浩瀚的临海、清澈的河流、绚烂的野花、珍稀的动物、古老的历史遗迹、浓郁的民俗风情,构成了一幅绚丽的画卷。在这幅画卷中,还有一方鲜为人知的绿色景观——草原。
草原被誉为地球的“皮肤”,是陆地生态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是我国北方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
山西是我国北方草原面积相对较大的省份之一,独特的草原资源禀赋造就了表里山河的绿色基底,与森林一起共同构筑成山西生态安全的绿色屏障。
山西草地资源主要分布在太行、吕梁山区和中部盆地的边缘地带,据20世纪80年代草地资源普查,山西天然草地总面积455.2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29%。
山西草原与景观相伴,具有立体性、破碎性、分散性、镶嵌性等特点。由于地形复杂,地势起伏较大,以及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的作用,草地植被的分布出现了明显的地带性差异和垂直带差异,草地植被种类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成为草地资源的突出特点之一。
山西草原的特质是亚高山草甸,从南到北都有分布,历山舜王坪亚高山草甸一沁源花坡草原―离石西华镇草原—五寨荷叶坪草原―宁武马仑草原―五台山高山草甸一灵丘空中草原等。不同的草原形成了姿态万千的景观,诠释着各自的气质,尽显至美;不同的草原形成了绚丽多姿的文化,彰显出神奇的韵味,尽显博大精深。
山西共有山地草甸类草地、山地灌丛类草地、山地草原类草地、低地草甸类草地、疏林草地类草地和暖性灌丛类草地六大草地类型,遍布在风沙前沿、山川纵深、河流沿岸和城乡周边。
初识草原,草原会敞开自己独有的绿色怀抱;驻足草原,你会被草原的美景陶醉;久住草原,你会迷恋草原的博大精深;痴情草原,你会卸下心防聆听最真实的自己;感受草原,浓郁的草原风情会向你扑面而来;驰骋草原,你会体验草原的宽广辽阔;欣赏草原,你会沐浴在草原的蓝天碧草之中,你会感悟草原的神奇与壮美;聚焦草原,你会发现自然美、生态美与和谐美在生命的历程中得以充分彰显。
山西草原之美,美在自然风光,美在物种丰富,美在趣闻轶事,美在林草融合。山西草原不仅有着独特的草原资源禀赋,还具有极高的生态保护、休闲旅游、生产服务和人文价值。
山西草原,在这块人文荟萃的三晋大地,旖旎的风光也不遑多让。
山西草原似花海,色彩斑斓。与其他草原相比,山西草原最独特的风景便是那一望无际、让人沉醉的花海。盛开着的各种野花,这里一丛,那里一片,沐浴着阳光在广阔的草原上争奇斗艳,散发着浓郁的芳香,放眼望去,野花如同色彩缤纷的云雾,飘落在绿色的草原上。2019年,舜王坪亚高山草甸被山西省林业和草原局命名为山西省特色花海基地。沁源花坡草原,现已成为国家草原自然公园建设试点。相传唐王李世民路过此处,见漫山遍野繁花似锦,感慨万千道:“好一个花坡!”花坡草原因此而得名。每年6月间,在阳城析城山圣王坪亚高山草甸上,满山遍野的胭粉花(又名“狼毒花”)在草坪上恣意开放,一簇簇、一丛丛含苞待放的花蕾,炫耀着醉人的美丽。
山西草原像地毯,飘落空中。草原像是一块天工织就的绿色地毯,当你脚踩平坦开阔的草地,头顶一碧千里的天空,仿佛就能触摸到草原的脉搏,那种柔软而踏实的感觉非常美妙,让人心神向往、赞叹不已!宁武马仑草原由于地势海拔高,有着独特的地表形态,夏季植被茂盛,犹如起伏的地毯镶嵌在大地上。黑茶林局饮马池亚高山草甸地势平坦宽阔,芳草萋萎,绿茵如毯,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宛若天赐的绿色地毯铺于高山之巅。
P2-5
展开